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柿子(精选7篇)

美事文档网 时间:

“废弃的酱油缸”投稿了7篇我爱故乡的柿子,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我爱故乡的柿子,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我爱故乡的柿子作文

我爱故乡的柿子

我爱故乡,爱故乡的一草一木,爱故乡的柿子……

一棵棵柿子树贪婪地吮吸着

我爱故乡的柿子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秋天到了,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柿子圆圆的,大小如同西红柿一样,摘一个,舌尖触到像蜜一样的柿子果肉,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柿子先是淡淡青的,随后变成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成熟的柿子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红嫩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鲜红的汁水。可没有熟透的柿子又酸又涩。我小时候有一次发现柿子树下有一个青柿子,以为柿子熟了,就剥掉柿子的皮往嘴里送,我立即觉嘴里又酸又涩,连吐都吐不掉了。我才知道,柿子不成熟是不能吃的。

我爱我的故乡,但我更爱故乡的柿子……

精品学习网  作文频道

篇2:我爱柿子

以前在家乡的时候,家里有几棵柿子树,每到秋天的的时候,我就盼望柿子快点成熟。好让我吃。如果我等的不耐烦就会把一些快成熟的柿子和几个苹果放在一个袋子里,然后放上几天,是自己偶会变红而且很软,这样就表示柿子熟了。

柿子的味道甜甜的,而且香甜可口。如果你吃柿子的时候不小心吃到柿子皮,你就会感觉很涩。把柿子皮剥掉,里面还排着几粒“小宝宝”,形状很像橘子一瓣一瓣的。最后我还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空位吃柿子,就会会伤胃,因为柿子是凉性食物。

我喜欢吃柿子,我爱柿子!

上一篇:《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400字 下一篇:给王虹同学的回信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3:我爱故乡的柿子小学作文

我爱故乡的柿子小学作文

我的故乡在陕西,我爱故乡的柿子。

每年春天,一棵棵柿子树的枝条上就钻出了一个个嫩绿色的`小芽芽,过了几天,小芽芽渐渐长大,变成一片片小叶子啦!不久,一朵朵米黄色的小花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小花的花托下蹦出了一个个可爱的小果子,一个连着一个,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

果子渐渐地长大了,形状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像小桃子,有的像西红柿,有的还像鸡蛋呢!等柿子渐渐长熟,摸起来也软了,等它熟透了以后,就非常软了,好像一碰就要碎了似的。

柿子刚长出来是青色的,后来变成黄色、橘黄色,等它长熟了以后,就变成橘红色的了,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黄嫩的果肉,同时,一股香甜的黄色汁水就会涌进你的嘴里。

熟透了的柿子又软又甜,没熟透的柿子硬硬的,并且很涩。我小时候,有一次拿竹竿打柿子,我以为黄了的柿子就可以吃了,可是,打下来尝一尝,涩的我直吐舌头。后来,我才知道,这种变黄的柿子泡一泡或者烘一烘才好吃,泡了的柿子又脆又甜,烘了的柿子和熟了的柿子一样又软又甜。

每到深秋,有的柿子还没打下来。风一吹,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山坡上得柿子仍然挂在树上,好似一盏盏小灯笼。给故乡的秋天更添一份美景。

篇4:故乡的柿子作文

初入秋天的十月,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当农作物收割完毕,就会发现那新鲜饱满的柿子已经挂满枝头。而在我的老家,门前就有几棵高大的柿子树。

第一次注意到它们,是在三四年级回老家的时候。不知名的果子压弯了枝头,似如一个个小灯笼来庆祝我们返乡。父亲说,那是柿子树。在老家待了几日后,我就看到爷爷拎来一大篮柿子。而我不免心中疑惑,爷爷是如何把柿子从这么高的树上取下来的呢?

这个问题,直到六年级才被解开。那年我照旧回老家,两三天后,我就看见爷爷站在平房顶上,手拿一个竹竿,我快步登上房顶。走近一看,才发现爷爷是在用竹竿捞柿子,竹竿很长,一头系有一个网兜,专门用来捞柿子。别看爷爷年纪大了,力气却是不小,找好目标,用网兜裹住柿子,再用力一扯,柿子便躺在了网兜里。我也去尝试了一下,学着爷爷的动作,然后用力拉。一拉、两拉,柿子似乎不愿意离开生它养它的大树,仍牢牢挂在枝头。爷爷便在一旁鼓励我,叫我用力。我就再度尝试。用尽全身力气,向后一拉。只听咔嚓一声,柿子就被我拽下来了。我成功了,很是开心。反观爷爷,也在一旁乐呵呵地笑着。

柿子摘完,爷爷便开始挑柿子。爷爷挑的很认真,先找一个熟透的给我吃,然后将余下的分为三类。熟透的拿去吃,快熟的放在屋顶上,等它变软,坏了的就直接扔下去。我望着爷爷,他的短发已全部变成银白色,岁月终是在这个人身上留下了印记。儿女在外奔波,只有他和奶奶仍在这里守护着这个家,守护这些树。

听村里人讲,爷爷是个比较严肃的人。但每每我到家,总是会时常看到爷爷乐呵的.像个孩子。

假期时间不长,每到走的那天,爷爷总会很早就起床,把米面粮油和剩余全部的柿子打包好,放在我们的车上,每次我们都是满载而归。

那些柿子就这样携带着一个老人对子孙儿女的爱与思念,跨越五百公里的距离,随我们回家。

每逢十一,半日长途跋涉之后,我们总能看到这些柿子树,新鲜饱满的柿子挂满枝头。是它告诉我,前方是我的家长,在那里,有一位老人,正在等我们父子回家。

篇5:故乡的柿子作文

在我的老家,有一棵柿子树,是我爷爷小时候栽的,现在已经有六层楼房那样高T。

每年春天,柿子树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像一个个小铃挡,花落之后,树上就结满了青绿色的小柿子,有乒乓球那么大。夏天的狂风暴雨一来,总有一些不坚强的小柿子掉下地来。孩子们便把这些小柿子拣起来,埋在小河边的沙子里,过上四五天,再挖出来吃,咬上一口,一点儿也不涩,又甜又脆,可以和苹果相比。

到了秋天,柿子树叶落了,剩下一树火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柿子虽然细了,可味还是涩的。不过只要放在温水里泡上两三天,涩味就没有了,吃起来甘甜爽口。一时吃不完的柿子一束束地挂在房檐下,等哪个柿子软了,就吃那个柿子。拔掉柿柄,用嘴对着小口一吸,那汁就全在嘴里了,比蜜还甜呢。

柿子不仅可以放软吃,还可以做成柿饼。柿饼外表雪白如霜,肉质鲜红细腻,吃起来软香甘甜。我爱故乡的柿子,更爱那奉献给人们柿子的故乡。

篇6:故乡柿子情散文

故乡柿子情散文

老屋门口的那棵柿子树,饱经沧桑,在夕阳的照耀下,披上了金色的外衣。透过斜阳,还是可以清晰地看见柿子树苍老的模样。站在老屋的门口,想起同故乡柿子树在一起的日子,我的思绪被拽向远方,在老屋里打捞着曾经的记忆。

故乡,是我不敢触碰的地方,在外漂泊的我,总是故作坚强,生怕自己心中的那份情愫被别人发现,心灵无处躲藏。每当提起故乡,故乡的柿子树便会占据我的脑海。想起故乡红彤彤的柿子,香甜可口,挂在柿子树上,把整棵柿子树点亮,牵挂着远方,也把游子的思念,悄然点亮。

记忆深处,浅浅回首,故乡的柿子树,给了我很多温馨的回忆。站在老屋的门前,我用胆怯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柿子树,是那么地熟悉而陌生。我不敢与柿子树对视,生怕自己小小的心事,被柿子树知晓。

故乡的老屋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小河的旁边有一片柿树林,七八株柿子树零星地种在小河边,每一株都有碗口般粗,听我爷爷讲,这柿树已经有好长时间了。童年的我就是伴随着这片柿树林长大的,在这片柿树林下,留下了我孩提时代无尽的欢乐和梦想。

春风和煦,风儿捎去我对柿子树的`呼唤,柿子树揉揉朦胧的睡眼,打量周遭,胆怯地抽出嫩芽。一片片叶子从芽缝里钻了出来,从小到大,从稀到稠,转眼间就绿树成荫。不经意间在叶片的腋芽处冒出了一朵朵花蕾,伴随着花蕾的长大,一个个小柿子在逐渐成长,也在孕育着一年的希望。

在遮天蔽日的柿树林下,我们一群孩子们玩得最开心了,一会儿上树捉迷藏、捕知了,一会儿下河游泳、摸河蚌,累了就在柿树底下纳凉、嬉戏。到了金秋时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柿子树上的柿子是青色的,后来变成黄色,一个个黄灿灿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树上,把树枝压得低垂着头,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似的。伴随着柿子的成熟,摘下一个,咬上一口,柿汁满溅,甜甜的。每到这时节,老屋门前都飘散着柿子的味道。小鸟们总会成群结队来偷柿子,趁人不注意,叼一口便飞走了,当我反应过来时,小鸟们已经远走高飞了。到最后变成红色,成熟的柿子甜津津的,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红嫩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甜甜的汁水。

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发现柿子树下有一个青柿子,连忙捡起来在衣服的一角擦擦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立刻觉得嘴里又酸又涩,吐都吐不掉。那时才知道青柿子是不成熟的柿子,不成熟的柿子是不能吃的。由于柿子成熟时是涩的,必须要经过石灰水的淹浸脱涩以后方可食用,所以,大人们把将要成熟的柿子从树上摘下,放在盛有经过调剂好的石灰水的大缸中。每天清晨起床,第一时间就记得用一根长长的木棒,使劲地搅拌盛有柿子的大水缸,以使柿子早点脱涩,让我们早早地吃上柿子。听大人们讲,柿子美味多汁、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矿物质,多吃柿子,可抑治喉痛、咽干、口舌生疮,肺热咳嗽等症;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生柿子能清热解毒,对治疗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每年成熟之时也就成为我们最向往的季节,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

经过那个**的年代以后,那片让人留恋、让人记忆的柿树林也就不复存在了。一时间生产污水、生活垃圾满地都是,小河里杂草丛生,各种漂浮物到处飘荡,夏天蚊蝇飞舞,河水发黑,臭不可闻,每当人们经过小河边只能捂着口鼻匆匆而过,不愿久留。

老屋门前的小河经过河道整治,重新焕发了往日的生机。河道清淤了,河帮镶石了,河水清澈了。小河慢悠悠地从林间流过,给柿子林带来了生命的源泉和生命的活力,在河崖边种上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最令人兴奋的是,久违的柿子树又重新种在了小河边,重新勾唤起孩提时最美好的回忆。河边、道路、沟渠边种满了柿子树,柿子树也成为故乡每家每户喜爱栽种的一种经济果树。

河水清澈甘甜,潺潺之声,犹如一首悦耳的歌声一样在林间回荡,哗哗之声犹如朗朗读书声般动听。我喜欢在夏日的午后林子里小憩一会儿,听着好听的鸟鸣,似睡非睡做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美梦。尽享着清凉的树荫,和伙伴们一起欢笑。让岁月的风轻轻拂过,我渐渐长高的身影。

眼下,老屋门前的柿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柿子树作为乡村绿化的主栽品种,致力于发展并打造成为一村一品的特色树种,日益成为乡村致富的摇钱树。柿子树林带、柿树片林,成为故乡独有的风景线。

农村变了,变得更美了,变得更好了。想起小时候的光阴,一片温湿,我陶醉在有关于柿子树的记忆里,曾经的点点滴滴,我都将好好珍藏、细细回味。家里老屋门前的柿子树还是父亲当年种下的,我出生那年,家里的柿子树结满了柿子。家里的柿子树,对我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或许是因为我的原因,家里的那棵柿子树备受照顾,父母亲常常说,柿子树是他们的幸运之树,因为那年,我化作小天使,来到了父母的身旁,父母对柿子树也心存感激。

在父母亲的那个年代,柿子树也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父母亲说,那时候生活很穷,看到别人家的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每每走到柿子树底下,脚步都挪不动了。后来才向别人家讨了一棵柿子树苗,种在了自家的庭院里。柿子树渐渐长大,我出生那年,柿子树开满了花,硕果累累,把柿子树都给压弯了。现在想起曾经在老屋里的岁月,激动不已。老屋里的光阴,永远是那么旖旎,美丽!

身在故乡,喜欢故乡那溪水,那月光,那亲人,那柿子。在外漂泊不定的孩子们,回家吧!故乡等着你们,故乡的柿子正在为你们飘香。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柿子成熟了,家里倍感珍惜,舍不得吃,奶奶让爷爷将红红的柿子用担子挑着装满箩筐的柿子到集市上卖掉换上几个钱,贴补家用。那时候过年,对于我来说,柿子饼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能看到,吃到,是我一直的渴望。等待过年,全家都在时再轻轻拿出,清洗干净,装在盘子里,那滋味,美美的,香甜醉人。

沧海桑田,几度春秋。柿子早已成为人间甜美的水果,在故乡更是一种符号,一种标志。多少次,时间的荒漠里,提起柿子,甜到心里,涌入生命之河。风吹过,还是洋溢着故乡熟悉的味道。

我爱故乡,更爱故乡的柿子,永远......

篇7:故乡的柿子散文随笔

故乡的柿子散文随笔

我的故乡在山西省乡宁县双鹤乡东梁,这里盛产柿子。以金山、章冠、下章冠、鹤坡、石邱这五个行政村柿子树为多,最多的要数石邱村,那里真是柿子的世界。当你步入该村地界,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盆景般的柿子树,田间地头、地垅地埝、村边路旁、山岭沟洼,村中院内,无处不是各种造型的柿子树在向你行着注目礼。

柿子,是柿科植物浆果类水果,别称为:红嘟嘟、朱果、红柿等。当地有这样的谚语: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即,核桃七月可摘,梨儿八月即熟。到了农历九月柿子就由绿变红,但并不意味着成熟了。若要入口尝食,还得经过“温”或者“混”。所谓“温”,就是把柿子摘下来放入器皿倒入温水放在生火的炉台,一个晚上即熟就可食吃;“混”就是,把生柿子也放入器皿,但不需倒水,放上一两颗苹果或者梨,数日后柿子不仅由生变熟,而且稀软如绸,香甜无比。如果不经过这些工序,刚摘的柿子十分涩巴是不能直接入口的。要么,把柿子摘下后放在太阳下晒,由橘红色变为紫红色时就可吃了。这种柿子当地称为“水柿子”,也就是我们可以在市场上、超市里能够见到的圆而似拳头大小的柿子。它是柿子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不仅有上述几种吃法,更重要的价值是可作为一种产业,为树主带来效益。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柿子树归集体所有,每年深秋柿子红后,由生产队组织社员把柿子采摘下集中起来,再派妇女劳力对柿子进行加工,完好的柿子把皮脱掉做成柿饼晒了捂,捂了晒反复数遍,保存到陶瓷缸内直至出了白霜,拿到供销合作社卖了把钱分给社员。在采摘过程中破了皮的柿子,就把它切开,然后用麻线串起来挂到屋檐上晒干了就可吃,那叫柿爿。

除了“水柿子”以外,家乡还有三种市场上不多见的柿子。

一种是分布在东梁各村,比水柿子小,且所含水分较少,呈扁方型的柿子叫“干柿子”。这种柿子不能做柿饼和柿爿,只能摘下来晒干直接吃。别看它个小,年年都是果实累累压弯树枝,将它晒干呈黑褐色后就可吃,也可以用来待客。

另有一种柿子很特别,它足有一只饭碗那么大,直径有三寸,厚度约一寸多,中间有条深槽环绕一周,俗称“柿子”。它也不能再加工,待完全成熟可食用时,大都用来冬季同熟面(北方人过去将五谷炒熟磨出的面)和在一起吃。这种柿子树虽然每个村里都有,但为数不是很多。

还有一种格外稀少的柿子,我只在桥汾村见过约五六棵树,柿子有拳头那么大,形状似用粗粮蒸出的窝头,当地人称“菱形柿子”。它也不可再加工,也是用来和着熟面或者阳晒后吃。

柿子树不是天然的`树种,它是在一种叫“软枣”树上嫁接而成。不同品种的柿子树长着不同的树型,“水柿子”树身不太高,枝干向四面延伸,宛如盆景中的假树;“干柿子”树的躯干不会太粗且从地面就开始分枝,呈群体共进之势;“柿子”树却与众不同,它孤芳自赏,不爱结伴,一个村里也就是三棵五棵还各自为“政”,互不照应,树身高大,成年树大都在五、六米之高,似鸡群之鹤;“菱形柿子”树型与“水柿子”树大致相似。

柿子不同,树型各异。因此,当地人在老远处一眼就能认出,哪棵树是结哪种柿子的。树的形状并不重要,令人不敢想象的是,家乡那么多柿子树是从何时开始嫁接,又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岁月。嫁接树木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简单事,再者,作为母本的“软枣树”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多呢?若干年前,我们的老前辈是如何得知这里的地理土壤、气候温差等条件适应柿子树生长呢?否则,不会屡代人执着地务育那么多柿子树。更为称奇的是,先辈们把两个以上不同品种的柿子嫁接在一棵树上。

柿子树被称为“树木之龟”,民间有句话说:千年的古槐问柿树。柿子树木质十分脆弱,承重力较差,采摘柿子时要格外小心,否则就会发生枝断人伤的情况。尽管如此,它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而且寿命特长,与塞外高原的胡杨树相比一点也不夸张。有的柿子树身干早已朽空,只剩少半边树皮支撑着,但顶上依然枝嫩叶绿,开花结实。像这样百年、千年的柿子树村村都有,随处可见。不管柿子树年长年幼,因木质不成材,所以它只能结柿子。

柿子树也严格遵循着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不过它开的花太不显眼,每年春天茂密而墨绿的柿子叶把既小而又呈土灰色的柿花遮盖得严严实实,只在孕育出幼柿子时,柿花才像花生皮似的掉落在树下任人踩踏。但它孕育出的柿子却穿过夏天直奔金秋,从不会被人忽略,反而受到人们的欣赏。初秋时节,巴掌大的柿子叶下露出探头探脑的果实,好像期待着人们来收获,可是人们一直等到中秋才有采摘的意向。进入农历九月,一场秋风过后,柿子叶纷纷离枝,满树的柿子挂在枝头,形成一派红色风景。正如一位诗人所描绘的:恰遇一夜秋风狂,柿子树上挂灯笼。这才是采摘柿子的最佳时节。

既然有着千年的树龄,难道只是结个普通的果实让人尝一尝口味了之吗?其实不然,经查找相关史料显示,柿子有着对人体奇异的功效和作用。它具有清热、润肺、生津、解毒、止血凉血、活血降压、解酒等功效。它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果实含蔗糖、葡萄糖、维生素 c等12种元素,能够润肠通便,有纠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作用。并可做十几道上等菜肴供人品尝,也可酿制柿子醋,腌制柿子酱。此外,柿子树的叶子炮制成茶饮用,具有抗菌、消炎、活血、降压、降脂、抗癌等保健作用。这大概就是先辈们大量培育柿子树的主要目的所在。

然而,近年来,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对成熟了的柿子也不屑一顾,很少有人采摘,任凭柿子被鸟雀和能够上树的野生动物餐食。

柿子,我家乡的柿子早已成为规模,本应是一项产业,可是老乡们对柿子的功效和作用了解甚微。加之,没有商品意识,从来不把自家产的瓜果之类拿到集市上去卖,你到他家里可以随便吃随便拿,无论生人熟人决不会收钱的。

我坚信有乡宁县纵横众创空间的助推,家乡的柿子一定能够成为一项重要产业,有效发挥它的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造福于一方。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