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硕博士毕业论文致谢(精选10篇)

美事文档网 时间:

“august176”投稿了10篇谈硕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谈硕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谈硕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谈硕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论文致谢” 是硕博士毕业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只有区区数百字,却显得尤为重要。遍翻国内高校研究所硕博士毕业论文中的致谢,文字无非是“诚挚感谢导师、衷心感谢老师、特别感谢领导、十分感谢朋友、最后感谢家人”等,内容大同小异千篇 一律,犹如封建时代的八股文,其中心思想就是“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阳光照耀着大地,自从有了你,论文变得好容易……”。笔者闲来无事,特总结出了“八股文致谢”的基本纲要,可为后来人借鉴;并缀加个人评点,可供硕博士研究生茶余饭后把玩。

第1段:诚挚感谢导师指导

绝大多数导师在学位培养阶段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中都给予全面而严格的指导。因此最诚挚的感谢献给导师,名正言顺无可厚非。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导师都配接受学生的感谢的。随着研究生扩招,部分导师特别是身兼多职的领导,对学生既不“指”也不“导”, 把学生“过继”给其他老师指导,自己则做“挂名导师”名利双收;更有甚者全靠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越是对这样的导师,学生们越是敢怒而不敢言,在致谢中更要“言辞恳切,感激涕零”,感谢的语言是怎样肉麻怎样写,把诸如“精深渊博的学识、严谨治学的作风和朴实无华的人格”等等统统写上,导师看后只会微笑不会脸红的。

第2段:衷心感谢老师帮助

许多“为他人做嫁衣裳”代他人培养硕博士研究生的老师只能在这一段中接受学生的感谢了。被“过继”的学生也想在这一段把对“后导师”的感激写得真切些,可惜纸短情长只好欲言又止……也有个别学生“少年不知愁滋味”,把对“后导师”的感谢流露的比对“亲导师”的感谢还多“一斤”。这可犯了致谢写作的大忌,于是他能否顺利毕业也成了未知数。

第3段:特别感谢领导关心

领导们为学生的学习科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感谢是应该的。可恶的`是个别学生颇有些溜须拍马的本领,把对那些见面很少甚至从未谋面的领导的感谢,写得洋洋洒洒,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学院有院士或本专业权威,此类学生更是把院士权威们抬到致谢中来,顶礼膜拜行三拜九叩之礼,其目的无非是表明自己和院士权威是如此的亲近,自己的学术水平也一定很强,狐假虎威如是这般!

第4段:十分感谢朋友鼓励

要感谢的朋友实在太多了,只能列举一大串的名字了。即使这样也难保你忘记了某位朋友的名字,所以,末了一定要记得加上省略号,增加安全系数。以防某日此人偶翻你的论文致谢时,会与你反目。有时候朋友实在太多,真想写上“详见附录1,排名不分先后”,可惜尚未见此种做法,只好老老实实得把甲乙丙丁的名字罗列半页。

第5段:最后感谢家人支持

最应当感谢的家人却不得不在最后感谢,因为他们付出从来就没有奢望过感谢!试想如果不是家人们经济资助,就靠那每月200多元的补贴,硕博士研究生们还不喝西北风去!写到这里,方方面面的关系基本上都照顾到了,致谢也大体可以画上句号了。且慢!如果你有女 (男)朋友,切记要重点感谢感谢她(他),感谢她(他)对你的支持和理解,虽然她(他)也经常和你吵架影响了你很多工作。如不然,轻者可能会引起她(他)暴风雨般的吵架,重者则可能分道扬镳。权衡利弊,这该写的感谢还是要写的。

因为致谢要充满人情味,要发自内心,岂能满纸荒唐言、一口虚伪谢?如是继续“八股致谢”,我看硕博士论文的致谢不要也罢!“八股文致谢”的基本纲要罗列完毕,却不想让后人们继续“八股致谢”。

篇2: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漏风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

27年后,也是在一个下雪的深夜,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

当我打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站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白天还吵吵闹闹、喧嚣的世界变成一片洁白,让人顿感清净。

我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

在这十年中,我过得浑浑愕额博士论文致谢范文(3)篇博士论文致谢范文(3)篇。

十年前,我身高4250px,十年后,我身高还是4250px;十年前,我体重60kg,十年后,我体重还是60kg;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

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只求温饱;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

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

这十年中,我最渴望、最追求的是什么?是知识?不是。

是美女?不是。

而是钱。

在我的脑海里,钱就是那种一块、一毛的硬币,我曾无数次翻天覆地的把它们找出来,目的就是去买一包方便面,吃一顿晚餐,而且找的时候不能太仔细了,太仔细了,下次就没有了。

有时候,当我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要是天上能掉下点钱就好了,我抬起头,只看到发黄的树叶正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我想要是能在地上捡点钱就好了,我低下头,只看见一些面包的包装纸以及一些插羊肉串的竹签。

我从没见过天上掉过钱,也从没在地上捡过钱,所以我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我没有信仰。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

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知道我名字的老师,也感谢他在承担2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博士论文致谢范文(3)篇论文。

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之大,怎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

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衷心感谢学院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衷心感谢各位同门师兄弟姐妹,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苦难岁月。

篇3: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感谢论文结束还有致谢一栏,可以来承载论文背后无从抒发的情感。

在我即将结束毕业论文的写作,即将离开海大的时候,不经意间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曾经不为我所知的研究方向。三年的学习生活对于我,真得是一场艰苦的转型、一次艰难的历练,我从中收获的是一份辛苦的光荣、一段得以受益终生的经历。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导师的教导与帮助,我无从接受中途调整研究方向的变故,是导师的鼓励使我树立信心来涉足海洋生态学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是导师的指导教我逐步实现了从管理学科向实验学科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导师为我搭建了学习的平台,我得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宽的领域中向更多的学长求学讨教。向学习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所有师长表示感谢!

感谢所有予我信任与支持的同事。感谢与我朝夕共事的兄弟们,是他们给予我无私的支持,帮助我处理好工学矛盾;是他们给予我最充分的信任,使我可以走出国门培养自己国际化的视野;是他们给予我强大的动力,使我坚定地实践着“学以致用”的`理想。对此,我唯有铭记在心,学成回去加倍工作。

感谢所有与我共享阳光与快乐的同学。实验室里、图书馆里、餐桌前、运动场上、宿舍楼内,无数个朝夕相处的快乐都将是别后梦里的珍藏。愿我们以感恩的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成长。

感谢给予我平静与温暖的家人和爱人。感谢父母,感谢二姨二姨父,感谢老姐从小就给我树立的学习榜样,一直激励着我奋进,感谢老弟,使我时刻有着为人兄长的自我约束。把三年的经历与收获献给我一生的爱人,谢谢!

谨以此致谢,路还长,唯勤勉前行。

篇4: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光阳荏苒,时光飞逝。晃眼之间,五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期间的学习生活经历将使我受益终生。7月我来到浙大环资学院开始了研究生的求学之旅,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是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甚至是新的学科。而如今我已经彻底的融入了浙江大学的文化,对学术研究也已初窥门径,不再陌生。在博士毕业论文完成之际,对五年博士研究生生活中陪伴我的恩师、同学、朋友、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吕军教授!是他给我提供了很多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引领我走向了学术的殿堂。吕老师把握学科前沿的敏锐洞察力,活跃的学术思想,渊源的学术知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并激励着我。五年的时间,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研究问题,甚至是每一次总结报告,无论是观点、方法,还是标点、错字,您都一丝不苟的指点修改。我的毕业论文从立意到确定研究框架直到最后定稿的每一个环节,吕老师也都给了我精心的指导,为我指明研究方向。同时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吕老师的鼓励与指导给了我希望和继续前进的动力。正是您的悉心指导,成就了我的每一次进步,得此良师,如沐春风。聊聊数语不足以表达我此刻内心深处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感激,在此谨向吕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还得到了环资学院卢升高教授、陈丁江副教授和沈晔娜老师以及浙江农科院姜丽娜研究员的热心指导和帮助!感谢师姐龚冬琴、邓欧平、王思源;师兄黄宏、陈佳勃、李松林、张峰、马荣辉、吴世文;师妹石雯倩、谢润婷、肖晴、郭艺、韦杨嫣;师弟张柏发、李爽、胡敏鹏、吴呈峰、肖忠湘;同时感谢宗玉统、徐晓萌、韩江培、孙芳芳、王文艳等,与大家共同度过的学习时光永远是那么美好,共勉互励、风雨同舟的生活使我求学路上不再寂寞。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我的爱人,还有我幼小的儿子,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和永远的爱,感谢爱人赠与我温暖的肩膀和无穷的动力,感谢我的儿子,你的意外出现是上天赠给我最好的礼物。我爱你们!

最后,向参加论文评阅和答辩的专家老师致以真诚的谢意并敬请批评指正。

篇5: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本课题从理论设计到试验过程、讨论分析以及论文撰写,都是在我的导师王志玉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期间导师组的各位老师给予了亲切的关怀,每一个过程都凝聚着导师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师从王教授期间,从导师那里不仅感受到了他严谨的治学风范,更深刻体会到了老师正值的为人原则。在此,谨向各位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胜利医院检验科的陈良玺主任、陈光连主任在试剂标本的化验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帮助,胜利医院王鹏霄副院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向在我学习和课题研究期间给予关心和帮助的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院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篇6: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20xx年金桂飘香之时,我有幸重归岳麓山下的母校--湖南师范大学,师从蒋坚松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三年求学时光转瞬即逝,在我完成博士论文之际,心中不禁感慨我之所以能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是与许多人的关心、支持、教导和指引分不缘模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的是蒋坚松先生。蒋先生不仅是我攻读博士学位的导师,也是我攻读硕士学位的导师。我学术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浸润着他的心血。蒋先生德艺双馨,不仅在学识上为我树立了终生学习的榜样,而且也在为人处事上为我树立了楷模。求学期间,贤良的师母也不断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让我身处异乡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要借此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蒋洪新教授、郑燕虹教授、黄振定教授、邓颖玲教授、张旭教授、曹波教授、蔡平博士和顿官刚博士等老师,他们渊博的知识、深刻的见解和无私的关爱一直启迪着我、温暖着我。

再次,我要感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张松辉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丁巍研究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严辰松教授、中南大学的辛红娟教授、湖南大学的朱健平教授、湖南商学院的潘建教授和诗人吴小妮老师,他们在我读博期间和本文写作中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宝贵的支持。我还要感谢童明教授、张隆溪院士、罗多弼教授、叶扬教授、张佩瑶教授、谭载喜教授、孙艺风教授、王宏志教授、申丹教授、罗选民教授、江枫研究员、区Z教授、刘正光教授、汪榕培教授、王宏印教授、林戊荪教授等,他们精彩的学术讲座,是我进步的阶梯。

另外,我还要感谢彭利元、王湘玲、骆贤凤、陈惠等师兄师姐和汤敬安、李明喜、曾军山、王飞等同学好友,感谢他们所给予的种种鼓励和帮助,他们的深情厚谊是我永远的慰藉。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亲人,他们无怨无悔的支持坚定了我学术追求的信念,分减了我生活中的压力和优愁。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在我论文写作中,她任劳任怨,除了紧张地工作、学习,还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养育一对双胞胎儿女,十分辛苦。借此,我衷心感谢和祝福他们!

篇7:博士毕业论文致谢参考

论文的写作暂告一段落,回顾这几年的求学过程,我有幸得到众多师长、学友、亲人给予我的无私关怀和帮助,支撑我度过这段难忘的人生阶段。首先感谢导师吴庆洲教授的悉心指导,论文从选题、定题、结构、初稿写作都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先生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高屋建瓴的学术见解使我受益匪浅;而先生刻苦勤勉、宽容豁达的人格魅力也将影响我今后的人生之路。同时还要感谢师母马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学习和生活中的关怀和帮助!

在博士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同时要感谢华南理工大学的何镜堂院士、吴硕贤院士、程建军教授、唐孝祥教授、田银生教授、郭谦教授、陶郅教授,广州大学董黎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朱雪梅教授等为本论文提出的大量宝贵的意见。而在课题的调研过程中,还要感谢重庆大学的张兴国教授、杨嵩林教授、梁鼎森教授、罗裕锟教授、龙彬教授、卢峰教授、杨宇振教授等的中肯建议和提供的珍贵资料。

在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的浓郁的学术氛围里,感谢冯XX、肖XX、张XX、刘XX等老师对我事无巨细的帮助。同时感谢王XX、沈XX、李XX、王XX等同学对我的不断支持和鼓励。

在论文的实地调研和原始档案的收集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图书馆李林P研究馆员,重庆市文化局吴涛总工程师,重庆市档案馆唐润明研究员,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的王蕙敏大姐,中国科技大学罗永明博士、东南大学施钧桅博士等的大力帮助;老同学韩美性、钱多多、梁赛兰、张培、孙龙、黄力等也给予我提供了诸多方便和精神上的支持,在此表达我深切的谢意!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对我生活的默默关怀和照顾,学业上毫无怨言地支持。

当我举步维艰时,是他们的爱给了我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篇8:博士毕业论文致谢格式

我要郑重地感谢我的硕士导师,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吴承祯博士,我虽然已毕业离开了他,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好像依然还在他的指导之下,学术上碰到难题了我第一个就想到了找他,而他总是会耐心认真的以他博学的知识为我解答,从我论文的初始思路到实验的实施再到实验数据的分析,每一步都有吴老师精深的思想在里面,我感谢我的恩师。

感谢我在福建师大的舍友,文雅香、柯春婷、贾瑞霞,她们让我毫无条件的住进了她们的宿舍,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了我极大的便利和帮助,在我实验紧张的时候帮我做实验,在我心情低落时为我分忧解难,快乐而温馨的宿舍生活总能带给我一份好心情,心情就是生产力,难忘过去的一年多我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

感谢我的师姐,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老师龚吉蕊博士,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听我讲我的论文,讲我的实验,讲我碰到的困难,给我提供解决思路,帮我修改论文;感谢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老师黄永梅博士,和我讨论我的实验思路,给我积极的建议。

篇9: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经历了四年的辛苦求学,终于完成了这篇博士论文的撰写,其中包含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们的辛勤指导和教诲,当然也少不了自己的不断努力。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杨金才教授。无论作为一名学者、老师,还是为人,他都堪称我们学习的典范。他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学术殿堂,开阔眼界,规范习惯,并不断地给予我们教诲,对我们期以重望。我要感谢刘海平老师,他对我们严格要求,却不断关心我们的成长,我要感谢朱刚老师,他引导我们深入学习各个文学理论的流派,并以辩证的思维审视文学理论和文本,让我们从中读出了新意;我要感谢王守仁老师,他让我们重温了英国文学的经典,以不同的视角对经典进行解读,我还要感谢外国语学院所有的老师们,他们严谨的学风及良好的学术素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学术报告为我们开阔了学术视野,他们的默默关心与帮助使我们逐渐具备了 一名学者所需的基本条件。

我还要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是他们与我共同学习,交流,与我分享学习的愉悦,分担困惑与烦忧。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可贵的同窗之情,为我完成博士学业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每当我遭遇困惑,抑郁徘徊之时,他们总能群策群力,提供建议,帮我想办法解决难题。他们是麻晓蓉、陈琳、但汉松、胡碧媛、孙希佳、王莉、胡静、罗媛、姜礼福、樊淑英、张宇、赵凌霞等。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周隽,我的父母及岳父母,是他们支持我走上这条学术之路,并给我不断鼓励,让我坚持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与别的同学不同,我从事的是外事行政工作,平时上班要花大量时间处理一些琐碎繁杂的事务,能争取业余有限的时间读书、学习、写作实属不易。由于平时工作、学习压力都很大,自己曾经一度徘徊,甚至犹豫是否还要坚持下去,是我的老师、同学及家人支持我坚持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虽然经历了波折与辛苦,但我从中获益良多,不仅经历了精神磨砺,更进行了思维的锻炼,让我能以更为客观、理性和辩证的角度思考和阅读。

转眼要与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暂时告别了,我希望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依然能继续与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切磋,共同进步,一起分享人生的喜悦与快乐。

篇10:博士毕业论文致谢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学洞察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以及为人师表的风范给了我巨大的启迪、鼓舞和鞭策,并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导师表示我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诚挚地祝愿导师工作顺利,身体安康,阖家幸福!

在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同时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柳焯教授、周苏荃教授和刘瑞叶教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研究工作还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汤奕博士、初壮博士、博士生郝文波、朱涛、于娜、王宇静以及赵钢、崔晓丹、封嘉爱硕士的热情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同时,尤其感谢多年来一直给予我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的父母以及默默支持和照顾我学业和生活的小雪。

没有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我的课题研究就谈不上顺利完成,再次真心地感谢和祝福他们!

最后,谨向所有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本人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