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瀛湖导游词(共7篇)

美事文档网 时间:

“白芨”投稿了7篇安康瀛湖导游词,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安康瀛湖导游词,方便大家学习。

篇1:安康瀛湖导游词

安康瀛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素有“陕南千岛湖”之称的国家aaa级旅游区──瀛湖风景区。“瀛湖”位于XX市西南18公里处的天柱山脚下,因修建安康水电站,截流汉江后形成了人工淡水湖泊。瀛湖风景区总面积约有10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77.5平方公里。而我们今天游览的仅是‘电站大坝游览区’、‘瀛湖水面游览区’和‘玉兴岛鸟语园、翠屏岛、金螺岛游区’。

〔为了使大家对瀛湖风景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先把形成瀛湖的汉江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汉江古称“汉水”。是长江的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XX市XX县境内的潘冢山。汉江横贯陕南经湖北至汉口汇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汉江与汉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汉水、汉中、汉王、汉朝、汉帝、汉字、汉民族这一历史脉络,我们就能联想到汉文化与这方水土的历史渊源。早在三千多年前,汉水就滋润着这里先民们“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的美好生活;2200多年前,汉水流域的“桑蚕养殖”支撑了汉、唐500余年“丝绸之路”的繁荣兴旺。20世纪的‘九五’期间,国家对汉江水资源作了梯级水电开发的规划,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国家将要在汉江河道上连续修建七座电站大坝。现在我们要去的瀛湖风景区中大坝,就是汉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中的第三座大坝。

〔请看,眼前横卧于两山之间,庞大而坚固的混凝土建筑设施就是安康“电站大坝游览区”,请大家下车随我来〕安康电站大坝是我国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1978年动工兴建,1990年全面竣工,历时十二年,总投资24亿元人民币。大坝是按照国家一级档水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空心体拦水大坝。坝址选择在河道的拐弯处,既避开了汉江洪峰对电站大坝的正面冲击,又降低了大坝的实际工程造价,还缩短了工程的建筑时间。大坝具有蓄水、防洪、发电、航运的综合功能。大坝坝顶的海拔高度为338米;坝体高为128米;坝体长为542米,库容量为 25.8亿立方米。泄洪有五个表孔、五个中孔和四个底孔,设计通过洪峰的流量为每秒36700立方米。坝体内安装有五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5.25万千瓦,在西北地区排名第三,仅次于龙羊峡和刘家峡水电站。航运设施在电站大坝的北段,过船采用垂直升降的门式起重机操作,最大过船吨位为100吨。

(电站大坝的上游就是“瀛湖水面游览区”,请随我登船游览。)“瀛湖”本是汉江的一段,因电站大坝横卧江中,水聚而成湖,且水面浩大,故称“瀛”,所以叫“瀛湖”。瀛湖水域面积为77.5平方公里, 周长540公里。库容量为25.8亿立方米,坝前水深为94米,湖面平均宽度为400-500米;岚河口段水深85米,湖面宽度为1.5公里。

汉水水质清澈,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也是一条没有受到污染的河流。所以这里也是我国南水北调,解决京、津地区人民生活用水的水资源供应地;同时因为汉水水质清澈,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所以“汉水鱼”也非常鲜美。近年来,瀛湖为发展水产养殖,满足市场需求,特地引进了多种优良品种如银鱼等,在市场上非常抢手。

请看船右侧,那有一块矗立于岸边、似有所盼的石头,它叫“织女石”。看到她,就使我想起了在安康民间保留了上千年、在民众口头传说了上千年的故事“渔郎救织女”……。

织女石的对面就是“玉兴岛鸟语园”。玉兴岛鸟语园始建于5月1日,总投资达万元,是陕西内最大的鸟语园。园内散养着30种珍禽异鸟。

请看前方,这里就是岚河口,是整个湖面最宽阔的地方,也是来瀛湖游玩的客人感到最惬意的地方,所以曾经有位游客写诗称赞说:“汉水破山自西来,坝横金州瀛湖开。碧波万倾岚河浪,不尽爽风了心怀。”

请看,在我们的前面有一个形似海螺的岛屿,上面有亭台阁楼等建筑,远远望去若浮于水面,四面山环水复,碧波荡漾,似有蓬莱、瀛州之感,名叫“金螺岛”。“金螺岛”原来是一个山头,因大坝蓄水,湖水上涨,山体淹没,唯留山头于水面而成其岛。〔请随我登岛游览〕“金螺岛”四面环水,面积仅有14亩,只有船只与外界沟通。这尊汉白玉雕像是“海螺女”,她手持海螺,满怀着美好的期望,矗立在这里迎接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在花池的南边矗立着一块清道光年间的石碑,碑上镌刻着道家有名的《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传人根据道家经典编写的一篇诠释祸福关系,劝人多行善事的论着,石碑两侧镌刻着一副对联“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有门如影随形”其含义就基本反映了《太上感应篇》的中心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细细研究。在“镜泊云天”石牌坊后面台级上的塔叫“螺峰塔”。看起来古色古香,似有悠久的历史,其实是一座仿古建筑,该塔始建于,共五层,高26.5米,属楼阁式仿木结构塔。塔内有石碑,碑文记载着修建螺峰塔的情况。塔内有楼梯,可登高望远,一览瀛湖美景〔请自由活动,按时间上船〕。

请看,在我们的前面又有一岛屿,岛上的建筑有白墙黑瓦,翠竹牌楼,如同江南富家庄园,还有红色吊桥沟通于陆岛之间的地方叫“翠屏岛”。岛上因植被茂密,俯瞰其形似孔雀开屏,故而得名。全岛面积约56.4亩,岛上的建筑可分三个部分。依次为“玉清吊桥及登岛码头”、“翠屏山庄”和山庄后面的“植物园”。“玉清吊桥”是岛与外界联系唯一的陆上交通设施,全长161米,吊桥是仿古钢缆式建筑,桥两头各有两个仿古双檐塔式风雨亭腾空高耸,配以书法艺术点缀,显得非常和谐美观。夏季在桥上纳凉赏景,自有一种难得的情趣。“翠屏山庄”是仿江南民居四合院建造的一家“三星级宾馆”。先后接待过中央和国家省部委的重要领导人和来安康的各国外宾以及各地的旅游团队,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植物园”内的这幅图是“四季女神”,她们分别是春、夏、秋、冬,她们手里拿着橄榄枝,预示着明天的世界是和平绿色的世界。“四季女神”的背面有孔子的四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上天告诉我们,昼夜运行,阴阳交替,四季更迭,万物才能繁衍生息;人属万物中的一类,所以人应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样延续生命的可能。”这说明了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有长足发展的道理,我们再来欣赏这些“名树园”、“桂花园”、“银杏园”、“樱花园”、“盆景园”等众多种名贵珍稀树木和名贵花卉,就会对这些植物有更加亲近的感觉。

篇2:介绍安康瀛湖风景导游词

五一节后的第一个周末,有幸随同爱人单位组织的旅游团去了趟安康。

宽敞舒适的旅游大巴,早晨七点开始从县城出发,沿西铜高速辗转西安绕城高速,行驶大约一小时左右,便抵达闻名遐迩的“亚洲第一隧道”——终南山高速公路隧道。

终南山隧道所以号称“亚洲第一”,是因其为亚洲第一座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之故。其单洞长为18.02公里,需15分钟才可穿越。

大巴沐浴着从洞顶洒下的柔和灯光,如穿越时空隧道一般,仿佛叫人置身于仙外境地。尽管车子早已驶离隧道,但那梦幻般的感觉却依旧萦绕在脑际,令人回味不已。

大巴继续行程再近三个小时,就到了此次旅行之地——安康。

安康,古称“金州”,因盛产黄金而得名。其与湖北、四川毗邻。北靠秦岭,南依巴山,素有“鸡鸣三省、秦头楚尾”之称;东接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以及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邻汉中三国遗址。这里名胜古迹遍布全境。仅古遗迹、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遗址就有650余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寺、庙、观、堂多集中于安康市区。不过在此诸多的景观里,瀛湖和香溪洞却是我们此行主要游览的地方。

安康是座美丽的城市,其掩映在群山环绕之中,著名的汉江由西向东横贯而过。瀛湖就坐落在安康西南方向——汉江上游15公里之处形如“胃状”的山谷里。其是安康水电站建成后所形成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绿色淡水人工湖;其周长540公里,水域面积77平方公里;其岛屿棋布,相映成趣,翠屏、金螺、玉兴等岛屿最富特色。要去这几处游览,必须得乘游艇前往才行。

到了乘坐游艇的码头,在游艇还未到达之际,我们就先被码头四周的自然风光所陶醉。环顾眺望,只见山势奇俊,林木葱郁,湖水清绿,一平如镜。

从码头至湖心岛屿乘坐游艇至少需要一个小时行程。我们所乘坐的游艇约能乘载30人左右。当游艇沿湖面开始驶向岛屿的时候,大家都按耐不住扑面而来的那些迷人风光,个个争先恐后的走向船头拍照留念,而我却借机欣赏起向后慢慢移去的那些湖光山色。

瀛湖静立的山色是美的,美在山势坦缓,林木葱翠,似乎一草一木都要翠绿欲滴。

瀛湖涌动的水色是美的,美在湖面如镜,碧绿如玉,大有一波一纹如同冰雕玉琢。

瀛湖飘过的风也是美的,美在清风拂面,沁馨气爽,无论徐徐吹来还是急速掠过,都令人心旷神怡……

游艇首站先到翠屏岛。此岛占地约有1000余亩,岛上建筑为苏州园林式风格。其有三部分组成:北部为玉清吊桥,全长161米,四座古亭腾空高耸,与湖岸相连;中部为三星级酒店翠屏山庄,可承办大型会议、就餐、住宿;南部为植物园,园内栽植秦巴名优花木、竹林和特色果树。这里因四季如春,绿意盎然,从空中俯视宛如孔雀开屏,所以称之为“翠屏岛”。

我们通过玉清吊桥到南岸的农家乐吃顿风味小餐稍作歇息之后,返身便登上翠屏山和植物园开始游览。但是那些园林式风光却丝毫不能提起大家的兴趣。在我看来,无论是苏州园林的建筑,还是秦巴名优花木、竹林,其实都离不开和那顷盈盈碧水相映方可成辉。

从翠屏山下来,我们乘坐游艇又辗转到金螺岛上。金螺岛其形酷似海螺,又屹于湖中,故因此冠名。此岛还以螺峰塔为标志。该塔仿照杭州的雷峰塔所修建。塔共5层,26.5米高,气势宏伟,巍巍壮观。如果登高望极,尽将瀛湖景色一览无遗。再看瀛湖,宛如一片丝布平铺于湖面,当微风徐徐吹过,湖水泛起的波纹像把丝布扯动一般。此刻的山色,或旖旎,或逶迤,另具别样风情。

安康的确很美,安康之美,在山,在水。

篇3:介绍安康瀛湖风景导游词

大家出门旅游,也许看过很多名山,也许游过很多秀水,但是在瀛湖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你将置身天然氧吧,把山东的“小蓬莱”和杭州的“西湖”、“雷锋塔”一起尽收眼底。所以说,看水如果不到瀛湖,那算你只是路过安康。今天我就带大家去参观北方在南方的后花园,南方在北方的小江南——瀛湖风景区。

风景如画的瀛湖是陕西省重点风景区,位于安康城汉江上游18公里处,是安康水电站建成以后形成的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和人工湖,也是独具秦巴汉水自然风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陕西十大美景之一。因这个人工湖是建立在汉江之上的,所以我就先给人家介绍一下汉江的情况。

大家可能知道,汉江又称汉水,古称湾水。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踏家山,《山海经》记载说:“磻冢之山,汉水出焉。”汉江全长1700公里,流域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被人们誉为 “中国的莱茵河”。汉江从汉中市的西乡县流入安康市区,由石泉县左溪河口入境,经石泉、汉阴、紫阳、岗皋、汉滨区、旬阳、白河7个县区,从白河县石河口附近出境奔腾东去直到湖北,经丹江口进武汉汇入长江。

汉江安康段过境历程长,沿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目不暇接,且颇具古风。唐 “安史之乱”后,德宗皇帝一度下驾汉中,还曾乘舟顺江而下,驻足安康。安康镇江寺码头就是德宗建中元年 (780年)修建的。当代的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来到安康,对绚丽多姿的汉水风光倍加称赞,留下了许多烩炙人口的诗篇。清代志书中所言八景,大都与汉水有缘,如 “汉水晴波”、“长滩渔火”直接赞颂汉江的晴景与夜景;“天柱危峰”倚江而立,倒映水中,山水一色,妙不可言;“牛山叠障”人停船头,凭栏远眺,更现“金州第一峰”的雄伟壮观。至于“五风焚钟”近观远闻皆相宜,舟人闻此钟声自然浮想联翻,如同亲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美好境界;“石梯远渡”更为汉江增添异彩。当今乘舟泛江,就更有一番情趣,漏湖湖面开阔,水平如镜,半岛峰蝶,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电站就是安康水电站。安康水电站是陕西省最大的水电站,位于安康城区西18公里处的汉江火石岩。安康水电站1975年筹备兴建,1978年正式开工,于1992年12月,整个电站建成投产。工程总投资24.7亿元,总工期。瀛湖周长540公里,水域面积77.5平方公里,水电坝高128米,库容2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85.25万千瓦,年发电28.87亿度。镶嵌于秦岭巴山之间的瀛湖,岛屿百余座,港湾七十余处,有“陕西千岛湖”之称。襄渝铁路从湖区通过,湖周公路四通八达,水上航运历史悠久,有船舶300余艘,其中旅游船只百余艘,有码头和停靠点31个,渡口18个。瀛湖风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02.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45.53平方公里,林地57.27平方公里,整个景区规划为四大区域:一是以雄伟壮观的电站大坝和天柱山白云寺为主的天柱山景区;二是沿岚河流域的岚河幽谷景区;三是沿汉江水域的林园、田园自然风光景区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流水镇景区;四是湖区亚热带动植物园景区。景点有电站揽胜、水上世界、幽谷巡游、白云进香、动物王国、瀛湖公园、岛上娱乐及狩猎垂钓等十余处。

安康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渔业、旅游、防洪等综合效益,为陕西省骨干电源,主要担负系统的调峰、调频及备用容量作用。它的建成为陕西省的工农业生产和襄渝线、阳安线、西康线电气化铁路提供了可靠的动力。

瀛湖水库建成以后,形成湖光山色、秀美壮丽、气候宜人的美景。各种植物荟萃南北,多达6000多种,果园、茶园、桑园、桐林遍布浅山。水库大坝矗立于两山峡谷之间。坝上的泄洪闸飞瀑高悬喷珠溅玉,彩虹横空,为陕南一大奇观。天柱山位于瀛湖东侧,山势陡峭,林木葱郁,为安康八景之一。山上有始建于唐代的白云寺,为陕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现有庙宇建筑数十间,佛像百余尊。

瀛者大海,有浩翰汪洋之意。溉湖湖区烟波浩渺,碧水荡漾,沿途水光山色、名胜古迹及开发建成的翠屏岛、金螺岛和瀛湖动物园等景致给游客带来无穷乐趣,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大家再往溉湖南岸山梁上看,那儿有一块黑色巨石隔江相望,这就是有名的织女石和牛郎石。提及牛郎织女石,这里还有一个生动的民间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岗河区玉岗乡平凉山脉,有一个地方叫七彩石,是女娲娘娘补天时留下的。千百年的风霜雨雪,千百年的人世沧桑,给七彩石注入仙的精灵,人的情欲。有一年,一块彩石不甘寂寞,投入凡间,做了当地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取名明珠。十几年后,明珠长成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姑娘,她不恋,不贪万贯家财,唯喜欢居家织锦。同样是普通的丝线,经她织的美锦,谁家得到了就会逢凶化吉,祛病解忧。因此,方圆数百里,提起明珠姑娘无不称赞。

这一天,明珠姑娘带着刚染色的丝线到江边漂洗,忽来一股狂风将她掀大江中,眼看着就要被江心大浪吞掉时,一只渔船劈波斩浪,冲向前去,船上渔夫一把将明珠救上船来,又亲自把她送回家中,明珠父母提出要把一半家财相送,渔夫婉言谢绝,只要了明珠亲手织的一块丝巾,就匆匆而别。

原来这渔夫也是七彩石中的一个,偷降凡间做了个船工,取名牛郎,终日在江上打鱼,帮助穷人,解救遇险船只。自与明珠相识后,二人暗自相爱,明珠每天清晨都要到江边梳洗装扮,等候与牛郎相会。后来女蜗娘娘发觉了他们的私情,盛怒之下,收回二石灵气,复变为石,牛郎在南,明珠在北,以江相隔,永不聚头。原先的七彩石成了五块石,当地群众以此作为地名,沿用至今。清代康熙年间安康名儒刘应秋有感于此,作七律《织女石》,诗云:“宝管森森立水旁,临岸翘首望牛郎。秋霖暗接当时泪,春草羞添向晓妆。千里月华舒倦眼,九回汉水浣柔肠。绩罗丛积人间妇,谁似渠心一片钢。”后来,牛郎石不知去向,唯织女石仍然仁立溉湖北岸,向着天空苍穹,向着湖水抒发着期待与偶怅,给游人留下不尽的遐想。为了不便织女失望,安康市政府拨款1300万元,开发修建金螺岛时,恢复修建了牛郎石,并立碑篆刻了清代名儒刘应秋的诗词。

泛舟湖上,我们来到瀛湖重要景点之一----金螺岛。因其形似海螺,又屹于湖中,故冠名金螺岛。岛上房屋建筑参照苏州园林的风格修建,以螺峰塔光标志,以厅、院、廊、轩、亭、牌、泉、池巧妙搭配,层次分明,紧凑而又典雅,还营造道路、花木和匾额、楹联,构成儒雅夺人的园林景观。大家走出船舱,拾级而上,只见院门上书写的对联:云塔浮浪人声和鸟语俱喧,画船鸣榔水色与波光共漾。步人院门,淑玉泉中亭亭玉立的金螺玉女手托金体海螺喜迎游客。往右行通过龙凤石碑,有一清朝道光年间刻制的《太上感应篇》大型石碑。这块石碑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沧桑,由安康新城发掘迁移至此,吸引了很多游客。向左拾级而上,就是岛的中心建筑----螺峰塔,这是仿照杭州的雷峰塔修建的。螺峰塔共5层,26.5米高。气势宏伟,巍巍壮观。塔前为全岛游览中心,有石雕牌坊、自动喷泉、四季花卉、游乐广场和金螺玉女漱玉泉、玉韵亭、芙蓉轩造景;西有游船码头、入口门庭、曲廊、双亭;南通餐厅、娱乐厅和客房部;塔后有茶秀。登塔四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塔下有喷泉广场,流光溢彩,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山野之趣。4月读岛对外开放以来,接待量逐年增加。湖面百舸争流,岛内宾客如潮,展现出溉湖及其金螺岛崭新的风貌和诱人的魅力。

翠屏岛功能齐全,端庄娴静,典雅妩媚,既可休闲度假,又能接待中型会议,是瀛湖舒适宜人的景点。从金螺岛乘船东行一公里即到翠屏岛 ,可直接从安康乘车经瀛湖镇入进岛路,全长30公里。岛内建筑分三个部分:中部为三星级宾馆,南部为植物园,北部为湖岸与宾馆连接的配套设施。房屋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预计1700万元。北部的大型建筑玉清吊桥,全长161米,桥上有四座古亭腾空高耸;过桥之后,依次建有游船码头、入口门庭、桥头广场、花坛、草地、牌楼;还有踏山道、叠落水池及踏山道两边的大片草地和珍稀树木。中部三星级宾馆,即翠屏山庄。总建筑面积6626平方米,呈江南民居四合院式风格。正面中央为宾馆大堂,大堂顶部有15.8米高的迎客楼为翠屏岛标志建筑,高耸入云,雄伟壮观。以大堂为中心,西面为服务管理办公用房,东面为就餐、开会、娱乐、健身用房,大堂后面紧连四个客房院落120个床位。庭院皆为走廊连接,院内有的以硬地、草坪、花木植景,有的由水池拍岸、古典亭、榭、桥协调组合,给游客一种纤巧秀丽,风姿多彩的艺术享受。南部,从宾馆后入植物园大门。园内栽植秦巴名优花木、竹林和鲜果。环岛路四通八达,沿路修建八个别具风格的小亭,有鲜果品尝、一品香、三角亭、六角亭等,使游客既可闲庭信步,又可品茶尝果,还可棋盘对弈。

瀛湖动物园依山傍水、植被茂密,四季长青。古典式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它位于金螺岛与翠屏岛之间,在牛峰堡记者度假村附近两个半岛上,占地百余亩,由安康市移民局投资150余万元建成,为瀛湖又一新景点。这里有来自澳大利亚的鸵鸟、有来自美国的珍珠鸡、贵妃鸡、黑凤鸡,还有青藏高原的短尾猴、西双版纳的兰孔雀、长白山的梅花鹿、大黑熊,以及秦巴山中的娃娃鱼(大倪)、领角 、果子狸、七彩鸡、灰林等珍稀动物120多头(只)。

牛峰堡记者度假村,隔江与金螺岛、翠屏岛相望,修建在直插湖中的牛峰半岛上。这儿既可从水路前往,又可由进岛路乘车直达,交通便利。记者度假村依山借半岛之势,由安康记者协会投资300余万元修建而成。建有一座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度假山庄,设备先进,条件优越,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瀛湖景区景观较多,主要有特大斜拉桥、电站枢纽工程、天柱山、白云寺、玉兴岛、关平岛、牛郎织女石、汉代古墓、红娘洞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在这里,神话与现实,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愈发为瀛湖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泛舟荡漾于瀛湖之上;品汉江鱼、熏腊肉、南瓜丝及饭锅巴等地道农家菜,真是人生一大美事啊!酣畅之后,不仅心中油然生起一丝担忧,瀛湖的水不再是那么的水质清澈、而是滑腻腻的了,据说,湖中生存着113种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鱼类,“水至清则无鱼”,瀛湖的水不再清澈了……

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使瀛湖展现出壮阔的发展前景。瀛湖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湖州群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地面上等植物娄莽南北,挂牌收购的林特产品多达础600多种,是安康市区茶叶、蚕桑、果品的生产基地。这里土壤含硒丰富,所产的天然富硒茶已经列为世界名茶之一,闻名遐迩。

人说看景不如听景,真有一定的道理,虽说有诗云“年年揽胜人如蚁,波隐瀛湖小蓬菜”,素有“小蓬莱”之称的瀛湖,在七、八月份夏季来游玩时,那时湖面、两岸的山上也许就是另一番美景。

篇4:安康导游词

各位游客,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香溪洞风景区,为了使大家对香溪洞风景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先把香溪洞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香溪洞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康城区南三公里处。南依巴山,北临汉江,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传说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此地修道成仙,因此这里便成了陕南安康最有名的道教胜地。

香溪洞之名源于“香溪”和“古洞”。“香溪”是因为早年间这条山溪的两岸长满了俗名叫“七里香”植物,阳春三月,七里香花开遍山溪两岸,流水淙淙,随处飘香,故为“香溪”。“古洞”是指吕洞宾修炼的一个古山洞。把二者结合起来,就成为此地的名字。

“古洞深深碧嶂前,遗踪共说有神仙”,这是明代诗人普晖游香溪洞写的一首诗。那么,这里到底有没有神仙,请随我来,我将带领大家在游览探索。

请看前方,这座壮观的石牌楼就是香溪洞的头天门,是1990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仿古建筑。在正门两侧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南天门处望汉江滚滚东去扑前呼吼,得月楼上听香溪潺潺流诉评古论今。”过了头天门,我们就算进入了香溪洞风景旅游区。香溪洞的植被保持的非常好,所以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为15.43度,夏季来这里避暑纳凉的人特别多。走到这里,大家是否能有“青山碧水有灵气,满目苍翠多清爽”的感觉。

请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叫“纯阳楼”。是1986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仿古建筑。据说明代的兴安州太守郑福曾在此遇见吕洞宾,为感激“吕洞宾火枣煮茶相待”之谊而修建。原“纯阳楼”在1948年毁于山洪,后来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六角形仿古建筑。 “纯阳”是吕洞宾的号,所以被称作“纯阳楼”。在这个纯阳楼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说吕洞宾与酒家郭尚灶的故事。洞宾在郭店中喝酒三年未付帐,感其实,送一粒仙丹于井中,郭发财,数年后,吕问郭,郭言无糟,无猪,吕见郭如此贪心,即感谈到: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凉水当酒买,还说猪没糟。郭从此败落,逐吕修道,后经赤松子点化,从吕修道,得道后,肉身留于溪中,化作石人。今天的纯阳楼面积较大,可供游人饮酒品茗,感怀旧事。

下面我们就来到将要探询的“古洞”了。当大家看到这个“古洞”后,可能都会有些纳闷,一眼望穿的小洞有啥神秘。其实不然,刘禹锡的诗早已揭示过这样的道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的“古洞”与道家的追求有密切的关系。道家追求的是“传播道,道是万物之母;二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而凡人(我们)追求的是今生享受“荣华富贵”。所以道家追求内在的修炼,而并不在乎外在的形式;修炼注重环境质量,用道家的标准评判,就是“洞天福地”。所以我现在看到的这个“古洞”虽然小,但在道家却视他为天下第36洞天福地。因此明代诗人普晖游香溪洞时留下“古洞深深碧嶂前,遗踪共说有神仙”的感叹。看了这个“古洞”,大家也就会明白,这位仙人为什么叫“吕洞宾”。

请看,这就是炼丹炉,是1986年比照修建的。道教的修炼在中国历史上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外丹阶段,他是从秦汉时起之北宋年间;第二阶段是内丹阶段。即从北宋时开始到现在。外丹阶段讲究药尔,内丹阶段讲究自身修炼,即紫阳真人张伯端《悟真篇》所说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请看,这是慈航洞,是专门供奉慈航道人的。此仙人身居两界,佛家称他是菩萨,道家尊他为慈航道人。宗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期后,由于东方文化固有的特性,足使儒、道、佛三教合一,所以,观世音菩萨出现在这里就不奇怪了。这里还有“八仙洞”“药王洞”“三茅动”“文昌洞”等,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讲了,请大家自行观看。

请看,这就是架云桥。“一桥恰似云中驾,玉悄琼珠雪浪翻,好似雕栏听鸟语,暮钟鼓破一溪烟”。云桥也有来历,据说住在平利县女娲山的女娲娘娘补天时,剩下三块彩石飞落香溪,正巧,张果老骑着毛驴从此过路,毛驴被彩石烫着了脚,不敢走了,于是张果老顺手扯下一片白云盖在香溪上,便成了驾云桥。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路过此桥时曾以诗会友,做对联一副,说“人上天梯天上人,客游云桥云游客”。

前面就是天梯,顾名思义,就是上天的梯子,李白在四川,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我们今天却要体检一下上青天是否真那么难。天上怎么样,是否像苏东坡说的那样“高处不胜寒。”“上天要爬多少个台阶”我们都得去看看(好,随我来)。

天上有什么,请看,凌霄亭,小孩登上凌霄亭,预示着从小就有凌霄之志,敢做敢为当为人杰,但不能盛气凌人,当今社会注重的是协调发展;成年人登上凌霄停,标志着老骥伏枥,人老心雄,老有所为,但一定要记住,为能为之事,否则会适得其反。请看凌霄亭上挂的这副对联,“、、、、、、”说明还没有到天上。有句成语叫“行百里,九十过半”,尽管离天还有一尺五,仍然说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进了南天门,我们就来到了天上。天上有什么,请随我看,这些石碑记载了香溪洞的历史文化和基本情况。这就是玉皇阁,天宫里不仅有玉皇阁,还有玉皇大帝,文昌帝,关圣帝三位帝君。这些都是道教供奉的“尊神”。

道教“尊神”主要有:“三清”“四御”“三官”和“各路神仙”。“三清”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们是道教中的最高层神团,用人世间的序列看,就是最高领导班子。

“四御”指“昊天金阙玉皇大帝”即玉皇大帝,为总执天道之神;“紫微中天太皇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德光大后土皇帝”他们是仅次于“三清”的神团,用人世间的序列看,就是二把手班子。

“三官”是“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各路神仙”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不再多讲。

香溪洞的玉皇阁供奉的是“昊天金阙玉皇大帝”因为他是总管家(请随我来到天庭的后园看看,还有什么)。

请看,这口大钟叫“新罗钟”,铸造于南宋嘉宝七年(公元12),比北京钟楼的永乐大钟(1404)早190年,比西安钟楼的铁钟(明成化年间1465年)早200多年。当时安置在安康修行的由韩国和尚主持的新罗寺里,距今已有780年。抗战时在城区作为防空报警用。钟身高2.8米,直径1.55米,厚13厘米,重3吨。钟身铸有500字的铭文和武士象,铭文记载了铸钟的经过和时间,字体工整有楷书和篆书表述,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文物。新罗寺大钟历经风雨,饱经战乱!铸成后曾在西城新罗寺悬挂,后因大水淹没迁移至城南纯阳宫,80年代后才将它移到香溪洞,作为重要的文物保护起来了。

下面请大家自行参观!

篇5:安康香溪洞导游词

各位游客,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香溪洞风景区,为了使大家对香溪洞风景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先把香溪洞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香溪洞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康城区南三公里处。南依巴山,北临汉江,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传说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此地修道成仙,因此这里便成了陕南安康最有名的道教胜地。

香溪洞之名源于“香溪”和“古洞”。“香溪”是因为早年间这条山溪的两岸长满了俗名叫“七里香”植物,阳春三月,七里香花开遍山溪两岸,流水淙淙,随处飘香,故为“香溪”。“古洞”是指吕洞宾修炼的一个古山洞。把二者结合起来,就成为此地的名字。

“古洞深深碧嶂前,遗踪共说有神仙”,这是明代诗人普晖游香溪洞写的一首诗。那么,这里到底有没有神仙,请随我来,我将带领大家在游览探索。

请看前方,这座壮观的石牌楼就是香溪洞的头天门,是1990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仿古建筑。在正门两侧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南天门处望汉江滚滚东去扑前呼吼,得月楼上听香溪潺潺流诉评古论今。”过了头天门,我们就算进入了香溪洞风景旅游区。香溪洞的植被保持的非常好,所以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为15.43度,夏季来这里避暑纳凉的人特别多。走到这里,大家是否能有“青山碧水有灵气,满目苍翠多清爽”的感觉。

请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叫“纯阳楼”。是1986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仿古建筑。据说明代的兴安州太守郑福曾在此遇见吕洞宾,为感激“吕洞宾火枣煮茶相待”之谊而修建。原“纯阳楼”在1948年毁于山洪,后来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六角形仿古建筑。 “纯阳”是吕洞宾的号,所以被称作“纯阳楼”。在这个纯阳楼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说吕洞宾与酒家郭尚灶的故事。洞宾在郭店中喝酒三年未付帐,感其实,送一粒仙丹于井中,郭发财,数年后,吕问郭,郭言无糟,无猪,吕见郭如此贪心,即感谈到: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凉水当酒买,还说猪没糟。郭从此败落,逐吕修道,后经赤松子点化,从吕修道,得道后,肉身留于溪中,化作石人。今天的纯阳楼面积较大,可供游人饮酒品茗,感怀旧事。

下面我们就来到将要探询的“古洞”了。当大家看到这个“古洞”后,可能都会有些纳闷,一眼望穿的小洞有啥神秘。其实不然,刘禹锡的诗早已揭示过这样的道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的“古洞”与道家的追求有密切的关系。道家追求的是“传播道,道是万物之母;二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而凡人(我们)追求的是今生享受“荣华富贵”。所以道家追求内在的修炼,而并不在乎外在的形式;修炼注重环境质量,用道家的标准评判,就是“洞天福地”。所以我现在看到的这个“古洞”虽然小,但在道家却视他为天下第36洞天福地。因此明代诗人普晖游香溪洞时留下“古洞深深碧嶂前,遗踪共说有神仙”的感叹。看了这个“古洞”,大家也就会明白,这位仙人为什么叫“吕洞宾”。

篇6:游瀛湖作文

游瀛湖作文

听大人们讲,瀛湖是我家乡安康著名风景区之一。那里千岛竞秀,景色迷人。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还被赞誉为“陕西省最美人工湖”。可惜“只闻其名,未见其景”。

终于,在我多次央求下,爸爸妈妈趁五一假期带我来到瀛湖。刚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深深吸引,瀛湖的山是那样挺拔俊秀,瀛湖的水是那样碧绿浓郁。这样的美景,让我真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悦!

接着,我们依次游览了玉兴岛、金螺岛和玉清泉。

一登上玉兴岛,鸟鸣声便不绝于耳,好像所有的鸟儿都在热情地欢迎游客。仿佛间,我像是来到了巴金笔下“鸟的天堂”。这里有红嘴黑羽的八哥、圣洁如雪的'白鸽、身披彩衣的孔雀……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精致灵巧的玄风鹦鹉,它的嘴巴是金黄色的,腹部和尾部的羽毛色彩斑斓,格外好看!

走下玉兴岛,我们就来到了金螺岛。金螺岛像一个大大的海螺,屹于湖中,故冠名“金螺岛”。岛上有许多美丽壮观的景物,如气势宏伟的螺峰塔,可以修身养性的鹳鹤亭,由汉白玉雕塑成的海螺女……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女娲石”,传说因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时候,常在此地小憩,故而得名。时至今日,石壁上还散落着当年女娲补天时遗落的彩石。妈妈说,触摸彩石有“财源广进、万事如意”的美好寓意。

最后我们走进玉清泉。玉清泉位于金螺岛正对岸,很值得游览。那里有一座巨大的“织女石”与对岸的“牛郎石”遥遥相望,相互间仿佛在诉说着心中无限的思念之情。玉清泉还有一棵高大粗壮的“许愿树”,树上系满了千万条承载着游客们虔诚心愿的红色布带。站在树下,我也许了一个愿,祝我们家万事如意、幸福平安。

“年年揽胜人如蚁,波隐瀛湖小蓬莱。”人人都说西湖美,但我觉得家乡的瀛湖更美!希望远方的游客能到瀛湖一游,愿你“泛舟瀛湖赏美景,不辞长做安康人!”

篇7:瀛湖作文700字

那天是星期六 ,天气很晴朗也很炎热。我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去了安康瀛湖。爸爸开车,我和妈妈坐在后面吃水果。一路上我们经过了65个隧道,最长的一个隧道是18公里,里面还有那星星点点的彩灯和树木装扮着,限速是每小时是70公里。一路上看到了威猛险峻的高山,看到了那一大团一大团好似棉花的白云,我感觉伸手就能碰到天一样,我瞪大了黑溜溜的圆眼睛向上看,恰好看见发出鸣笛的火车也经过这里,它也穿过了好多个隧道呀!

经过了近三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安康市区,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就继续赶往瀛湖,一路群山环绕,走在高山脚下,显得我们是那么的渺小,我们在山脚下绕来绕去拐了好几个弯,才到了瀛湖,到了瀛湖后,我迫不及待的展开双臂,挥动双手,兴奋不已。走到售票口,我们买了一张船票,买的是中船票,我们高兴地上了船,呜——呜——呜,船启动了,我们坐在船中间的长椅上,欣赏着瀛湖的美景,阳光把碧绿的湖水照得波光粼粼。我们沐浴着阳光,享受着微风。偶尔开过的快艇,在水面上劈开雁字的波浪,溅起的片片水花犹如洁白的碎银,在阳光下晶莹闪烁。渐渐地,我们漂流到了一座小岛上。爸爸说:“这个小岛的名字叫鸟语林。”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说:“耶,太好了,我可以去见见奇特的小鸟了。”鸟语林里,我看到了鹦鹉表演,我看到了两只身披绿色羽毛的小鹦鹉叼钱,一只金刚鹦鹉溜冰,还有一只是身披白色羽毛的小鹦鹉用嘴升国旗,和骑自行车,后来我又看到了最大的鸵鸟,还有珍珠鸡、火烈鸟、孔雀、一只大鹰雕、七彩羽毛的小小鹦鹉、小白兔、红脯雄鸡……又见到了美丽的荷花池,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还有那粉嫩的荷花,简直是漂亮极了!

妈妈告诉我:“你吃的莲菜就在这底下种的。”

我们去了鸟语林后,又坐船飘呀飘,又到了第二个小岛上,第二座岛上有一座罗峰塔,塔高五层,我们一直登到了塔顶,从塔顶上向下看。啊,好美呀!

一览瀛湖的全景,巍峨险峻的高山环绕着瀛湖,像一群站岗的士兵保护着瀛湖,不让它受到伤害。不时吹来一阵凉风,带着湖水的清凉味道。我紧闭双眼感觉自己也变成了这秀丽山水的一部分。过了一会,我们从塔顶走下,坐上船,船夫告诉我们时间有些晚,第三座岛我们不能去了。我们慢慢悠悠的飘回了来时的岸边。

今天,虽然,第三座岛我们没有去,但是我们一家玩的都很开心!

短短的一天,我已经喜欢上瀛湖的山光水色。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