浅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论文(精选11篇)
“结影”投稿了11篇浅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浅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论文
2.1无球技术运用特点与运动协调能力
在足球比赛中,无球运动主要采用变速跑、突起、突停、转身等形式。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运动员都在走动、慢跑,看似漫不经心,可一旦需要时,便会立刻作出反应,或接应插上助攻,或突然起动去封堵防守。另外,运动员为了抢占时间和空间,常常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当时的身体状态而完成动作,其间体现出来的动作之间变换的及时性,正是灵活、熟练、适时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身体能力。
2.2有球技术运用特点与运动协调能力
有球技术包括踢球、停球、运球、抢截球等。在看似简单的传接球技术中,其实要求很复杂,例如运动员接球,首先要有良好的空间感觉与空间定向能力;其次对来球的力量、速度、高度、落点有准确快速的判断;最后是选择和调整好自己的体位,上下肢协同配合,尤其能妥当控制下肢动作,做到既准确轻柔,又协调合理。有球运动员还必须敏锐观察本方队员跑位和对方队员的移动情况,控制好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力量适当、不失时机地将球传出,争取做到人到球到。所以,搞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性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议
3.1训练形式需多样化。可以做些带有游戏性质的练习,如追人游戏、带球接力;可以进行一些小型足球赛,如1对1.3对3。
3.2足球训练中,允许他们用手,允许同时使用2个球,允许使用软球、塑料球、气球、水球代替足球,允许用脚踢、用手打、用头顶。
3.3尽管每项训练侧重点不同,但可以同时训练多种协调技能。因为各种协调能力相互联系,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哪种协调能力会单独起作用。
3.4协调性练习本身,对身体素质没有特殊要求,只是得思想高度集中。也就是说,只需在每个训练单元做少数几个这样的练习,便能起到比半小时疲惫的协调训练更好的效果。
3.5协调性练习大多有很强的`可变性,应该鼓励青少年自己去尝试,实践新的练习。当他们掌握要领后,适当刺激他们发明与之相应的新的练习形式。
3.6把所有协调性练习安排进训练的不同阶段;可以用做热身练习,也可以做为i}il练的重点,还可以成为阶段性训练的一部分。
3.7每一单元训练必做的练习是足球比赛。它不仅能培养协调性,还能增添乐趣。
3.8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因为在完成足球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肌肉收缩后不充分放松,而引起不合理的肌肉紧张。
3.9提高保持平衡的能力。在足球这个运动项目里,想要高质量完成许多技术动作,依赖于姿势的稳定性,而要在已获得协调动作的基础上,做到姿态静力性反射和随意调节保证,需要内感觉校正的参与,并取决于动作协调的形式。
3.10提高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注意培养二距离的感觉”,头球的空间准确感觉。
3.11适当地在疲劳情况下发展运动协调能力。在日常练习时,注意在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协调能力,兼顾在有疲劳征兆和明显疲劳状况下,进行发展协调能力的练习。
篇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论文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时,身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按空间、时间、节奏等要素完成练习的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较高的身体协调能力,才能适应激烈对抗的比赛环境,比赛中才能采用更加合理、准确的动作,从而节省体能,有效地抢占和利用时间与空间,完成攻守任务。
1运动协调能力的诸因素
1.1遗传:神经协调对协调能力起相当大的作用,而神经协调主要受先天的制约,不易受后天的影响;因此,遗传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影响很大。若父母都是运动员,其协调能力肯定比父母不是运动员的孩子要好。
1.2发育:协调能力是人体各机能的综合体现,是建立在形态发育和完善的基础上的。形态随着运动员生物年龄的成熟而生长发育,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也随之得到完善,协调能力也随之发展;因此,生物学年龄和有机体各个部分生长发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1.3素质:运动技术的完成需要一定的运动素质,尤其对完成技术过程中的肌肉活动来说,它直接与力量、速度、耐力等发展程度有关,况且,肌肉的内部协调本身就是力量表现的决定因素。
1.4.反射:复杂条件反射是建立在简单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建立的简单条件反射数量越多,则复杂条件反射的建立越顺利;而在运动技术的完成中,便能表现出良好的高度的协调能力。
1.5心理:运动员学习、完善运动技术,对变化的训练和比赛条件能及时地适应,都与运动员对不同刺激条件的分辨能力、注意集中程度、思维的敏捷程度、神经类型等心理特征有关,这些对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均有很大影响。
篇3:浅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论文
过家兴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提到:7岁一14岁是发展协调能力的最佳时期,及时地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查阅文献时发现,国内很少有学者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进行专门研究。对此,本文将就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提高途径展开论述,供广大学者、足球教练员、足球运动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参考。
1关于运动协调能力的概念界定
过家兴等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认为: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的机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前苏联普拉多诺夫编著、武汉体育学院翻译出版的《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中,协调能力是指“人们迅速、合理、省力和机敏地、也就是最好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复杂而突然的任务的能力。而广州体育学院的侯玉鹭在《关于运动协调能力若干问题的思考》中指出:运动协调能力是运动技能的基础,运动技能是运动协调能力发展的更高阶段,运动协调能力的专项熟练化就是运动技能。由麻雪田、刘丹等编著的(现代足球运动高级教程)一书中指出:协调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能力,与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不仅对掌握和完善技战术极为重要,而且良好的协调性还有助于足球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以及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控制和保持身体平衡。黄传兵在《依据前卫队员的技术运用特点探讨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的基本特征》中认为: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是指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熟练地控制身体动作,特别是下肢动作,最优化完成各种有球与无球技术的能力,.,本文作者对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定义如下:在正式或非正式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机体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协同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各种有球与无球动作的能力,是足球运动员个体各项机能、技能与素质的综合反映。
篇4:浅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论文
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完成各种各样的有球和无球技术动作,而且还要根据瞬息万变的场上局势做出身体姿态与心理状态的调整,这就对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1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灵活性与强度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良好,神经元兴奋与抑制的强度相当且保持稳定,运动员个体在进行身体练习时前后动作的一致性才能得到保证,否贝嗽会出现机体肌肉协同性时优时劣的不稳定状态;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好,神经元兴奋与抑制转换得快,运动员个体才能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使自身各部分肌肉及时地协同收缩,达到调整或修正动作的目的。另外,神经过程强度的提高,使运动员不仅能在完成中低强度、较慢节奏的'身体练习时机体各部分表现出协同性,而且在完成高强度、快节奏的身体练习时也表现出高度的协同性。
2.2运动员的个性心理过程
运动员学习完善动作技术,对改变了的训练、比赛条件的适应情况,都与运动员对刺激条件的分辨能力、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敏捷程度等心理过程有关,而这些因素对运动员的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2.3各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
在完成动作过程中,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感觉机能表现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准确的定时定向能力,这就要求各种感觉器官如视、听、位等具有高度的敏捷性。因此,协调能力的发展与各种分析器机能的改善有密切关系。
2.4运动技能的储备
协调能力是运动员在进行身休练习(包括运动技能的习得)的过程中发展并表现出来的,离开了肢体活动,协调能力便无从说起。因为运动技能是在多种感觉机能的参与下在大脑皮层有关中枢建立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在环境条件改变需要做出合理有效的反应时,大脑皮层有关中枢间暂时性神经联系的接通就越迅速和准确,并能在原有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新颖的动作以及做出更完善的协调反应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
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还需要各项身体素质作保证,必须有一定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以及柔韧性等素质,才能真正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做出准确有效的反应。以柔韧性为例,运动员个体主动肌与对1#’月}.间协调关系的改善,以及肌肉收缩与放松调节能力的提高,可以减少对抗肌紧张而产生的额外阻力,有利于增大运动幅度囚,而运动幅度的增大本身就意味着协调能力的改善。
篇5:浅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论文
3.1在足球技术练习中特别是在足球比赛中提高协调能力在比赛中,运动员为了抢占时间和空间,常常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身体的姿态去完成恰当的动作,如急停、转身、起动、争顶等,不仅要体现动作的突然性,而且还要体现动作之间变换的及时性。因此要求足球运动员要具有灵活、熟练、适时地控制自己身体的协调能力。控球技术是一个球队组织有效进攻的基础,比赛中每当一名队员控球时,对方往往会有一人甚至多名防守队员马上实施贴身紧逼,这就使控球队员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形下,控球队员要想实现控球或连接下一个动作的目的,除了必须具备娴熟的控球技术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身体的平衡能力与改变脚步节奏的能力,也就是随意控制与调整自己身体重心和身体姿态的协调能力。
3.2发展全身协调能力的练习
为发展运动员全身肢体的协调性,须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在青少年的训练中更应该如此。另外,由于大脑运动中枢骨骼肌运动的支配是左右交叉的‘即左半球皮质管理支配右侧肢体运动,右半球皮质管理支配左侧肢体运动),因此,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发展专门与非专门协调能力时都要兼顾左右两只脚的练习。训练中可经常采用的几种简单有效而又实用的方法有:多种姿势的花样跳跃动作,如高抬腿跑、前踢腿、后踢腿、单腿跳、交叉步单腿跳、跨跳式交叉腿跳等;各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连续单脚跳、双脚跳、交叉前踢腿跳、后踢腿跳、臂交叉跳、两次跳等附。在做以上练习时,地面上要提前放置多个足球,相互间隔2m,一方面增加协调性练习的难度,另一方面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足球的敏感性。
3.3跳多个标志杆的训练方法
场地器材要求:在足球场上,将十个左右的标志杆间距30fi0cm依次摆放,一同时用标志墩支撑使标志杆离地约1030cm;训练组织方法:队员可排成一路纵队,按一定间隔,运动员在胃挝标志杆之前将足球向前上方抛出,跳过标志杆后用手接住,依次跳完标志杆后自动慢跑至队伍的末尾,然后进行下一循环;训练内容:左脚或右脚连续跳过标志杆,左脚跳两次后换右脚跳两次,依次循环,背向或侧向用一只脚连续跳过标志杆,左脚跳一次接双脚跳一次再换右脚跳一次,依次循环,左脚跳一次双脚落地再换右脚跳一次,依次循环,双脚跳过标志杆(空中转体1A00或3600)。这种练习方法不但可以加强下肢的爆发力与力量耐力,还可以训练运动员在做位移移动或空中运动时的空间定向能力,训练运动员判断各种动作的先后次序和时间间隔的时间定向能力,训练运动员体会各种动作快慢的节奏掌握能力,以及训练运动员控制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能力,从而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4结语
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受多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训练时要综合考虑。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来说,7岁一14岁是协调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要及时地强化练习,注意运用比赛或游戏的形式,加强对各项身体机能、专项动作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进行综合训练。
篇6: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智力训练的探讨论文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智力训练的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智力训练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良好的感觉和歌锐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应变能力和完成各种动作的速度训练。本文就上述几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论文关健词:青少年 足球运动 智力训练
现代足球对运动员智力的训练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球员智力已成为当今足球训练的首要任务。青少年是中国足球的未来,也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希望,因此,本文提出了几种能力训练方法。首先笔者认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智力训练主要内容包括:1、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2、良好的感觉和敏锐的观察能力;3、记忆力和应变能力;4、完成各种动作的速度。如何开展好上述几个方面的训练,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一个问题。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现将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球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行为受其思维方式的支配,在现代足球比赛中,那种墨守成规刻板教条的思维必然要束缚球员的手脚,现代足球运动员应灵活多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如球王贝利所说:“作为球星,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有独特的创造性”。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对于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创造思维能力要尽创造一种与比赛接近的训练模式。在训练中不断向球员灌输用脑踢球的思维方式来完成技战术行为,例如:在2对2,3对3,5对5的对抗练习中,教练员要充分给球员一个广阔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让球员充分表现和发挥想象(在墓本战术的墓础上),也可以随时停止对抗,指出球员在运用过程中的合理行为和非合理的行为,并且可以逐步启发他们的思维,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球员传授足球知识,包括技战术、心理、生理、裁制规则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也能达到对青少年球员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训练的效果,从而使其更加灵活和敏捷。
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思维敏捷与否的直接表现,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忽略培养青少年球员对技战术及完成动作进行语言表述的能力,它能清晰地反映出球员掌握技战术熟练的程度。
二、良好的感觉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良好的感觉和观察能力是培养运动员智力的重要因素。现代足球比赛中,球员的感觉和观察能力,是球员决定技战术的前提,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在这方面都非常有特点。例如:世界著名球星马拉多纳,无论是带球突破、传球、射门,常常出其不意,出现在对手最危险的地方。作为一个出色的球员,必须具有非凡的感觉和观察能力,只有在迅速判断同伴和对手的意图之后,抓住战机才可能战胜对手。同时作为教练员要及时地培养青少年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训练或比赛前,可根据每个球员的技术和心理特点,要求他们学会观察对手的战术意图,做到知己知彼。
三、记忆能力和应变能力
无论学习基本技术还是掌握战术知识,都应当运用已学的知识主动领会和完成新的动作。为了培养少年运动员的记忆力,教练员应在训练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反复练习技术要领和原有的技战术知识,其作用非常明显。此外,通过各种变化和几人间传球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也是训练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十五岁左右是青少年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要充分利用这个年龄段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忆力训练。同时,理论课也是训练记忆较好的方法,使他们在训练一比赛一再练一再比赛中增强记忆力。
世界足球运动的高速发展,也给我们球员提供了享受和观察高水平比赛的机会,优秀球员为什么能在高水平,强对抗和快速运动过程中完成复杂动作,其结果就在于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非常强。所谓应变能力就是对某个事物或物体不断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一种能力。例如:球场上复杂变化的环境中,带球、传球、射门等方面应变能力起着重大的决定作用。 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这方面的强化训练,使他们逐步达到和提高应变能力。方法有二:
1、在一个直径为20-30米的园圈内进行,人数为5-6名,圈外四周各有1名队员进行传接球,队员在圈内自由带球,能过所有队员后,传四周的某一个队员,做一个碰墙式2过1传接球练习,之后再进入圈内反复练习。(如图)
2、在上图的墓础上,圈内增加3人,进行技术干扰,使练习难度增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到比赛中进行实践,这样就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去体验和完成各种动作,这样才能逐步加强和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四、完成各种动作速度
完成各种动作速度是对信息加工速度的一种反映。特别是将观察和感知的结果转化为适当的动作速度,思维过程短,速度快,效率高,这是重要条件之一。“快速”正是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常常可以在激烈比赛中听到一个非常响亮的声音“快、快、快”,因此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在球场上技战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提高过程,既要提高各种技战术动作的速度,又要提高快速思维能力,只有个人能力提高了,完成动作的速度加快了,才能提高整体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在足球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战胜对手,只有培养“智力型”的青少年才是我国足球道路发展的正确途径,中国足球水平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
篇7:试析如何安排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论文
试析如何安排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论文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 足球 身体素质
论文摘要:在训练中,根据训练任务、青少年不同年龄身体发育特点.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采用适宜的方法,时提高和发展身体素质将起着积极作用。
1发展速度素质
一般我国青少年男子速度素质的发展9一15岁最快,l9岁为高峰,20岁后基本处于稳定阶段。所以,青少年时期是提高速度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抓好速度素质训练。
1.1速度不仅是人的机体潜在的动作机能,同时也体现外在动作的反应能力,尤其是奔跑的技能与技术。所以速度训练的第一阶段,以掌握合理跑的技术和发展一般速度素质为主,同时发展跑所需要的力量。为了掌握好合理跑的技术,首先在理论上要使运动员理解跑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特点和跑的原理、方法要领.然后通过一些跑的专门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支撑高抬腿跑、跨步跳、下坡或上坡跑,使运动员掌握并提高跑的技术。
在改进跑的动作基础上,要重点训练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起动速度及视觉神经的敏感性,具体训练方法:
(1)听、看信号的起动跑;
(2)坐地站立起动跑;
(3)l0一30s的原地高抬腿快速跑;
(4)前后滚翻起动跑;
(5)鱼跃滚翻起动;
(6)多步跳接起动跑;
(7)半蹲全转身时快速起动跑;
(8)跨步接起动跑。
1.2速度训练中,以发展奔跑速度为主,并结合足球运动员专项速度所需的`一些素质(如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进行练习,具体训练方法:
(1)绕杆跑,变向跑;
(2)过障碍跑;
(3)快速的腰部绕环;
(4)原地行进间徒手操和各种步法练习;
(5)垫上各种滚翻运动;
(6)接力游戏30一SOn,全速跑、冲刺跑;(7)l5一20n,起动跑;
(8)轻杠铃快速挺举10一l5kg;
(9)半蹲或全蹲原地快速跳动20一30次。
1.3在保持奔跑速度的基础上,主要抓专项速度,并结合用球的各种练习,具体训练方法:
(1)短距离起动跑;
(2)10-20n,各种姿势跑;
(3)绕杆折线跑;
(4)连续晃动起动跑(可加些障碍物便于练习中左右晃动);
(5)变频率跑(快跑中有意减少步长、后加快步频跑);
(6)侧身跑;
(7)一定距离追人跑;
(8)急停、急起反复跑。
1.4训练中要注意发展跑所需的力量,起动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爆发力和动作频率,因此应以发展骼腰肌的力量和发展躁关节及腿步爆发力为主。具体训练方法:
(1)原地提踵;
(2)原地或行进间单腿交替抬腿练习(要求大腿抬起触及胸部);
(3)原地双足跳起两腿同时抬起触及胸部练习〔每跳2一3次抬腿触胸一次);
(4)双腿同时抬起跳过栏架;
(5)立定跳远4x5级;
(6)单足跳接力赛;
(7)下蹲跳zxls次;
(8)负轻量杠铃原地快速跳练习。
2发展力量素质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部位肌肉群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所以利用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就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1颈部、臂部、腹背部力量的练习:
(1)两手扶头,在颈部转动时给予阻力;
(2)腹卧撑;
(3)用哑铃练习:前平举、侧平举、肩上举;
(4)轻杠铃挺举;
(5)仰卧起坐;
(6)收腹举腿;
(7)手倒立;
(8)仰卧折体等。
2.2腿部力量和增强爆发力的练习:
(1)脚尘、脚跟站立;
(2)多级跳;
(3)半蹲跳、全蹲跳;
(4)蛙跳、纵跳;
(5)并脚向前跳;
(6)轻杠铃连续快速挺举等。
3发展耐力素质
从我国青少年体质测试结果看,10一14岁男生,可进行较大强度的耐力训练,19-23岁耐力性工作能力达到了最大限度。根据青少年耐力增长的年龄期,并依据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利用大运动量和超量恢复的周期训练来合理安排青少年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就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3.1准备期耐力训练第一阶段,主要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有氧状态下的工作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机能,打好耐力基础。具体训练方法:
(1)1000m中距离跑;
(2)1500一3000m逐渐加大强度并加长跑段距离的变速跑;
(3)间歇跑200m或400mx4一6次(为一组),可做3一4组;
(4)m,变速跑(50m快跑与50m,慢跑交替);
(5)越野跑;
(6)跑台阶;
(7)穿轻沙衣跑或上、下台阶跑等。
3.2准备期耐力训练第二阶段,主要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的工作能力,增强呼吸系统机能,逐渐提高运动员对无氧状态下的适应能力,具体训练方法:
(1)反复跑200一300mx3一4次,间歇时间逐渐缩短,跑时应全速或接近全速;
(2)全速跑400mx3一4次,注意掌握间歇时间;
(3)轻杠铃快速挺举8一10kgx4x5组;(4)穿沙衣800一1500m中速跑等。
3.3比赛前或比赛阶段,耐力训练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无氧状态下工作能力为主,使机体在缺氧状态下能承担大强度,速度耐力训练时间不需太长,但要达到接近极限的强度密度。具体训练方法:
(1)短距离反复跑,15mx20次,30mx10次x2一3组,间歇时I720s;
(2)lOn,往返跑2一3组;
(3)变速跑,冲刺30m,慢跑20m,再冲刺30m,共3000m;
(4)田径场弯道慢跑,直线冲刺跑,10圈为一组;
(5)不等距离的折回跑。
4发展柔韧素质
柔韧性练习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加大关节的活动能力,增大动作的幅度,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4,l柔韧性训练方法:
(1)脚外侧着地的交叉步走;
(2)脚内侧着地走;
(3)压正脚背;
(4)前踢腿,侧踢腿,后踢腿;
(5)银关节内收、外展,向内绕踢,向外绕踢;
(6)纵劈腿,横劈腿。
4.2在进行柔韧性练习时应注意:
(1)练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练习中做好安全保护.防止肌肉和韧带拉伤;
(2)动作幅度要逐渐增大,速度由慢到快.难度由易到难;
(3)柔韧性练习和放松练习交替进行,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不要做柔韧练习;
(4)柔韧性练习要安排在训练课的准备阶段和基本部分的开始阶段。
5发展灵敏素质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13一14岁前,通过训练发展灵敏素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5一16岁增长速度稍慢。灵敏性训练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期应占较大的比例。全年训练各个时期都要适当安排一些,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并结合训练课中的各项练习同步进行。
5.1一般灵敏反应练习:
(1)交叉步前进或交叉步后退;
(2)前滚翻、后滚翻、鱼越滚翻;
(3)各种追拍游戏;
(4)跳跃转体;
(5)大分腿跳;(6)疾跑中跳钻栏架等。
5.2
(1)12部位颠球;
(2)20m曲线运球;
(3)连续快速传递球两人对面站立,迅速转身追赶反弹回来的球;
(4)争夺反弹球,A队员向前运球,B队员尾追抢球,A队员带球向墙踢球,随后两人争抢反弹球。
篇8: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的综合表现,它的提高受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的牵制.力量和速度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快速能力的决定因素.速度力量的~,-fd表现形式是爆发力、起动力、反应力.提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与必要性,对速度力量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概述.
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性”足球问世以来,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第16届世界杯比赛中,双方队员间一对一对抗程度日益频繁和激烈,双方的对抗始终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大多数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说明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在比赛中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20世纪70年代佩雷内认为:‘.速度力量对足球运动员具有重要价值,速度力量与50m冲刺跑和弹跳力存在高度相关”.80年代奥博格大量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速度性力量在高水平与低水平足球运动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有关速度力量与技术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远距离射门、长传球不仅与技术水平相关,而且与膝关节肌肉的快速屈伸力有密切关系.由于足球比赛中难以记数有的球和无球爆发性动作,速度力量已成为评价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此,探讨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对提高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概要地作一综述,以供教学训练参考
1关于速度力f的“核心”
速度力量也称快速力量,是指足球运动员在特定负荷的条件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这种动作速度一般是指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的综合表现,它的提高受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牵制(库兹涅佐夫,1973;多勃雷夫,1983).生理学研究证明,肌肉收缩时缩短的`程度与速度和负荷有关.负荷较大,则肌肉缩短较小,而且速度较慢;当负荷为零时速度最大;当负荷达到肌肉刚刚不能承担时,速度变为零,从而产生最大等长收缩的张力.因此,只有使速度和最大力量两方面都得到提高,才能在各种外部负荷的情况下使动作速度得到提高.但是,训练实践证明,要提高速度是比较困难的,而提高力量却比较容易.因此,发展力量的练习是提高速度力量的主要途径.
速度力量的决定因素是肌肉收缩速度,大多数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掷界外球的出手速度,踢球时的摆腿速度,各种情况下的起动速度,都是速度力量的突出表现.速度力量的典型表现形式主要有:爆发力、起动力、反应力等.
2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力f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13一17岁,13一17岁时最大力量进人快速增长的第一个高峰.这个年龄段力量的增长与体重的增长同步,而且最大力量增长快,相对力量却增长不大.这时的肌肉向长度增长比向横度增长要快,因为此时也正是身高的快速增长期.16-17岁是最大力量快速增长的第二高峰.这时肌肉向横度增长的速度加快了.最大力量和相对力量增长均很快,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最重要时期.18一25岁,力量增长变得缓慢.此后如不坚持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将逐渐减小,然而如果坚持良好的训练,男子力量增长可达35岁左右.至于速度力量的“敏感期”还要早一些,男子在7一15岁,女子在7一13岁发展比较快,这与速度素质‘.敏感期”较早密切相关.概括起来看,青少年力量的增长有如下特点:快速力量先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先于相对力量;长度肌肉力增长先于横度肌肉力;躯干肌肉力先于四肢肌肉力.
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现状是:注重技术的教学与习“练,忽视各敏感期的体能训练,尤其是在足球比赛中具有决定作用的速度力量练习.由此看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早期技术练习的同时,应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进行快速力量练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篇9: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探讨论文
爆发力是指以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爆发力的大小是由参与活动的所有肌肉群的协同用力来决定的.爆发力的提高有赖于最大力量水平的发展.如果最大力量发展不够,爆发力则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发展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同样也适合于发展爆发力.
施罗德认为,爆发力训练的主要特点大是用于训练中的主要刺激与完成动作的类型及发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因此,爆发力训练的主要刺激是加速度.发展爆发力的方法主要有快速用力法和超等长练习法. 3.1快速用力法.快速用力法的练习特征是以最快的收缩速度,克服一定的器械重量,以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爆发力.它包括以下两种形式:(1)中等强度快速用力法,其特点是用70%一85%的强度,用最快速度练习4—6组,每组重复3—6次.这种方法对提高肌肉发力极为有效.特别是采用抓举、挺举或高抓、高翻挺等形式发展爆发力时更是如此.另外,也可安排负荷较小但快速完成的练习,如掷实心球练习等.(2)小强度快速用力法,其特点是采用30%一60%的强度.练习3—6组,每组5—10次,进行专门发展练习,并使练习的结构和肌肉工作方式尽量接近比赛动作.快速用力法的原理在于速度的增长就是力量增长的标志.快速用力法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意识及快速运动反射的传播.
3.2超等长练习法.超等长练习法也叫超长训练法,实际上是把退让练习和克制练习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法.超等长练习时,肌肉先作退让工作,并且肌肉被极度拉长,然后再尽快转入克制工作,练习的目的在于使纯力量转变成爆发力.其生理机制是牵张反射,即肌肉在退让工作时,肌肉被拉长得超过自然长度,引起牵张反射,从而产生一种更强有力的克制性收缩。以有效地发展爆发力.
超等长练习发展爆发力的方法和练习内容主要有:跳深练习和各种跳跃练习,如用最大速度进行原地纵跳、蛙跳、连续跳台阶、跳栏架、多级跳、跳上、跳下、跳箱等练习.超等长练习的内容、组数和次数,可根据训练要求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定.
篇10: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探讨论文
在最短时间内,最快地发挥下肢的肌肉力量,称之为起动力.运动实践证明:最大力量是起动力的基础,许多力量型足球运动员,尽管其体重较大,也未从事过专门的短跑训练.但他们的起动速度都非常出色.发展起动力的方法很多,以下几种练习对发展起动力具有积极作用:利用地形、地物的各种短跑练习,沙地跑、上(下)坡路、跑阶梯等;利用器械、仪器的各种跑的练习.穿加重背心的起跑加速、加速跑突然改变方向跑、计时短跑、系铅腰带的加速跑、负轻杠铃跑等;利用同伴的各种阻力(助力)的加速跑、牵引跑、听信号改变起跑的准备姿势跑等.此外,发展弹跳反应力的超等长练习法,如跳深和各种跳跃练习也是发展起动力的有效手段.
篇1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探讨论文
反应力是指运动的人体迅速制动,并以很高的加速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能力.当人体运动时,肌肉链制动着人体运动速度,引起牵张反射.在制动的离12,阶段,活动的肌肉被拉长;在加速的向心阶段,肌肉迅速收缩、缩短.所以,反应收缩形式是一种高度活动的肌肉拉长一收缩周期形式.
反应力主要有以跳跃为主的弹跳反应力和以击打、鞭打、踢踹为主的击打反应力.这两种收缩形式的差别在于不同的刺激关系.以跳深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为制动向下运动的身体受重力作用被迫进行的,人们习惯称之为超等长练习.相反,以击打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为对抗用力而引起的,这种被拉长的肌肉并不是积极的,囟此,拉长一收缩周期较跳深时慢得多.
5.1弹跳反应力的训练.发展弹跳反应力的方法主要采用超等长训练法,训练内容主要有两方面:(1)跳深练习,下落高度40—70an.如采用较低高度,有利于发展最大速度;如采用较高高度,可发展最大力量.要求跳下后立即Nl-_~)t起,尽量跳高,这种练习,一周可安排两次,每次4组.(2)各种跳跳练习,用最大速度做原地多次纵跳、跨步跳、多级跳、负重连续跳、单足跳、多级蛙跳、连续跳过低栏架、连续跳台阶、跳上跳下等.另外,英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多采用手持轻哑铃蹲跳起、肩负杠铃蹲跳起、负重分腿跳,要求快速、负重提踵等练习来发展弹跳反应力.
5-2击打反应力的训练.足球运动的主要技术动作是踢球,发展击打反应力,特别是对抗肌的力量能力是这些技术动作训练的重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训练方法:(1)退让性练习法,即离心收缩,发展对抗肌力量.(2)模仿性练习法,主要发展对抗肌和击打速度.可用轻杠铃快速跳跃平推以发展身体的速度力量.练习时应注意动作完成的幅度,完成动作前的拉长动作以及具有足够引起鞭打性的肌肉紧张.根据所选负荷和运动员的训练状态,练习一般每组不超过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