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偶然中的必然人生》阅读答案(推荐8篇)

美事文档网 时间:

“莫愁”投稿了8篇《达尔文-偶然中的必然人生》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达尔文-偶然中的必然人生》阅读答案,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达尔文-偶然中的必然人生》阅读答案

生于富裕的医生家庭的查尔斯·达尔文,在青少年时代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他的父亲指责他说: “你将会是你自己和整个家庭的耻辱。”固然,这时候他很热衷于收集矿石和昆虫标本,但这是在男孩子当中很普遍的一种爱好,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认为他未来的科学研究乃是儿时兴趣的延续。1825年秋,老达尔文准备让儿子继承衣钵,把他送进了爱丁堡医学院。可惜,小达尔文毫无兴趣,更要命的是,他不敢面对淋漓鲜血,只好从医学院退学了。后来达尔文听从父命,进了剑桥学神学。虽然他花在打猎和收集甲虫标本上的时间比花在学业上的要多得多,却也终于在1831年毕业,准备当个乡间牧师了此残生。

达尔文在课余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博物学家,从他们那里接受了科学训练。他在博物学上的天赋也得到了赏识。 1831年,当植物学家亨斯楼被要求推荐一名年轻的博物学家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航行时,他突然想到了忘年交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竭力反对儿子参加航行,担心他延误了神学方面的前途。在达尔文的一再恳求下,老达尔文表示他若能找到一个可敬的人支持他去,他就可以去。达尔文找到了舅舅来说服父亲,并侥幸通过了以苛刻著称的费兹洛伊船长的面试,于年底随贝格尔号扬帆起航,沿途考察地质、植物和动物。一路上达尔文做了大量的观察笔记,采集了无数的标本运回英国。五年之后,贝格尔号绕地球一圈回到了英国。

当达尔文踏上贝格尔号的时候,他是个言必称《圣经》的正统基督教徒。但是在环球航行时,生物事实使得达尔文无法接受神创论的说教。当他返回英格兰时,他完全抛弃了基督教信仰。

1837年,在贝格尔号之行结束一年后,达尔文开始秘密地研究进化论。他的第一堆笔记,是家养和自然环境下动植物的变异。他研究了所有可能到手的资料:个人观察和实验、别人的论文、与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通讯、与园丁和饲养员的对话等等,很快得出结论,家养动植物的变异是人工精心选择造成的。但是自然环境下的变异又是怎么来的.呢?他仍然不清楚。一年之后,他在休闲时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达尔文突然意识到,马尔萨斯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生物界。所有的生物的繁殖速度都是增长的,后代数目惊人,但是一个生物群的数目却相对稳定,这说明生物的后代只有少数能够存活,必然存在着争夺资源的生存竞争。达尔文进一步推导:任何物种的个体都存在着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导致个体的生存能力有强有弱。在生存竞争中,生存能力强的个体能产生较多的后代,其遗传性状在数量上逐渐取得了优势,而生存能力弱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即所谓“适者生存”,其结果,是使生物物种因适应环境而逐渐发生了变化。达尔文把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虽然达尔文在读了《人口论》就有了灵感,马上有了自然选择的想法,但是又过了四年,在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之后,他才开始把这个理论记录下来,并把手稿送给一些朋友征求意见。他太清楚一旦自己的理论发表将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震撼了,而作为一个天性平和的人,这是他想要尽力避免的,因此他留下了一份遗嘱,他有关进化论的手稿只能在他死后发表。

但是在1858年夏天,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的信,迫使他不得不在生前发表自然选择理论。华莱士所观察到的生物的地理分布特点也促使他思考生物进化的问题。那一年的二月,他生了一场间歇热,在病中突然想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并且也因此独立地发现了自然选择理论。他用三个晚上就写成了一篇论证自然选择的论文,寄给达尔文征求意见。他并不知道达尔文此时已研究了二十年的进化论,之所以会找上达尔文,完全是由于达尔文在生物地理学学界的崇高地位;而这个地位,在达尔文完成贝格尔号之航后就确立了。

当达尔文见到他自己的理论出现在别人的笔下时,其震惊和沮丧可想而知。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压下自己的成果,而让华莱士独享殊荣。但是他的朋友、地理学家赖尔和植物学家虎克都早就读过他有关自然选择的手稿,在他们的建议下,达尔文把自己的手稿压缩成一篇论文,和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表在1859年林耐学会的学报上。这两篇论文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也是在赖尔和虎克的催促下,达尔文在同一年发表了《物种起源》,这才掀起了轩然大波,并征服了科学界。

【相关链接】

①《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反对者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有失人类尊严;而支持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伟大科学家之成功要素》)

②由于《物种起源》的成功,也可能是被达尔文的人格和智慧所折服,虽然华莱士与达尔文同享发现自然选择理论的殊荣,他却总是把荣耀归功于达尔文一人,并把自然选择理论称为“达尔文主义”——这个称呼沿用至今。

(网易科学探索频道:《达尔文》)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达尔文少年时代就热衷于收集矿石和昆虫标本,这在作者看来并不是一种有意识地研究行为,所以作者否认儿时的爱好对达尔文日后的成就有帮助。

B.达尔文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准备让儿子继承主业,但是因为天性脆弱,达尔文对医学毫无兴趣,两年后从医学院退学。

C.老达尔文反对儿子跟随贝格尔号环球航行时,在儿子的一再恳求下,又要求儿子找到一个可敬的人支持他,父亲这样做是为了让达尔文知难而退。

D.达尔文和华莱士都具有作为科学家的良好品德。达尔文想压下自己的成果,让华莱士独享科学发现的殊荣;而华莱士总是把荣耀归功于达尔文一人。

E.这篇文章多角度展现了传主的形象特征。既写出了达尔文从一个神创论者到一个进化论者的转变过程,又展现了达尔文自身的成熟,引人思考。

(2)达尔文在他的生物研究中,都面临着哪些方面的困境挑战?请概括分析。(6分)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加以概括分析。(6分)

(4)文章的题目认为达尔文的人生体现了“偶然中的必然”。请结合全文中传主的各个人生阶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给你的启示。(8分)

参考答案:

(1)【答案】选E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AC不得分。(A根据“固然,这时候他很热衷于收集矿石和昆虫标本,但这是在男孩子当中很普遍的一种爱好,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认为他未来的科学研究乃是儿时兴趣的延续。”可知。B从医学院退学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毫无兴趣,一个是生性脆弱,二者没有因果关系,所以给1分。C父亲这样做只是不愿儿子去影响了前途,并不是故意为难。D根据原文原文最后一段和“相关链接②”能够判断。E. 文章写出了达尔文从一个神创论者到一个进化论者的转变过程,又展现了达尔文自身的成熟,传主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启示。)

(2)【答案】

①家庭方面。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是家庭的耻辱;不同意他进行环球航行。

②神权方面。自己曾经是一个神创论者,社会中普遍认同神创论,自然选择论显然是对神创论者的污蔑。

③同行竞争的压力。华莱士的学说与自己的研究成果极其相似,让达尔文内心沮丧。

(每点2分)

(3)【答案】

①实践考察。从小就有兴趣,参加环球航行。

②质疑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许多与神学不同的现象敢于质疑,认真思考。阅读《人口论》引发思考。

③大量阅读。他阅读了与专业有关的资料,还阅读其他领域的书籍。

(每点2分)

(4)【答案】

理解:①专业选择阶段。偶然被推荐去参加环球航行,但兴趣、博物学上的天赋让选择有了必然性。

②生物研究阶段。

自然环境下的变异的研究突破是偶然的,但研究者的优秀品质让这种结果有了必然性。

③结果的发布阶段。生前发布自己的学说是偶然的,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人们对于他的敬仰是必然的。

④启示: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积极努力地去准备,机会来了才能够抓住,实现人生价值。

(每点2分)

(此题需要将全文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然后综合理解其中所蕴藏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因为题目是偶然中的必然,所以出题人的意图还是说这种结果是必然的,所以启示的侧重点在必然性上。答人生不可测等答案的此点不给分。另外作答时要进行概括叙述,防止照抄原文信息文字量太大的情况。)

篇2:《人生的偶然》阅读答案

①人生总是有许多偶然的,所以,也就多了许多机会。

②16岁的时候,她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女生,学习下等,和一些已经在社会上打工的女孩子混在一起玩,那时候她上初二,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③一次期中考试,她的好友悄悄地把她拉过来说:“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有了这次考试的卷子了。”

④原来,另一个学校已经考过,而有人告诉她,她们这次考试就是这张卷子。

⑤那是张数学卷子,她几乎把它背了下来,如果按她的真实水平,她只能考30分吧,但是那次她考了一个全班第一。她的朋友只背过其中的一部分,考了 70多分。让她没有想到的事还在后面,所有的人都怀疑她作弊了,但就是作弊也不可能考98分啊,只有教师表扬并鼓励了她,说她进步很快,以后肯定还会考出好成绩。那一刻,她落了泪,她没有想到老师相信她,况且同学们对她的羡慕让她体会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和兴奋,原来,学习好了可以如此自豪!

⑥从那以后,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为了对得起老师那句话,她像发疯一样开始学习,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久,她的学习成绩果然跃居全班第一。一年后,她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年以后,她考上了北大。

⑦如果不是那次偶然偷来的试卷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本来也是和那些农村的女孩子一样,毕业后去外地打工的。因为那个考了70多分的女生最终去了一个饭店端盘子,而几年以后,她去美国留学了。

⑧是那次偶然改变了一切,她抓住了那个机会。而那个女孩子,却因为没有抓住,于是一切变得如此不同。十几年后她回母校做报告,说了自己的故事。当时已经白发苍苍的数学老师对她说了真相,说他当时就知道她是作弊了,因为以她的能力不可能考98分;但是他想,也许她从此能发愤,所以,他给了她鼓励和信任。

⑨那一刻,她的泪水流了下来,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那个最明白她的人,没有把她当贼一样揪出来,而是给了她鼓励,让她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⑩其实人生有很多偶然,有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不要轻易放弃上帝给你的任何一个机会,也许一次偶然,就可以改写你的人生。

18.从结构上说,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

19.文中写了两个女生,其目的是运用 的手法表现两个人的`不同命运,从而表达文章的主题: (3分)

20.写出“她”的人生发展轨迹。(3分)

16岁时上初二 ( ) ( )

( ) 回母校作报告。

2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的是间接转述的形式,请把它改为直接引述的形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3分)

答:

22.文中两次写到“她”落泪的情节,试分析两次流泪的原因。(4分)

答:第一次流泪是因为: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

23.诚实是一种美德,文中的“她”考试作弊肯定不是诚实的行为,而“她”的老师明知“她”作弊却给了“她”鼓励和信任,你如何评价这位老师的做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18.首尾呼应,开头点明主旨,结尾再次重申主旨

19.对比 人生有很多偶然和重新开始的机会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改正自己的人生

20.17岁考上重点高中 三年后考上北大 几年后出美国留学

21.当时已经白发苍苍的数学老师对我说出了真相:“我当时就知道你是作弊了,因为你的能力不可能考98分,但是我想,也许你从此能发愤,给你点鼓励和信任。

22.心存愧疚,同时感谢老师的信任 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心存感激

23.略(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篇3:《偶然》阅读答案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1.“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

2.第二节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这里的“你的”“我的”指__________,而它又比喻__________。

3.全诗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它揭示了一条人生的哲理,这条哲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4.“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诗人要对方“记得”和“忘掉”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偶然》阅读答案

1.比喻 大海

2.“方向” 志趣

3.象征 每个人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要对曾在一起所做的成绩产生依赖

4.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不矛盾。诗人只是一种建议,意思是不要太认真,随便一些。

篇5:阅读短文达尔文答案

阅读短文达尔文答案

在阅读一篇短文的时候,大家要学会通过问题,找出重点。下面是阅读短文达尔文答案,为大家提供参考。

达尔文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

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措手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尔文观察昆虫很痴迷,请你在文章中画出体现他痴迷的句子。

参考答案:

1.措手不及:来不及动手应付。

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2.(画二、三自然段)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

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篇6:人生的偶然阅读题答案

人生的偶然

人生是有许多偶然的,所以,也就多了很多的机会。

16岁的时候,她只是个很平常的女生,学习下等,和一些已经在社会上打工的女孩子混在一起玩,那时她上初二,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一次期中考试前,她的好友悄悄把她拉过来说:“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有了这次考试的卷子了。”

原来,另一个学校已经考过,而有人告诉她,她们这次考试就是这张卷子。

那是张数学卷子,她几乎把它背了下来,如果按她的真实水平,她只能考30多分吧,但她那次考了一个全班第一,她的朋友只背过其中一部分,考了70多分。让她没想到的事还在后边,所有人都怀疑她作弊了,但就是作弊也不可能考98啊,只有老师表扬了她并鼓励了她,说她进步很快,以后肯定还会考出好成绩。那一刻,她差点流出泪,她没想到老师相信她,况且同学们对她的羡慕让她体会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和兴奋,原来,学习好了可以如此自豪!

从那以后,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为了对得起老师那句话,她像发了疯一样开始学习,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久,她的学习成绩果然跃居全班第一。一年后,她考上重点高中。三年以后,她考上了北大。

如果不是那次偶然偷来的试卷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本来也是和那些农村的女孩子一样,毕业以后去外地打工的。因为那个考了70多分的女生最终去了一个饭店端盘子,而几年之后,她去美国留学了。

是那次偶然改变了一切,她抓住了那个机会。而那个女孩子,却没有抓住,使一切变得如此不同。十几年后她回母校做报告,说了自己的故事。当时已经白发苍苍的数学老师对她说了真相:孩子,当时我就知道你是作弊了,因为以你的能力不可能考98分。但我想,也许你从此能发愤,所以,我给了你鼓励和信任。

那一刻,她的泪水流了下来,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候,那个最明白她的人,没有把她当贼一样揪出来,而是给了她鼓励,让她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还有一件让人感动的偶然。

一个德性不好的人,好吃懒做不算,还有偷偷摸摸的习惯,所有人都很讨厌他,因为他借了人钱不还不算,还总是拿去赌博。所以,周围的人几乎没人再借钱给他,即使想做个小买卖他都没有钱。于是他跑到一家远房亲戚家借钱,那是他第一次向她张口,他以为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底细。

他很顺利地拿到了钱,在转身要走的一刹那,她叫住了他:“曾有人打电话告诉我说你不会还钱,让我不要借给你,但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也许他们对你有误解。”

在听到这句话之前,他是准备拿这1000块钱去赌博的,赢了就吃喝玩乐,输了再找人借。但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震动,他没有说话,关上门走了。然后他离开了家乡,去了深圳。

半年后,他的亲戚收到了他从深圳寄来的1000块钱。三年后,他开着私家车从深圳回来,把从前欠的钱全部还清了。是从那次借钱开始,他知道自己应该有另一种人生,他要让人家对他信任,他再也不愿做骗子了,因为是那个亲戚的信任让他从此翻开了人生的另一页。

1.用“偶然”写一个句子,概括文中的第一个故事。

2.用“偶然”写一个句子,概括文中的第二个故事。

3.根据文意,在下面句子后面为“她”再写一个“如果”句。

如果不是那次偶然偷来的试卷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本来也是和那些农村的女孩子一样,毕业以后去外地打工的。

4.根据文意,在下面句子后面为“他”再写一个“如果”句。

在听到这句话之前,他是准备拿这1000块钱去赌博的,赢了就吃喝玩乐,输了再找人借。但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震动,他没有说话,关上门走了。然后他离开了家乡,去了深圳。

5.文中的“她”和“他”故事中有许多相同之处,试自制表格表现出来。

6.给文章加上一句(段)议论的话来小结全文。

参考答案:

1.“她”偶然得到一份试卷,考得高分,得到老师鼓励和信任,从此发奋图强改变命运。

2.“他”一次偶然找一个亲戚借钱,得到信任,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3.合乎题意即可,如:如果没有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她或许就没有那次的奋发

4.合乎题意即可,如:如果他不抓住这一次机会,他的人生就很难在此翻开新的一页

5.人物 之前状况相同 同样遇到偶然 同样得到信任 同样抓住机遇 同样的结局她平常的女生,学习下等,和一些已经在社会上打工的女孩子混在一起玩 偶然得到一份试卷 得到老师鼓励和信任 发了疯一样开始学习,……考上了北大 人生从此与众不同他 德性不好、好吃懒做不算,还有偷偷摸摸的习惯,借人钱去赌博 一次偶然找一个亲戚借钱 得到亲戚的信任 他没有说话,关上门走了。然后他离开了家乡,去了深圳 翻开了人生的另一页

6.合乎题意即可,如:其实人生有很多偶然,有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不要轻易放弃上帝给你的任何一个机会,也许一次偶然,就可以改写你的人生。

篇7:《达尔文的拖延》阅读答案

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渐渐建立了他的观点。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关于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的正常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造成伟大思想家信息产生明显错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闻。

导致达尔支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选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宣扬他所不能证实的观点。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geming。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时,公众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然而他的观点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实发生了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特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同罗西尼和罗西塞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

(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geming。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班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2.(25分)

(1)(5分)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和E不给分。

(2)(6分)

①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洪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②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里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会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③他的朝代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会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

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电动机还不成熟;②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③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局限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

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

观点一:疑惑指怀疑批判和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

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

作者认为,有了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有的敬畏。

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

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支持。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4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

篇8:《达尔文的拖延》阅读答案

《达尔文的拖延》阅读原文:

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0xx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渐渐建立了他的观点。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关于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他为什么等了20xx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的正常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0xx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造成伟大思想家信息产生明显错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0xx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闻。

导致达尔支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选尔文恐惧什幺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宣扬他所不能证实的观点。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幺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时,公众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然而他的观点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实发生了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特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达尔文的拖延》阅读题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同罗西尼和罗西塞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0xx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

(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0xx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班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

《达尔文的拖延》阅读答案:

12.(1)DA(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和E不给分。)

(2)①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洪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②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里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会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③他的朝代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会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电动机还不成熟;②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③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局限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疑惑”指怀疑批判和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

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 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

作者认为,有了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有的敬畏。

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

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支持。

相关专题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