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叠水瀑布介绍(整理14篇)
“lovelan”投稿了14篇大叠水瀑布介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叠水瀑布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大叠水瀑布介绍
大叠水瀑布介绍 -资料
在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不仅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风景,而且还有一个云南省最大、最壮观的'大叠水瀑布,
大叠水瀑布座落在距路南县城西南30余公里处,巴江河水流到这里,经过一条断层,河水便从峭崖上跌落而下,形成宽达20余米,高达120余米,(一说90米左右)的大叠水瀑布。
距离大叠水瀑布数里之外,便可听到瀑布发出的巨大轰声,若渐渐走近,来到瀑布前,则听见隆隆水声,震天颤地,如雷过顶,山谷响应;再看瀑布,从高崖顶上翻落下来,气势恢宏,若从天降,那巨量的水体轰然跌下,激起水雾阵阵,瀑下被笼罩得一片迷梦,
资料
此时此景,令人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大叠水附近,林木葱郁,翠竹掩映,鲜花常开,一片勃勃生机。这里的确山水秀丽,令人神往。离大叠水瀑布不远,游人可驱车去石林观赏那里的水上、地上石林奇景,还可以驱车去地下石林,再领略一番地下宫殿的妙景。大叠水瀑布---中国瀑布介绍
篇2:游大叠水瀑布
游大叠水瀑布
石林因四景而闻名于天下。今早我们一出宾馆就沿着颠簸的山路去到了其中之一的大叠水瀑布景区。
进入景区,丛丛青竹蓬蓬勃勃,到处都是青翠的参天大树,偶尔在对面山崖上会出现一两个溶洞。突然在我们的脚下传出了轰隆隆低沉的声音。我大叫:“不好了!地震了!”妈妈对我说:“不是地震,是瀑布的轰鸣,它在向我们至欢迎词呢!”我们顺着山道下到谷底。在山道上,由于常年无人光顾,本来就已经湿滑的台阶加上山体滑坡,台阶变的更加难以落足。
下到谷底,眼前豁然开朗,小水滴顺风飘到了我们的脸上,就像二三月间的春雨一样,细细柔柔的下着。瀑布的吼声震耳欲聋,使人还没有见到瀑布就可以感受到瀑布的雄壮气势。再往前走几步,瀑布的侧身照就呈现在我的眼前。突然,我发现对面有个观景台,便兴致勃勃的跑了上去。站在观景台上,瀑布像一条白龙从山崖上飞入到了深潭中,那吼声可能是白龙飞入深潭时高兴的欢呼。对面的山青翠欲滴,突显的瀑布无比清新。深潭的水是浑黄的,应该是瀑布的激流搅得的潭底的黄土不得安宁,到水面上来透气的缘故吧。
走到瀑布下面,抬头一看从天而降的瀑布给人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正在这时,付姨妈大叫:“到这来,太舒服了,”原来是微风吹过,水珠落在身上,非常凉爽。仔细一看,瀑布的下方有几个黑黝黝的溶洞,风从里面吹出来,就像里面有一台鼓风机一样,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瀑布下方的水被气流吹的“卷”了起来,像一个个的`水球。比起瀑布来这几个水球显得十分轻盈,好像是悬浮在了水面上。
我注意到在瀑布旁有水流过的痕迹,我想可能是三年连续的干旱让瀑布的水流小了许多,使瀑布的规模也减小了许多。深潭的的边缘有一条小河,顺着山谷流向远方,在小河的旁边坐落着一户户人家。想必今年连绵的雨水不但让瀑布恢复了生机,也让这方的人可以按时耕种。
不要让这迷人的美景成为历史。让我们一起保护这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
篇3:吊水楼瀑布介绍
吊水楼瀑布介绍
在我国东北,有个闻名全国的瀑布,一个是吉林的长白瀑布,另一个则是黑龙江境内的吊水楼瀑布。
吊水楼瀑布,又称镜泊湖瀑布,它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从牡丹江市向南经古城宁安,再向西行抵达东京城后,从这里一直行驶30公里,便可抵镜泊湖的北湖头了。
镜泊湖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湖,民间有“红罗女”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它东有老爷岭,西靠张广才岭,镜泊湖就像一面明镜,镶嵌在两座山岭之间。湖面延绵百余里,又称为百里长湖,两岸峰峦迭翠,林木葱茏,湖面明静碧绿,湖岸港湾众多。兼具湖光山色之美的镜泊湖,素有珍珠门、道士山、大孤山、小孤山等八景。
吊水楼瀑布,是来到镜泊湖旅游的人的必游景点。它实际上是同坠入一潭的两个瀑布,其高约20~25米,宽达42米左右。由于吊水楼瀑布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瀑布,所以,四季中以冬夏之镜,风韵尤殊。每当夏季洪水到来之时,镜泊湖水从四面八方漫来聚集在潭口,然后蓦然跌下,像无数白马奔腾,若银汉倒悬坠落,其轰声如雷,数里之外便可听到;其势之磅礴,近观令人胆战心惊。那溅激起来的团团水雾,漫天飘洒,游人站立在观瀑亭上,可欣赏到水雾烟云之中霓虹隐现,甚为奇观。那两条翻腾滚跃的瀑布,宛若两条出海入潭之蛟龙,喷云吐雾,把镜泊湖弄得更具神奇色彩了。而当寒冬腊月,北国大地一片白茫,镜泊湖水已冻结起一层厚厚的冰,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正如照在一面银镜上一半,闪出耀眼的光芒。尽管湖面已结冰,然而湖水仍在冰层之下流动着、聚集着,临近深潭时,依然翻崖跌落,状若一匹白练,从崖顶挂落,形成冬季的吊水楼瀑布景观。当然,银装素裹下的吊水楼瀑布,没有像夏天那样磅礴的气势,更多的是秀丽潇洒的风采。
吊水楼瀑布的美,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形态优美,而且还在于其上游有镜泊湖衬托着它。吊水楼瀑布的形成亦与镜泊湖的历史密切相关。那还是在非常非常远的史前洪荒时期,大约距今8300~47前,在今天的宁安县境内,地壳运动十分强烈频繁,火山连续爆发了5次,从10个火山口流出了大量的岩浆,阻塞了滔滔奔腾的牡丹江水。冷却后的岩浆堆积在牡丹江河道上,像一座大坝一样把牡丹江拦腰截断了。坝上游河段便形成了火山堰塞湖――镜泊湖,湖水又通过熔岩坝的一些断裂缝隙,渗硫出来,跌落崖壁,于是便形成吊水楼瀑布。镜泊湖由于是由牡丹江被阻塞而形成的,故其形状仍保留一些河道的特点,它不像一般的湖泊,或呈圆形,或呈半圆形等,而是像一条宽窄相间的绸带一般,嵌在群山之中。其长达45公里,最宽仅6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上游有来水进入,出水可通过吊水楼瀑布,向下游流去。
游览吊水楼瀑布的季节,以夏季为好。因为这时江南正当炎热高温,酷暑难熬之时,镜泊湖一带却是一个清凉且清静世界。七、八、九月份,江南一带气温高达30度左右,而此地只有17度左右,相差10多度呢!17度左右的气温,与人体感觉最舒适的18度至20度左右的气温,是十分接近的。而且,镜泊湖一带全年风力的最低点,亦在夏季,平均最大风速也只有每秒一米左右,全年平均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时间里,是没有风的。因此,镜泊湖通常不起哪怕是很小的'波澜,平静如镜的湖面,倒映翠绿的层林迭峦,无论在阳光直射下,还是在晨曦斜阳里,或是在皓月当空、清辉如练的月夜里,镜泊湖和吊水楼瀑布,都是一个令人陶醉的世外仙境。人称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和这里的风像轻柔多情的三姐妹,悄无声息地浸润感染着每一个来这里游览的人,使他们不见而神往,一见则钟情。亦许正是这里那种独有的娇娆柔情的山水风月,才孕育出了松花江畔那妩媚多情的冰城少女;还是妩媚多情的冰城少女,感化了牡丹江的滔滔江水,使它变成如此温柔静美了呢?谁亦不知道。反正游人只要一见着迷人的景色,不是欲罢不能,而是完完全全地被她迷住了,柔静之美,可谓美之至境。镜泊湖恰是这种少有的至境。
相伴吊水楼瀑布的景观,不仅仅是柔静的镜泊湖,还是奇特的地下熔岩洞景观和地下森林景观。地下熔岩洞是由火山口喷发时,熔岩的流动、堆积、冷却、收缩而形成的。这里的熔岩洞穴,像一条地下隧道,长达数公里,高只有3余米,宽约5米,洞穴内有各种熔岩景观,按其形状,人们起了许多名称:如熔岩乳石、熔岩花、熔岩瀑布以及熔岩蜂窝等等,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地下森林,指的是生长在火山口的森林,因火山口陷落凹入地面,火山口中生长的森林,从火山口四周岩墙上观看,宛若生长在脚底下一般。其实这些树木高达50~60米,有的甚至可达百米左右。俯视地下森林,只见百丈深壑之中,岩壁嶙峋,青苔遍附,荆棘丛生,花草风美,树木葱茏,一派生机勃勃、神奇壮丽之绝妙风景。这种独特的地下森林景观,除吊水楼瀑布附近一带的火山口以外,其它火山口中亦甚为罕见。此外,地下森林之内,飞禽如鹰、雕、杜鹃、棒锤鸟等,有100余种,走兽如东北虎、金钱豹、野猪、黑熊、马鹿、獐子、狍子等,有数十种,游人至此,宛若进入了一个天然的动物园之中。
的确,吊水楼瀑布以其优美的造型,以及周围独特的三大奇景――火山堰塞湖镜泊湖、地下熔岩洞穴和火山口地下森林,不仅仅在东北,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乃至在全国诸瀑布中,亦可算是颇具特色的了。吊水楼瀑布――中国瀑布介绍
篇4:壶口瀑布介绍
壶口瀑布介绍 -资料
万里黄河之上,有一个华夏文明的大瀑布,这就是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州县,东临山西省吉县,位于两省的交界处。黄河流经这一带地区,渐渐束窄,两岸由于河床下切而呈峡谷。壶口峡谷底宽约250~300米,谷底以上百余米处,崖岸陡立,在龙王坡以上,谷形则宽展平坦,壶口峡谷宛若谷中之谷。黄河在龙王迪以上,河道宽度与峡谷宽度基本一致,而至龙王迪以下,河水在平整的谷底冲蚀出一道深槽,其宽不过30~50米。黄河在宽阔的河槽中突然奔放丛束窄到深槽之中,不禁倾泻而下,形成瀑布。“悬注潆旋,有若壶然”,《禹贡》上亦记载道:“盖河旋涡,为一壶然,故名”。壶口之名由此而来。从平面上看瀑布全景,它的确像一个巨大的壶口,翻滚倾注着滔滔黄河之水。
壶口瀑布的高度一般在15米至20米之间,虽然在我国众多的瀑布中,高度不算很大,然而,壶口瀑布的水量却是我国瀑布之中最大的。巨量的河水,似银河决口,大海倒悬,万马奔腾似地写下,那气势,那声响,当是华夏国土上最为雄壮的奇观了!数里之外,便可听到壶口瀑布之轰声,瀑布激起的团团水烟云雾,远远即可看见。倘若走到壶口瀑布的附近岩石上,则觉大地强烈地颤抖着,山谷回荡着轰轰的雷鸣般声响。仿佛在河水的巨大冲击之下,大地山谷已觉得无法抵抗,任凭河水肆虐,冲刷岩石,带走泥土,惟有恐惧地抖动着,不停地发出呻吟。
壶口瀑布风光,随四季而变换。春季之壶口瀑布,上游冰雪开始消融,所谓“桃汛”来临。时值桃红柳绿之际,风和日丽,远山开始披上一层淡淡的翠绿,然而,上游的冰凌仍不时飘浮而下,汇聚在壶口瀑布的上游宽阔的河道,继而倾泻跌下,如山崩地裂,琼宫惊倾,激起玉屑冰晶,四处抛洒。此时之水色山光,显得格外妩媚。而当夏季来临,黄河进入洪讯时期,河水水位急聚抬高,反而减低了瀑布的原有落差,从而使壶口瀑布变成了一滩急流。这一现象与瀑布通常在洪季更显得气势磅礴的特性不尽相同,此时去观赏瀑布,则无法见其本色。秋高气爽,北雁南飞,秦晋高原万里无云。登高愿望,壶口瀑布的来形去势,一目了然,不禁令人感到心旷神怡。每当日出,瀑下烟雾,折射成道道彩虹,环跨天穹,色彩缤纷,若“桃浪两飞翻海市,松崖雷起倒蜃楼”之梦幻景象。而当大雨滂沱,或阵阵秋雨之后,黄河壶口瀑布,若黄龙腾云驾雾而来,只见风雨烟雾,弥漫天空,天地水三体一色,故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滔撼孟门”的诗句。至于数九寒月,秦晋高原往日的黄色大地顿然消失,而披上了素裹银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北国风光,此时之壶口瀑布,亦变成一匹白练,尤其令人神往。河水冻结,人畜来往无阻。
要尽情地领略壶口瀑布之气势,当下到河床谷底,蹲到一孔道的半当中,此时再抬起头来,眼前是一幅多么壮丽的画面:黄河之水,若自天上降落下来,跌落到顽石之上,溅起无数的水珠,眨眼之间便化成了缥缥缈缈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横跨苍穹。河水随后又冲落进偏西的一个深槽,奔腾着流向下游。此情此景,恰如“涌来万岛排山势,卷作千雷震地声。”“映日彩虹连山水,满天风雨不见云”。
若再靠近瀑布,可发现在壶口瀑布的“壶嘴”正中,有一块闪亮的石头,似乎在瀑布的急流之中,随水流而上下浮动着,其形状像一只玩水的乌龟,故称为“龟石”,
资料
它又像一颗明珠,两侧滚滚跌下的两瀑宛若两条游龙,龙腾而珠跃,形成了一幅极其生动形象的双龙戏珠的图画。对于这块奇异的石头,曾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有的说是当年禹王治水时,“先壶口,次孟门,后龙门,依次凿时,引水而下”,疏通河道,治服了洪水,这块奇石,就是治水时,开凿壶口时留下的“宝石”;亦有的传说此石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的“神石”;还有的说是伏羲和庖羲兄妹俩成亲时的“媒石”,并引出了下面一段传说:
远在很久很久的荒蛮时代,有一年,洪水爆发,泛滥成灾,除了伏羲和庖羲兄妹俩人幸存下来之外,世上其他的人都被这洪水吞噬了。兄妹俩逃到两个露出水面的山顶,眼看着人类灭绝的悲惨景象,不禁伤心落泪,痛苦万分。为了人类的继续繁衍,兄妹俩必须结婚,以传后代。然而,兄妹俩怎么能结成夫妻呢?于是便想出了一个“隔沟滚磨”的方法。就是各自拿起一块磨石,同时从山顶抛落下去,看它们是否能滚在一起,若滚合在一起,则可以配成夫妻;若两石分开,则不能成婚。那知天意难违,只见两块石头,从山上翻滚而下,如雷似电,飞快地汇合在一块,并发出巨大的声响,迸发出道道金光,转眼之间,化为一块光亮的青石,这块青石,便是壶嘴正中之“龟石”,兄妹俩所站立的两座山,分别取名“人祖山”和“庖山”。从此,兄妹俩随天意融合在一起,人类从濒于绝灭的困境中挣脱出来,代代相传,生存不息,伏羲和庖羲成为人类最早的祖先。
从现代意义上讲,这传说与其说美丽动人,不如说是愚昧荒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壶口瀑布似乎又是华夏子孙所蕴蓄着的无限的内在力量的象征。壶口是黄河的著名天堑,壶口瀑布是万里黄河之上唯一的一座瀑布,它与雄伟多姿的龙门和号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合在一起,组成“黄河三绝”。
那么,这气吞山河得壶口瀑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任何一个瀑布的形成和发育,是与其所在河流的发育演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壶口瀑布亦不例外,它与黄河河道的发育十分不开的。在地质时期,壶口之下龙门地区曾发生过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产生了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了显著的相对位移,形成走向东西的断层。自北南流的黄河,流经断层时,便产生了瀑布急流。瀑下河床由三迭系砂岩夹薄层页岩组成,质地并不十分坚硬,故日渐被冲蚀,形成深槽。同时,砂岩倾角较缓,只有三、四度,几乎近于水平,亦是形成壶口瀑布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瀑布的强烈冲击下,不尽瀑下冲蚀出极深的槽潭,且瀑崖亦随之而渐渐后退,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中,称为溯源侵蚀。据估计,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每年以3~4厘米的速度,向上游后退着,孟门的石岛,就是这种侵蚀作用留下的残存部分。如果按这一速度推算,壶口瀑布在孟门附近时的时代是距今10万年至7.5万年之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说的是鲤鱼逆水而上游,若能跳过黄河龙门者,便可化而为龙,腾云驾雾,翱翔在九天之上。如果再按每年3~4厘米的溯源侵蚀速度估算,那么在一、二百万年之前的时候,如今的壶口瀑布该在下游65公里之遥的龙门,这样看来,鲤鱼跳龙门之传说,也就有些事出有因了。
黄河壶口瀑布,在陕西被称为“奇m诡之绝景”,然而因地处穷山僻壤,交通不便,车辆难抵,游人极少。看来,兴建一定的旅游设施,改善目前的交通不便状况,是将壶口瀑布开辟成理想的观瀑旅游胜地的关键。壶口瀑布---中国瀑布介绍
篇5:玉龙瀑布介绍
玉龙瀑布介绍 -资料
玉龙瀑布,位于云南省宾川县境内鸡足山中,正如鸡足山隔洱海与苍山九峰遥遥相对,玉龙瀑布则与苍山十八溪瀑遥相呼应,
游览大理古城后,游人可乘旅游车抵达鸡足山。鸡足山上胜景颇多,而以玉龙瀑布最为壮观。悬挂在两峰之间的玉龙瀑布,气势磅礴,观后令人终生难忘。
游人还未到玉龙瀑布之前,老远便可望见一峡谷中,升腾起阵阵烟雾,飘飘袅袅,最后似乎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层若有若无的天幕,将那“冒烟”的峡谷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若再细细聆听,便可闻阵阵轰轰的声响,滚滚传来,震得山颤地抖。寻着声响的方向,游人沿着山道行走一段路途,便可来到玉龙瀑布的跟前了。
两峰挟持下,由于发育一条断层,形成了一个壁立的陡崖,玉龙瀑布正是从两峰之间流出,然后翻崖飞流直下,形成一个高逾百米,宽达数十米的大瀑布。那飞泻直下的瀑布,恰似一条蛟龙从天上降落,又如万匹骏马奔腾而下,坠入深潭之中,发出轰隆隆巨响,如雷过头顶,令人心惊胆战。正如古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白日时听雷雨声,丹崖倒挂蛟龙影。”瀑布那巨大的水体在下跌过程中,又相互激装,溅起水花无数,明珠万斛,四处抛洒,并升腾起阵阵雨雾,将峡谷笼罩的一片迷离。“绝壁深埋三丈雪,飞泉划断一溪云”,正是此时此景的真实写照,
资料
玉龙瀑布激腾起的雨雾,还扬扬洒洒地四处飘逸游移,到一定高度又凝结成水滴,随处抛洒下来。那阵阵的浓雾水滴,将四周的树木花草沐浴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翠绿一片,充满着勃勃生机。
游览过玉龙瀑布的人,的确会被这条玉龙似的飞瀑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所深深吸引。曾有这样一首诗赞玉龙瀑布,读来甚感贴切。其诗曰:玉龙瀑布---中国瀑布介绍
怪石嶙峋瞰天公,激浪喷泻舞玉龙,
细雨弥茫千石外,惊雷怒吼两峰中。
的确,比起那潇洒、飘逸的雁荡山大龙湫瀑布来,玉龙瀑布要显得雄壮刚毅得多。我国的许多瀑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幽秀之美,如峨眉山的溪瀑、九寨沟的瀑布群等等,然而,玉龙瀑布恰恰相反,给人以一种奋发激昂的雄壮之美。它粗犷、咆哮,像一匹难以驯服的猛兽,但给人的是力量和激励。人们为这种充满力量的壮丽景色,写诗高歌:
晶莹白玉带,飞翻在悬岩;
疑是玉龙舞,千年力不衰。
玉龙瀑布附近也曾有过一些古迹。早年在瀑布上游建有玉龙阁,具有鹊桥飞空,阁宇横翠之美。瀑布附近还有观瀑亭供游人欣赏玉龙瀑布之景色。玉龙瀑布所在的鸡足山,也是一座名山。山色迷人,树木葱茏,花草杂生。沿着被茂密的树木覆盖了的林间小径,登上鸡足山顶,只见群山起伏,万嶂叠翠。东可观日出之美景,南可望云海之奇观;西可瞰洱海之银波,北可及玉龙之雄姿。
篇6:罗平瀑布介绍
罗平瀑布介绍 -资料
罗平瀑布,位于离罗平县城18公里的红水河支流之上,是个五级型瀑布,有五次连续的跌水,每次跌水之间均有一潭相连,每次跌水的`落差,大约在数十米,最高的一层跌水高达50余米,宽达60余米,最小的两层跌水,在枯水季节,成为伏流,
资料
游人见到五层多姿多彩的飞瀑,沐浴着迎面压顶而来的阵阵水雾,不禁赞叹不已。
由于罗平处在滇、黔、桂三省区交接处,每逢春季,前往观瀑的人如潮涌一般。尤其是每年三月初,三省(区)的壮族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此,一边对歌比武,一边谈情说爱,又有观赏瀑布的奇妙景色,实为人间乐事。罗平瀑布---中国瀑布介绍
篇7:高冠瀑布介绍
高冠瀑布位于户县东南20千米的秦岭北麓圭峰山的高冠峪口,因高冠峪两侧有一高耸的秀峰,形似巨人,头戴高帽,故被称为高冠峪,对瀑布亦呼为高冠瀑布。
烦躁不安的夏天,您是否愿意跳出闷热的牢笼,冲回大自然清新的怀抱呢?飘雪融融的冬季,您是否愿意欣赏直流瀑布冰雕玉琢的`壮丽景观呢?美名远扬的黄果树瀑布距离太远,您大可不必远途奔波,去高冠山庄,那里有您想要的快乐和美丽。
在草堂寺东南方向的1.5公里处。有瀑布在高冠峪内,地跨长安县和户县。高冠峪河是沣河的源头,它从高冠嘴夺路而出,谷窄水急,峪口瀑布落差 20多米,河水急流直下跌入高冠潭,声如雷吼,山谷震荡,气势汹涌,犹如万马奔腾,形成“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的壮观景象,
资料
高冠瀑布位于圭峰山北坡的高冠峪断裂带上,断层宽约8公里,东西延伸,北部下陷,南部上升,形成裸露石山。经长期流水冲刷,坚硬的花岗岩石冲出一条长约20米,宽约2米的石槽,河水沿北石槽直下潭底,形成落差达200多米的急流飞瀑,水直泻入潭,吼声如雷,气势极为壮观。在瀑布上游,有因巨石自然围成的水潭,名本丽潭。潭水清澈水面平静, 瀑布下游,水面宽阔,水流平缓,亦形成几百平米的大自然湖面。
这里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故居,他曾在诗中写道:“昨日山有信,祗今耕种时;谣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歙忆汝处,闲卧对鸬鹚。”表达了世人对高冠潭的深切热爱。如今,人们把这位诗人的塑像竖立在瀑布旁的山间草坪上。
高冠瀑布景区内,主要景观有:高冠飞瀑、梅花潭、牛鼻洞、明通亭。正德栈道、圭峰寺、仙人桥、双峰山、无量洞、柏树庙等。
篇8:黄果树大瀑布介绍
黄果树大瀑布介绍 -资料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镇宁、关岭两县境内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的白水河和坝陵河上,景区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素有“天下奇景”之称。
这一带是典型的岩溶地区,长期的河道变迁、袭夺、暗河塌陷、河流下切,致使河床级级跌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瀑布,
资料
景区共有地表瀑布18个、地下瀑布14个,可以说是一巨大的瀑布群。在这些瀑布中,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九级瀑布中的最大一级,是我国第一达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除黄果树瀑布外,其四周还分布串串珍珠似的'瀑布。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不可胜数,但象黄果树如此集中、姿态各异的瀑布群,则为我国所独有。
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主的中心区主要景观有黄果树大瀑布、水帘洞和犀牛潭峡谷、石笋山(碑林)景点、黄果树盆景园等。作为景区核心的黄果树大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
篇9:望庐山瀑布水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我本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加宽广。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篇10:望庐山瀑布水
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_(xū):_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H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篇11:望庐山瀑布水
这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首五古正是如此。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诗人寄情于山水,从“西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说明诗人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体现李白的飘逸之风。在庐山美景之下,诗人借景直抒胸臆,语言质朴真切,但仍能感染读者。第一首虽是古诗,其中却有不少对仗。古今读者多谓此首不如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凿空道出,为可喜也。”韦居安《梅硐诗话》亦谓此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并认为“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诗之妙”。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相关推荐:
野色范仲淹
江上渔者范仲淹
篇12:《望庐山瀑布水》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加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其二】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⒀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⒁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⒂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⒃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篇13:望庐山瀑布水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⑵。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⑶。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⑸。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⑹。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⑻;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⑼。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⑽;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⑾。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⑿。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⒁。
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⒃。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⒀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⒁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⒂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⒃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篇14:介绍瀑布作文700字
介绍瀑布作文700字
当气势如虹的瀑布飞流直下时,我才明白坚持的力量是巨大的。
十一长假,我们一家驱车前往陕西,一路上,天很蓝,山很绿,花很红,但是这都不足以吸引我,心中想着的始终是那整齐的兵马俑。但一条瀑布呈现在了我面前。
车停了下来,左边是一条小瀑布,从树林中、石头上、青苔旁流过,虽然比不过那庐山瀑布,但这也算是气势磅礴了,那飞泻下来的银链,在阳光下闪烁,而银链的宏伟,大于任何一个饰物,定格在水中,纤细、纯白、美好。
慢慢靠近,这瀑布又多了几分可爱,一缕一缕地倾泻下来,稍不小心,撞在石头上,水花四溅,如碎玉般晶莹剔透,水流撞击岩石升腾起的阵阵水雾,拂过脸颊,凉丝丝的.,好不惬意,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白色一片,震耳欲聋。
顺着瀑布旁的小路向上爬去,才发现这瀑布直是一波三折,要想呈现在世人面前,它要穿越一片竹林,两块巨石和一片杂草丛生的石山。这水流不断地被石头劈裂,又想方设法地从那细小的洞中、草间流出,形成了如此奇特的景像,如粒粒珍珠从山间喷涌而出。
我们走过的小路很湿很滑,长满青苔,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爬了上来,不难看出这水流难能可贵的精神。为了最终形成瀑布,它不知多少次改变了流向,水的痕迹遍布整个山丘。
溯流而上,水流在一个小洞前消失了,与下面的震耳欲聋相比,这里则显得静悄悄的。拨开草丛才发现一条小溪从洞中疾速流出,一声不响地,如此隐蔽,将手伸入溪流,差点没把我带入瀑布中,这溪流的能量竟如此之大,它在不断蓄积着能量,虽然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但却默默无闻,始终坚持着,这条小溪经过了万山的重重阻挡,但它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
我突然明白坚持的力量原来是如此之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