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级自考生的故事(锦集10篇)
“今天喝牛奶了吗”投稿了10篇妈妈级自考生的故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妈妈级自考生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妈妈级自考生的故事
3月,看着3岁的女儿快乐的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开始她学前教育的第一步,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有责任给流逝了的岁月一个交代,给当年痛苦的抉择一个交代(初中毕业时,同时考上了高中和一所专业很好的中专,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与高中擦肩而过),给未圆的大学梦一个交代。
由于骨子里鄙视时下那所谓的成考函授,所以,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学考试,由于家庭里一件大事的影响,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法律(专科)。我没有极强的自信,所以报名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不高,3年内拿下法律专科,但我也不是极其懦弱的人,我毕竟是妈妈级的自考人,多年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多多少少让我看清了点我自己,我没有被身边众多夭折的自考生所吓倒,我告诫自己,我必须将专科拿下。我给自己订的计划是,每次报考科目不多,但求全过。
月,第一次考试,两门全过。开门红,无形中增强了我原本有些可怜的自信。自考历程的艰辛与欢愉,只有真正的自考人才能体会。就这样一路走来,我每考必过。8月,在我计划着到4月考完国际法,我就可以完成任务的时候,单位里的一个通知打乱了我的计划:由于单位里的一个项目需要,我要万里迢迢奔赴大西北的茫茫戈壁。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休假时间与考试时间的冲突,10月与06年1月的考试我没能参加。庆幸的是,每年只考一次的国际法,在单位领导的恩赐下,我回去参加了考试。06年10月,被我耽误的最后两门课:民法与民诉在我的艰苦奋斗下,在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胆战心惊下(考民诉的那天凌晨,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雾,在我从百里之外乘坐着20码不到的交通车往考场赶的时候,我彻底绝望了,好在后来老天突发恻隐之心,在考前的最后半小时,露出了太阳,让我在考前5分钟赶到了考场。现在想来,可能是好事多磨吧。不过那天真的有人因大雾没能考成),我以民法95分,民诉78分的成绩胜利结束了三年的自考生活。一切都结束了,可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有哭的冲动。
我现在还在戈壁滩上为了生活而工作着。我不知道那个项目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打道回府。 专科考完了,紧张的生活结束了,之前我曾无数次羡慕过一身轻松,无羁无绊,随心所欲的同事,可现在当我面对这种生活时,我却突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不知道自己今后该做什么。考完试后的这一个月里,除了正常的工作外,就是对付领导交代的任务,闲暇时去健身房跑跑步,看着闲适的生活带来的一身脂肪我有点恐惧,要么就是上网看看自考论坛里的帖子,找找共鸣,偶尔陪陪领导和老同志打打扑克。有人劝我继续考本科,哎,就我那点底子,等考完本科我该四张了,再说那张本科文凭对我来说和现在的专科文凭起着同样的效果,就象今年的入党一样,只是个人简历上再也不用写文化程度:中专,政治面貌:群众了。我有些犹豫。也有人(包括家人)劝我不要再考了,都那么大年纪的人了,还那么拼命干嘛?也没多大意义。我又有些不甘。
看了论坛里那么多从专考到本,从本考到研的自考人的心路历程, 因为自己曾是自考人,所以由衷的万分的敬佩他们,偶像级的人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没有自考的日子过的很不踏实,严格的说是有些无聊,可一旦再迈进去,重新走进自考,不瞒大家,我多少有点恐惧,因为三十多的我不想继续做有头无尾的事。很多道理我都明白,闲混下去,别说40,即便50,60,也考不出本科。曾经后悔接触自考太晚,不过有时又想,就年轻时玩心特重,浮浮躁躁的我肯定也考不出来。我也很敬佩那些年长还在自考的人(有一次我的确和一位头发发白的老同志在一个考场考试),不为别的,只为学点知识。
徘徊,在自考边缘徘徊。
篇2:妈妈级自考生:三年通过注会考试
妈妈级自考生:三年通过注会考试
内容提要:我不是学会计专业的,大专也是自考的,行政管理与计算机专业,在至内通过CPA全科。其中――会计65,税法64;年――财管66,经济法66;20――审计62。在之前,我根本不知道CPA为何物。知道CPA,是在我孩子半岁,我应聘去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之后才开始的。当时,所里的一帮已经通过律考的同事都在报名考CPA,我才开始知道:CPA――基本上是全国范围内最难的一种资格考试。当年,我没有报名,因为我还没有思想准备,再加上孩子太小,根本没有时间看书。但在余下的下半年的时间里,我就借了同事的书开始做准备,凭借的就是自考大专时的一些会计知识,我开始了第二年会计和税法的学习。
当时,如果只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和我并不深厚的会计基础,想通过CPA,是不可能的。
20会计和税法顺利通过
2002年,我报了会计和税法。家里请了一个小保姆照顾我一岁多的孩子,就开始利用上班的间歇、中午的休息和晚上挤出来的时间看书。幸好,单位的宽带可以让我中午的时间上网校听课,剩余的时间就是看书、做题,在把书看了三、四遍之后参加了考试。考完之后真是感觉不是很好,税法是我考CPA的第一门,题量之大,出乎我预料之外,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监考老师的等待中完成试卷的(要知道我参加自考从来都是只需一半的时间就交卷的)。会计的综合题更是出乎意料的复杂,考完后很长一段时间做梦都在做那道复杂的大综合题。庆幸的是这两门都顺利通过。
2003年通过财管和经济法
第一年会计和税法的顺利通过,大大增强了我报考CPA的信心。第二年我本来决定还是报考二门,但意外的是,我奶奶病了――中风,这时我孩子二岁多,虽然已经上了幼儿园,但由于小保姆的离开,家里还是需要人照顾的,如果我还是一边上班一边看书的话,家里肯定是照顾不过来,这时,我只好选择了辞职,这样我才可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看书准备考试。在老公的支持下,这年我报考了剩下的三门,准备一举通过。由于非典的影响,考试推迟,我复习了整整八个月,书看了四遍以上,习题做了轻松一、报名时订的'同步练习和网校的模拟试题等,信心十足地参加了考试,除了审计试题的改变出乎我意料之外,其他两门通过是在我意料之中的。财管我提前了十五分钟交卷,经济法也做得比较轻松。在这,我真的要感谢网校的郭守杰老师和闫华红老师,他们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年最后一门审计顺利通过
去年的审计我只有44分,从中我看到了我审计实务方面的不足,所以,今年我没有再报网校杨闻萍老师的课,而选择了上海国家会计网校的远程教育,今年,审计的难度我觉得和去年的不相上下,只是我准备得“稍微”充分了一点,审计书我看了五遍,从网上打印出来的资料有书本的五倍那么厚,考完后感觉仍是不好,考完后我在我们班的同学录里留言,不知道何去何从,好在有同学的支持和安慰,我的心情才有所好转,成绩出来后,62分,有惊无险。这样,我在三年内通过了五门。
我的复习方法:笨鸟先飞 相信自己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我有什么学习方法。其实,我有什么方法呢,只是笨鸟先飞,和,相信自己:天道酬勤。从一开始,就要估计一下自己的实力和精力,做好二至三年通过全科的准备,然后,做好一个规划(我认为还是会计和审计一起考的比较好,我可能是因为第一年通过的会计,第二年考审计忽略了这方面的内容,所以,第二年审计一败涂地),就可以开始看书了。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书一定要在考试之前看三遍以上,做充分的习题。我就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做题,一般是看完一章的书,就做一章的题,不会的就看一下答案,做一下标记,下次复习时注意,不能理解的把它背下来。考试之前,再将那些做了标记的题目过一遍。
第二,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计划,最好分开四个阶段(第一遍:粗略地看书和听基础课;第二遍:仔细地看书、做习题和听串讲班;第三遍:有重点地看书,侧重做综合题和听冲刺班;第四遍:最后一次总复习,做模拟试题,查错补漏),我就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的督促,我相信我是不会在考试之前把书看上个三至五遍的。
第三,一定要按计划认真执行,只能提前,不能推后。
第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我就从来不在早晨7点半钟之前起床,也从来不在晚上11点钟之后睡觉,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好白天的时间,是不会没有时间学习,也不会影响到休息的。但我中午是不睡觉的,可能是习惯了吧,中午反而睡不着,我觉得这倒是个学习的好时间。
第五,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技巧,我今年考审计就是先做的主观题(简答和综合题),我是听了王生根老师的建议,先做要背的,再做其它的,这样就不会漏掉一些不应该漏的分,做综合题是先看小题目,再去找题干里面相关的内容,这样速度会快很多。所以,今年我审计是提前了二十分钟完成的,还有充分的时间检查。但是检查时却又把应该得到的分给改丢了,所以,检查时,最好慎重一点,往往第一感觉是正确的。
中华会计网校论坛篇3:妈妈级自考生传授通过注册会计师考经
妈妈级自考生传授通过注册会计师考经
内容提要:我不是学会计专业的,大专也是自考的,行政管理与计算机专业,在2002至2004年内通过CPA全科。其中2002年--会计65,税法64;--财管66,经济法66;2004年--审计62。在20之前,我根本不知道CPA为何物。
知道CPA,是在我孩子半岁,我应聘去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之后才开始的。当时,所里的一帮已经通过律考的同事都在报名考CPA,我才开始知道:CPA--基本上是全国范围内最难的一种资格考试。当年,我没有报名,因为我还没有思想准备,再加上孩子太小,根本没有时间看书。但在余下的下半年的时间里,我就借了同事的书开始做准备,凭借的就是自考大专时的一些会计知识,我开始了第二年会计和税法的学习。当时,我就选择了中华会计网校--我知道,如果只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和我并不深厚的会计基础,想通过CPA,是不可能的。
2002年,我报了会计和税法。家里请了一个小保姆照顾我一岁多的孩子,就开始利用上班的间歇、中午的休息和晚上挤出来的时间看书。幸好,单位的宽带可以让我中午的时间上中华会计网校听课,剩余的时间就是看书、做题,在把书看了三、四遍之后参加了考试。考完之后真是感觉不是很好,税法是我考CPA的第一门,题量之大,出乎我预料之外,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监考老师的等待中完成试卷的(要知道我参加自考从来都是只需一半的时间就交卷的)。会计的.综合题更是出乎意料的复杂,考完后很长一段时间做梦都在做那道复杂的大综合题。庆幸的是这两门都顺利通过。
第一年会计和税法的顺利通过,大大增强了我报考CPA的信心。第二年我本来决定还是报考二门,但意外的是,我奶奶病了--中风,这时我孩子二岁多,虽然已经上了幼儿园,但由于小保姆的离开,家里还是需要人照顾的,如果我还是一边上班一边看书的话,家里肯定是照顾不过来,这时,我只好选择了辞职,这样我才可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看书准备考试。在老公的支持下,这年我报考了剩下的三门,准备一举通过。由于非典的影响,考试推迟,我复习了整整八个月,书看了四遍以上,习题做了轻松一、报名时订的同步练习和中华会计网校的模拟试题等,信心十足地参加了考试,除了审计试题的改变出乎我意料之外,其他两门通过是在我意料之中的。财管我提前了十五分钟交卷,经济法也做得比较轻松。在这,我真的要感谢网校的郭守杰老师和闫华红老师,他们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去年的审计我只有44分,从中我看到了我审计实务方面的不足。今年,审计的难度我觉得和去年的不相上下,只是我准备得“稍微”充分了一点,审计书我看了五遍,从网上打印出来的资料有书本的五倍那么厚,考完后感觉仍是不好,考完后我在我们班的同学录里留言,不知道何去何从,好在有同学的支持和安慰,我的心情才有所好转,成绩出来后,62分,有惊无险。这样,我在三年内通过了五门。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我有什么学习方法。其实,我有什么方法呢,只是笨鸟先飞,和相信自己:天道酬勤。从一开始,就要估计一下自己的实力和精力,做好二至三年通过全科的准备,然后,做好一个规划(我认为还是会计和审计一起考的比较好,我可能是因为第一年通过的会计,第二年考审计忽略了这方面的内容,所以,第二年审计一败涂地),就可以开始看书了。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书一定要在考试之前看三遍以上,做充分的习题。我就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做题,一般是看完一章的书,就做一章的题,不会的就看一下答案,做一下标记,下次复习时注意,不能理解的把它背下来。考试之前,再将那些做了标记的题目过一遍。
第二,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计划,最好分开四个阶段(第一遍:粗略地看书和听基础课;第二遍:仔细地看书、做习题和听串讲班;第三遍:有重点地看书,侧重做综合题和听冲刺班;第四遍:最后一次总复习,做模拟试题,查错补漏),我就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的督促,我相信我是不会在考试之前把书看上个三至五遍的。
第三,一定要按计划认真执行,只能提前,不能推后。
第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我就从来不在早晨7点半钟之前起床,也从来不在晚上11点钟之后睡觉,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好白天的时间,是不会没有时间学习,也不会影响到休息的。但我中午是不睡觉的,可能是习惯了吧,中午反而睡不着,我觉得这倒是个学习的好时间。
第五,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技巧,我今年考审计就是先做的主观题(简答和综合题),我是听了王根生老师的建议,先做要背的,再做其它的,这样就不会漏掉一些不应该漏的分,做综合题是先看小题目,再去找题干里面相关的内容,这样速度会快很多。所以,今年我审计是提前了二十分钟完成的,还有充分的时间检查。但是检查时却又把应该得到的分给改丢了,所以,检查时,最好慎重一点,往往第一感觉是正确的。
中华会计网校学员篇4:一个妈妈级考生自述自考故事
一个妈妈级考生自述自考故事
那天,我拨通了168自学考试查分信息:“古汉语81分。”连拨了三遍确定无疑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当时7岁的女儿举起双手欢呼出来:“妈妈成功了。”顷刻间对女儿的愧疚、对家人的感激、对自己历经艰辛不懈追求以及实现夙愿后的喜悦一起涌上心头……
小时候,我期待自己能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大学生。1980年不满十六岁的我面临高考了。我们的老校长预言大学在向我招手,可是,由于晕场,高考的结果是我这个市级的“三好生”和全校200多名学生一样名落孙山。
不久,我进了本乡五金皮件厂,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已成为皮件车间的技术骨干了,经我设计制作的皮包、手提箱等产品使我厂的订货单纷至沓来,不满二十岁的我已晋升为车间副主任,得心应手地负责车间的新产品技术指导、成本核算、质量检验等工作,我忘情地工作着。
直到有一天,即将师范毕业的妹妹寄来了一叠沉甸甸的书,才突然唤醒了我心中的梦,于是,我背起行囊背井离乡,想离开那日夜加班的环境,好好地边打工边学习。来到锡城后,发现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从宽敞的单人房间一下子挤入8人一间的宿舍,而且还要睡上铺,更糟糕的是,班次不一,睡在上铺的我根本没法静下心来看书,每天疲于工作,而且常常睡梦中被惊醒,我只能见缝插针地看书。第一次我报了两门,虽然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还是成功过关。后来,我又报了三门,可是命运似乎一直在与我开玩笑。那次,我过关斩将在“五省七市”七钢厂青工大比武我厂的选拔赛中一举夺冠,要参加七钢厂青工大比武。可令我痛苦的是,考前不久才得知,比赛那两天正是我要参加自考的日子。我失眠了,如果就这样放弃自考,那等于把半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如果不参加比赛,就等于全厂的厚望也付之东流。尽管我心如刀割,还是选择了比武,在荣获了亚军以后,各项比赛接踵而至,各种荣誉也伴随而来。我无法脱身安心复习,一晃几年过去了,我没有上成大学。但理想的火焰却越发在我心中跳跃,步入而立之年的我下定决心三年之内圆一个大学的梦。于是,一次次地我带着女儿去报名买书,从人们惊讶的眼光中,使我感到了已走过了读书的最佳年龄;一次次地上完运转班后,疲惫不堪的我拿起书本强撑起眼皮坚持自学;一次次地从考生们的.失败中得知有的及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一次次地我坐在教室里听课,耳边却回荡着女儿分别后揪心的哭声。所有的困难并没有使我畏惧,却越发坚定了我的意志。记得有次为了复习迎考,把女儿放在她阿姨家,几天没见到女儿的我突然想看看家门口幼儿园的女儿。女儿一下子发现了我,就冲了出来,哭着喊:“妈妈,我想你,真得很想你!”我的眼睛湿润了,还是把女儿送到了妹妹家,让我有几天学习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业余时间里,我自学完了汉语言专业的近20本书,全部考完了大专的10门课程以及本科段的部分课程。
时光匆匆,岁月的年轮周而复始地诉说着不老的故事,而我在她的永不停止的脚步牵引下,艰难而又从容地前行。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到市“岗位明星”,从工人岗位到管理岗位当过编辑、分工会主席等等,许多的文字已变成铅字,许多的作品又带来大大小小的奖项,生活也因此变得充盈。她使我深深感受到,社会是一个真正的大学,在这所学校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江南晚报・梁明霞
篇5:妈妈的“三十六级”
妈妈的“三十六级”_700字
第一记:无中生有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我哪有那么多优点?在妈妈的眼里,我简直是十全十美的。她几乎每天都能发现我的一个优点:啊!今天脸洗得真干净;嘿!今天的作业写得真漂亮;啧啧,能帮妈妈洗碗了,真懂事……哎,你们不知道,其实我只是偶尔多洗了那么一把脸,偶尔有一天作业洗得又快又准确,偶尔有那么一天心情好,洗了一次碗。可妈妈愣把偶然当必然,愣说通过这些优点可以看出我长大了,懂事了。这真是无中生有,可是,我又哪忍心让妈妈失望啊!从此以后,我只好硬头皮保持这些优点了,只好让它们“有中生有”了。
第二记:欲擒故纵
三年级暑假的时候,我发现妈妈总是趁我看动画片的时候,悄悄把买回来的书藏在她的`抽屉里,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在她上班时不能翻那个抽屉。这反而激起我的好奇心,她前脚刚出去,我后脚就马上钻进她的卧室,打开抽屉,拿出一本书就看。没想到竟然看得入迷了,动画片也被抛在脑后了,就这样,整个暑假我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西游记》《东周列国志》《伊索寓言》虽然当时看得似懂非懂,但是心中却多了一份因秘密没被妈妈发现的快乐。现在我才恍然大悟,没想到妈妈为了让我读名著,竟使用了欲擒故纵计谋,原来,我作文水平迅速提高的秘诀在这呢。
第三记:苦肉计
从我上小学的那一天起,妈妈就告诉我,她是文科出身,对数理化学一窍不通。尤其是数学,她是一点儿忙也都帮不上,只有靠我自己。我信以为真,数学学得特别认真和辛苦。做题遇到困难时,一看到妈妈在旁边因为帮不上忙而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只好咬咬牙,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地思考、画图、计算下去。哎,真奇怪,这样做下去,练习册的难题越来越少,我的耐心也越来越大。可是那个周末的晚上,我竟然发现,妈妈躲在卧室里,给打来求救电话的同学家长讲起了奥数题!哇呀呀,妈妈竟使用苦肉计骗我,气死我也!
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妈妈吗?你可得小心那!我妈妈的计谋还多着呢,有空多给你们讲讲。
篇6:高考落榜的自考生到研究生的故事
高考落榜的自考生到研究生的故事
从高考的落榜生到高考的阅卷者;从英语零分到大学英语的专业教师;从一个自考生到自考面试考官;从工厂董事到文学硕士……
本科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站,我首先要感激自考,是它无私地搭上了我这个迟到的乘客,将我送上了这个站台,张望四围,只剩下寥寥几个同行者,而一些疲惫的旅客已打算出站了,可是我还要追赶下一个站台,该和自考暂时道别了。
就在这种开放而严肃的氛围中我迎来了第一个大丰收:基础英语87分(当年全省第一),阅读理解63分,英语语法93分,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93的高分却没有排在全省第一着实令我吃惊不小。谈到语法,我绝对可以自豪地说是我的强项,当时我已经阅读了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才学的原版权威教材R. Quirk编写的A University Grammar of English,平时还不时翻阅另一本大部头的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Grammar.居然还有人比我更“厉害”,我不禁啧啧称奇,看来自考队伍中藏龙卧虎。
带着走出噩梦的轻松,我一边在学校旁听研究生课程,一边复习应考。我自己明白,要么考上,从此开始新的生活,在杭州生根发芽,要么灰溜溜地四处漂泊。校园中,我自己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尊重一切比我更有知识的同学,崇拜博学可敬的教授,他们也慢慢关注起一个好学的社会青年,给予了我无私的关心。我没有想到,平时不被社会认可的自考在这些大学教授眼里会如此得到礼待,无论在哪个学校,无论是哪一位专家,一听到是自考毕业,他们的眼中就有一片额外的关爱。打开历年的研究生试卷,我惊喜地发现和自考是多么相近!我的心跳个不停,这是真的吗?和自考一样,考研规定了三门专业课(现在是两门),提供了合适的教材,而当时的教材就是自考的教材!国家规定不允许办辅导班(公共课除外),一切都靠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这简直是另一次熟悉的自考!
坎坷考研路
考试的那几天一直下着雨,紧张的心情使我茶饭不思。第二天晚上依然下着小雨,我打车回朋友家,出租车中途撞在了前方转弯的夏利车上,对方的车灯穿过车窗玻璃,重重地砸在我的头上,血一下子涌了出来,我不知道怎么下的车,也许是肇事的司机帮我打开的车门,我只听到耳边有人叫喊:“快拿灭火器!”。等一切包扎好,我捂着头回到朋友家里已经是深夜了,我不敢让医生缝针,我的时间是用分钟计算的,何况最后一门是我最擅长的英美文学,翌日所有的考生都默默地用异样的眼神望着我头上的绷带。
我要虔诚地感谢上苍,我和所认识的这些朋友都在被各个高校录取,那年6月我们八个人聚会在饭店,开怀痛饮,席间有欢笑也有泪水。泪水浇灌的花朵开得令人心痛。我现在有了180多平方的新房,我终于有了根了,可以为我的辞典安一个家!我来自于社会,经历过社会的艰辛和世态的炎凉,也带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我渴望在校园中,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笑在最后笑得最好
哪个少男不钟情?二十出头的男孩子总有梦中的佳人,那时的我就像少年维特一样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一个女孩,梦想着和她相守一生。我曾为她点歌,偷偷地替她擦车,为了赢得她的芳心我可以放弃一切的一切――除了自考。但是进入谈婚论嫁的时候,女孩子总是比较理智和现实,尽管自己可以在心中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我是自考生!但是在社会上这样的话是要被别人笑话的:我们单位和机关一样,要正宗的大学生,电大生我们听说过,自考生可不了解。没有稳定的工作,哪个女孩能像珀涅罗珀(Penelope)那样无休止地守候着一个希望呢?更何况本人也成不了俄底修斯(Odysseus)这样的大英雄。于是她匆匆嫁给了一个公务员。第二个、第三个,我像一个钢铁战士不懈地追求着。
终于我的感情历程有了转变,在考研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子,她同样是一位自考生,我们相遇在图书馆,那时候她一直陪伴着我。在寒冷的冬天,为了让我在有空调的浙江图书馆复习,她早早起床,从学校赶到浙图排队,仅仅是为了让我多睡一个小时,为了帮我占一个位子。我们从早上9点一直学到晚上8点。那时的我仿佛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一阵微微的清风就可以把我高高地抛起,她是那么的不善言语,可是会留下一张小纸条,悄悄地塞进我的书里:东,你不要着急,即使你考不上我还会跟你的。我恨自己太脆弱,我的眼睛又湿润了,她还小,而我却明白自己的责任,如果我再考不上,我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我不能同样带着她一块儿流浪,她是独生女,能吃苦吗?我能忍心吗?我想了很多很多……,可惜的是当她步入工作岗位后,工作的性质让她改变了许多,无法弥合的分歧最终使我们分手,但是我依旧感激她,感谢她过去给我的一切,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恩爱而温情的家庭让我忘却了许多。而我的爱妻又是自考带来的,她是我的一位忠实读者,贤惠而美丽……(作者系浙江大学外语学院99级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浙江财经学院。)
四川教育考试网
篇7:妈妈级求职再度引发关注
妈妈级求职再度引发关注
近日,国内某知名航空公司大规模招聘“空嫂”,吸引数千人报名 ,“妈妈级”求职者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如今已有不少企业意识到“妈妈级”女性的某些优势是年轻人欠缺的,但她们不少人在求职时还是存在着许多障碍,对她们来说,职场路在何方?
“空嫂”一职引来数千求职者
“在蓝天上工作,成为一名空中乘务员不再是年轻女孩的梦想,生儿育女40岁的妈妈们照样能飞。”近日,国内某知名航空公司大规模地在上海和沈阳招聘“空嫂”,年龄在30~40岁左右,向已婚育的“妈妈级”职业女性敞开大门,提供再就业和工作的机会。
消息一经发布,便吸引了数千人报名,首日便有400多名面试者千里迢迢地从全国各地赶来。“对于一名30多岁的女人来讲,这样的工作机会实在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名年逾30的面试者这样对记者说道。对于大龄女性求职者来说,无论是为了实现梦想,或是因为在物价飞涨的环境下看中那份不错的薪水,许多人都认为但凡有企业愿意对大龄人才敞开大门,便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然而,别人适合的工作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想要获得一份满意的职业,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是大龄求职者要把握的关键,盲目跟风、急于求成的求职之路,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因有孩子屡遭拒聘
受访者:
Lily,35岁,曾应聘客户服务部经理
天生一副baby face(婴儿脸)的Lily看上去相当年轻,不说还以为是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其实她已是8岁孩童的母亲。八年前的结婚生子,并未对她的事业造成太大的困扰,反而是一年前,她因前公司制度问题而愤然辞职后,才感觉再就业前路茫茫。“客服这个行业一般都喜欢招年轻女性,一来需要她们充沛的精力,二则是因为她们尚未组建家庭,对于不规则的工作时间适应力较强。”她说道。正因如此,Lily曾因孩子问题屡屡遭遇用人单位的“闭门羹”,他们认为有孩子的员工无法适应该行业的弹性上下班时间。
“其实我儿子已读小学,况且家中有老人照看,根本无须我太过费心。”Lily无奈地说道,
经过几次碰壁,她突发奇想地在一次面试时隐瞒了自己“母亲”的身份,心想等通过面试后再解释也不迟,总不能连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也被剥夺。谁料,面试倒是顺利通过了,但在签署合同之际,当对方得知她的真正身份后,向她亮出了“红牌”——原因不是她是一位母亲,而是她对公司的欺瞒行为,无法得到谅解。尽管Lily很懊悔,却也只能收拾包袱被迫离场。
专家意见:就再就业这个概念来说,肯定不是特别乐观,但这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在以往从事过的行业中再就业,还是很有竞争优势的。相对于过去的就业市场来说,现在的企业更理性。而且现在的企业对工人或者雇员的期望更理性,所以大家现在普遍能够接受年龄偏大的员工工作。大龄已婚育女士在工作上有以下的优势:这些人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这个年龄的女士应该已经达到她们事业的高峰期。她们经验丰富,一般经历了5~的工作历练。劣势则是,她们有可能在照顾家庭和小孩方面占用更多的时间。但普遍来说她们还是比较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首先是因为她们的状态比较稳定;其次是,她们看待事物比较客观,承受度比较高;再者,她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法,在前景方面都是希望提供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和她们的专业资历相匹配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比如财务类的,或者是协调类型的工作。这些职位有一些共通的特性:第一就是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是需要一定的耐性;第三就是工作时间和生活的相互匹配比较均衡一些。相反的,我不建议她们去应聘以下的职位:第一是处于前线的比较累的,比如销售类型的工作;第二就是需要经常加班的,比如广告行业以及前端服务性岗位。
给大龄求职者的小贴士
1.应聘面试时应该注意,首先要不卑不亢,其次要有自信,最后要记住在面试时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如自己更稳定,更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又比如自己更有耐心,突出自己在对公司的可信度和依赖性比较高,突出自己的优势。
2.“妈妈级”求职者一旦成功应聘,则需要与比自己年纪更轻的同事展开竞争,以力求保住得之不易的“饭碗”。专家建议,如果你是一位母亲,就应该更好地摆正家庭和工作的时间分配,在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暂时将家务事放在一边。在与年轻同事工作和学习时,最好多突出自己骨干力量的作用,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专家提醒,在与年轻同事竞争的时候要抱着学习的态度,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另外,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要持续地保持和提高。这样,在公司里面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不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篇8:修高一级台阶哲理故事
修高一级台阶哲理故事
王审知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建立者。一次,朝廷西北地区受到敌军侵扰,王审知派手下大队兵马前去增援,城内的兵力空虚。偏偏此时,一队兵马前来围攻。城内居民很不安,王审知却似乎胜券在握,从容地指挥众人备好弓箭等武器,然后坐在城楼上观察敌人。
王审知所在的`城楼地势很高,攻城者需要爬上很多级台阶。围城两天后,敌军开始进攻,他们士气很足,一边爬楼梯,一边用手中的盾来抵挡射来的箭。眼看已登上了一大半台阶,王审知抬起手臂,命令弓箭手准备集中射击。此时,敌军突然一个个毫无防备地摔倒在地,丢了弓箭,掉了盾牌,还有的滚下了台阶。一团乱中,守城士兵们集中火力射箭,消灭了大部分贼寇。敌军士气被挫,落荒而逃。
“感谢天助!否则城将不保啊!”众多士兵齐齐跪下拜天。王审知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哪有什么天助,一切都是人为。”原来,在修建城楼前的台阶时,王审知故意让匠人留一级台阶比其他的高一点点,如此一来,爬台阶之人习惯了原来的高度和步伐,到这级高一点的台阶时,十有八九会摔倒。守城之人就可以利用这一时刻对方的慌乱,轻松反攻。
将一级台阶修高,看起来只是个毫不起眼的举动,却能让人措手不及。生活中,隐患也往往藏匿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
篇9:自考生心情故事:选择自考我不后悔
自考生心情故事:选择自考我不后悔
内容提要:自考数年,我已从懵懂无知的少年,渐变为成熟稳重的青年。人生何其有幸,认识了自考,仿佛出门在外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温暖。没有学习自考以前,我一直是孤独的,经常是几本小说伴我度过所有的业余时间。看着原来的同学旧友都走进了大学校门,而我却仍在原地踏步,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滋味――为自己将来的前途担心,为渺茫的命运感叹,区区一纸中专文凭,怎么能满足争强好胜的我?
这时,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成人高考,一是自学考试。权衡再三,我选择了自考。只因为一个原因,自考,是最好的!
自考之初,那是多么的喜悦,多么的愉快,生活也像是在歌唱般欢腾雀跃。终于有了理由,在周末整天泡在图书馆自习室里,也可以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穿梭车流人海,往返于各大培训学校之间。
马上到了首次考前报名的`时候。填写报考单时,我一下子报了4门课程,心想凭着自己在学校时一贯优异的成绩,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就是一个月紧张的复习、备考,最后考试。可拿到的成绩单却让我傻了眼,4门课程只通过了1门,这怎么可能?
上天好像感受到了我的心情,阴沉暗淡了下来。落到脸上凉凉的水滴是雨么?为什么会有咸咸的味道?生平第一次,我开始怀疑自己。难道自己不够努力?难道不够刻苦?难道……不应该选择自考?
在自考办的门口,我徘徊了许久,形形色色的人进进出出,有快乐的,有悲伤的,但都不约而同的涌向了这里。他们的心情是怎样呢?当知道成绩不理想,没有通过考试时,是选择了继续,还是放弃?为什么他们的眼神是那样的坚定?为什么他们的脸上还能露出笑容?
猛然间,心情豁然开朗。
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既然选择了自考,就要坚持下去,半途而废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一次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毕竟我学习了,经历了,最最主要的是,我获取了渴求的知识。
心中暗暗发誓:因为有希望、有梦,所以再苦、再难,也要自考!
秋去春来,冬寒夏暖,记不清多少次花谢花开,日月轮转。自考路上,我仍旧艰难的摸爬滚打。有过全军覆没的悲痛,也有过满堂彩的欢喜,哭过,笑过,混杂在一起的是早已分不清的汗水和泪水。
书桌上摆满的自考书籍,是方便我闲暇时随手翻看的;背包里的习题笔记,是我为了巩固课堂知识整理的;电脑里储存的复习资料,是我没日没夜一篇一篇打印出来的。大量的自考学习资料充斥着我的生活,它们陪我在寒风凛冽中听过课,也陪我在自习室过过周末,更陪我度过无数个宁静却又孤单的夜晚……
终于到了今天,到了大专毕业的今天,磨去刺人棱角的我,早已不是当初的稚嫩少年,而是能够在任何时候坦然面对工作、生活、学习中困难的自信青年。
数年前的那个选择――自考,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去除了我身上的惰性,给了我无穷的知识,还让我结识了许多自考同路的朋友。未来的数年,我仍会选择自考,因为她已经融入我的血液、骨髓,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常有朋友问我:“自考那么难,你学这个后不后悔啊?”
我总会坚定地告诉他们:“选择自考,我不后悔!”
篇10:总结一下妈妈级的职员的工作状况
总结一下妈妈级的职员的工作状况
总结一下妈妈级职员的工作状况(只是指少数部分人,并不指全部,言语有过激的地方请多谅解!)
我们公司一般不愿意招妈妈级的`职员大概有以下原因:
1、没上进心,工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不求高工资,不求加工资,只求发工资。
2、上班不能全心全意。每天一上班,就开始打电话回家,既不放心老公,又担心宝宝,还要防着保姆。这样的人既不能让老板重用,又害了同事。往往要其它同事帮她收拾烂摊子。
3、没有学习精神。比她年轻的同事给点忠告,根本不愿意听,更别提学着点了。
这也是很多妈妈很久都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所以,姐妹们,你们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副有女(子)万事足的样子,工作的时候就应该全力以赴,这样才能受人欢迎!
说得不对的地方很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