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作文:乡愁最是故乡月(共13篇)

美事文档网 时间:

“zimson”投稿了13篇思乡作文:乡愁最是故乡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思乡作文:乡愁最是故乡月,欢迎大家分享。

篇1:思乡作文:乡愁最是故乡月

有关思乡作文:乡愁最是故乡月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题记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当秋风阵阵拂来凉意的时候,中秋的脚步也悄然而近。夜晚,推窗凝望,看到一轮圆月如明镜挂在天边,月光如水,笼罩得尘间万物都清雅澄澈。

临窗的旧案上,半首新词墨已凝纸,却不知如何续写那下半阕。索性搁笔拿了本书,无意间随手一翻,正好看到苏轼的这句“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瞬间,一缕清愁如轻烟袅袅萦上心头,挥之不去。

夜凉如水,裙裾微寒,既然情思缱绻不成句,索性起身披了件薄衫走入庭中。墙角一丛竹影婆娑,增添了几分清寒漠漠,旁边那棵石榴,却是羞红累累挂满枝头。在不知何处飘来的淡淡桂花香里,月色顺着青瓦流泻而入,仿若一层轻纱薄雾。朦胧中,原本朴实的景致顿时生出了几许况味,连风都婉约了几分。

月色,从来都是十分雅致的,她以一种绸缎般的质感,频频出现在唐诗宋词里的波光棹影间。“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欸乃声起处,一叶扁舟分花拂柳,载着满满的月光,从泛着旧色的藕花深处冉冉而来。那样的画面似曾相识,只是不知那舟头独立的,是低吟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还是感叹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一轮明月照九州,水天澄澈里,古往今来那些漂泊的人啊,此刻,唯有月色,才能懂得他们内心深处那些望月怀远的绵绵情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啊,最是让人心生惆怅的,便是这中秋之月。在相聚的人心里,月是团圆美好;在思乡的游子眼中,月却是隐在心底深处的那抹叹息和离愁。在这花好月圆之夜,那缕愁思更是被洇染扩散到心灵的每一处角落,瞬间,月色在清眸里氤氲成雾,融化成思念肆意蔓延。

清辉千里,人亦千里,隔着万水千山,故乡那山、那树、那人的剪影此刻却是如此清晰地映入心头。于是,我掬了一片月色,回到案前,和入墨里,在笺上写下了半阕浓浓的乡愁。

篇2:最是故乡月路幽作文

最是故乡月路幽作文

诗圣杜甫在诗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仙李白也曾写下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自古以来便是情至深处的代名词,对我而言更是如此。

久居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内心难免有些压抑。而这时我便会想起灵魂深处的记忆,那月夜下的幽路。而每逢思忆,仿佛有一种情感如春起之苗在脑后逐渐增长,我知道,那是我的乡愁。

我听从内心的呼唤,伴着叶的飘落万物的凋零回到我挚爱的故乡。我先是来到熟悉的小院,探望我的外公和外婆。在与外公外婆共进晚餐之后,我便在外公外婆的叮嘱下推开院子的门,准备向记忆中的地方走去。

我推开门便被眼前这寥廓的景色所迷住。只见南方满月当空,本应漆黑如墨的深秋夜空,在这皓月所散发的光辉映射之下,呈现出幽邃吸人的墨蓝。在这等光辉照耀之下,能散出光芒的星儿屈指可数,可在这时又不乏一种美感。

月光照亮外婆家门前的水泥路,给这深秋的世界披上一层轻薄朦胧的细纱。我沿着小路按着记忆向那心念已久的地方赶去。或是我比往日快很多,但觉不多时,在一个坡下,水泥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泥沙小路。这正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眼前一条小路延伸到黑暗之中,在旁人看来有些许阴森恐怖,可在我眼中是那么的亲切熟悉。

我强忍内心的激动,踏上了小路,脚下传来的是细纱的绵软和泥土的厚实。这种感觉不知比走在那沥青水泥路好上多少倍。在小路上前行,更能体会出一步一个脚印,也更“接地气”。我用鼻子轻轻一嗅,鼻腔里是泥土的味道,是故乡独特的泥土的味道!

我生怕行走太快而错过美妙的秋景,仅缓缓踱步向前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时是最能体会到的。小路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但尤属深秋悲寂又带有一丝生机的景色最为契合我的性格和审美观念。走着走着,忽觉右腿略有湿润,低头一看,原来是被路边泛黄的草叶上的露水给润湿了,倒有几分“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意境,也便知晓靖节先生为何独爱田园生活了,这等美妙的感觉,不经历是体会不来的。

我继续走着,四面寂静无人,夏虫早在深秋的凉风中消弭了生机,耳畔也只有细微的`风声、脚下的嘎吱声和自己心跳声。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写那样:“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现在也是处在这样自由的状态。

我又以缓慢的速度前行,映入眼帘的是树林,小路在它们中间穿过,到时像极了恐怖电影里的情节,可我不怕,一个人对自己的故乡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我沿小路来到树林之中,两侧是长着眼睛斑纹的杨树、一叶知秋凤凰栖息的梧桐和象征着夫妻好合的合欢。空气中满是树脂的味道有些淡淡的香气。时至深秋,树上仅留下几片形单影只的黄叶,它们的枝干向上擎起,高大的树梢间又有几团模糊的球形黑影,那是鹊鸟的家。月光下彻,清秀的合欢的倩影装点在这小路上。

又走一阵,小路骤然不见,原来我已绕了一圈,我像是突然被抛弃的孩子,无助得了在那伫立良久才回过神来。我咂了咂嘴,回味着月路给我的美妙的感受,如同品尝了珍世佳酿,我忍着再绕一圈的冲动向外婆家快步走去。心中不断提醒自己:美景虽好,多了会醉,一次就好。古人云“食色性也”,就是说喜好美好的东西是人的本性,这也许是我心念小路的原因吧。

席慕容先生的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浅浅的海峡,而我的乡愁是这皓月当空、两侧树拱、四时景异、一人独游的故乡幽路吧。唉,离愁和乡愁,一个是现在离开小路,一个是回到城市之中。果真最是故乡月路幽,幽得我心泛离愁,乡愁催我回看幽!

篇3:思乡作文:一段乡愁

这一次决定了,清明 再忙也要抽时间 回老家看看,除了陪父亲 给那远逝十年的母亲 坟上上香,

再陪陪家里那二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聊聊家常.

好多年了,早已习惯飘泊的我们不懂家的温馨和珍贵,每每错过了许多和父母 相处的好日子,

偶尔家人电话里的叮咛,总被自已所谓的年少激情所错过......

当那天母亲真的远走了,当那天的起床不再有整理好的衣服和书包,当客厅的餐桌不再有妈妈 味道的别样菜式,当电话那头再也没有重复唠叨的语句 ,这一切我都还没有熟悉和准备好.我甚至还没来得的对母亲尽过孝 ...........那一刻,我丢失的不仅仅是一段亲情,而是我永远 无法弥补的遗憾. “子欲养而亲不待”了也许,我们可以和恋人聊通宵达旦,却和父母的通话超不过五分钟,

也许,我们可以记得恋人的点点滴滴,却连父母的生日都记不起

也许,我们可以为恋人书写篇篇章章,却没给父母的生平留下寸笔

也许,我们可以为恋人倾尽其财,却没给父母的生日买过一束花.一个蛋糕

请大家有空多回家看看自已的父母长辈,如果他们都还健在,请和他们多说说话,给他们泡杯清茶,陪他们看看电视,父母对我们要求的总是那么的少,那么的容易满足 ....而我们老是觉得父母给予的不够多不够大.

清明了,我拿什么来祭祀我远去的母亲............

只有烧去这篇:清明的乡愁

篇4:思乡作文:一段乡愁

曾经,我在母亲的怀抱里安然酣睡。有一天,我离开了那温暖的家。家!隔着海,似近又远,又远似近。“夷州、琉求……”梦里,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唤我的乳名,是母亲!是祖国!我离家太久了,母亲哟,我盼着回家!

——题记

我提着笔,在《乡愁四韵》的音乐中构思这篇充满着万般情感的文章。我倾听着,在这浓浓的华歆中浸透了思乡之情:“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在这如泣如诉的乐声中弥散着忧伤的氛围和凄美的意境。思念,那种“绿叶对根的思念”,化成字里行间遣不散、理还乱的乡愁。

多少次,我们看到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吟诵余光中先生的诗篇时,每一句都会让他们老泪纵横。多少往事,多少骨肉,都被那道浅浅的海峡隔在彼岸。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横亘在两岸之间,却又维系着台胞对故乡的思念。

不管是聂华苓“走到千山外,乡情水长流”;抑或三毛“无根的流浪p梦在故乡”;还是林清玄“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他们的情感都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无奈,更有一种“关山云外梦故里”的期盼。他们那解不开的乡愁也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愈拉愈远,愈远愈浓。

其实,维系两岸的,更有那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浸染着两岸的炎黄子孙。我们共同吟诵着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舒兰的“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林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这一首首哀怨的思乡情曲,深深灼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凝望的眼睛,这一段段浓浓的.乡愁,牵引着对祖国故土梦牵魂绕的无尽思念。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据说,台湾产的相思豆比大陆的相思豆个大,质地更坚硬,而且台湾相思豆内缘有心型纹路,被人们称做“心心相印”。每一颗相思豆都分黑红两色,红色的一端代表赤子之心,黑色的一端象征着黑土地。或许这相思豆正是相思积累成的而用以寄托相思的吧!

一颗红豆,带来浓情似酒,愁肠怎生禁受?

或许乡愁就是这样的触景生情,就是让我们的心泛起涟漪,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伤。

这一依带水的小岛寄托了我们几代人的多少情思。无论是在远古时代因地壳运动而导致的台湾大陆忍痛分离,还是近代因人为因素而致的两岸同胞隔海相望,都割不断那份一脉相承的血系,都阻挡不了历史的进程,阻挡不了统一团圆的共同心愿。

黄山、泰山连着阿里山,黄河、长江映着日月潭。我们有个共同的家,他的名字叫中华。我们无限感慨忧伤的过去,更有理由憧憬美好的未来,台湾思乡的人啊,将不再是只有空叹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而是与大陆亲人共同拨奏一曲江南丝竹《花好月圆》。

篇5:乡愁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 张九龄《西江夜行》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 夏完淳《别云间》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杜甫《绝句二首》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 夏完淳《别云间》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宋之问《渡汉江》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李白《关山月》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雁足无书古塞幽。 ——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 杜甫《夏夜叹》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 刘长卿《新年作》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 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杜甫《小至》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 李白《太原早秋》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 ——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 欧阳修《秋怀》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 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 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 李流芳《黄河夜泊》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 —— 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 卢纶《逢病军人》

回首乡关归路难。 —— 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篇6:乡愁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 张九龄《西江夜行》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 夏完淳《别云间》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李觏《乡思》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杜甫《绝句二首》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 夏完淳《别云间》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宋之问《渡汉江》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李白《关山月》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 李白《行路难·其二》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雁足无书古塞幽。 ——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 杜甫《夏夜叹》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 刘长卿《新年作》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 卢纶《晚次鄂州》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 刘长卿《新年作》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 李益《从军北征》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 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杜甫《小至》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 李白《太原早秋》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 ——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 欧阳修《秋怀》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 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 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 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 李流芳《黄河夜泊》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 —— 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 高適《除夜作》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 卢纶《逢病军人》

回首乡关归路难。 —— 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篇7:思乡作文:读《乡愁》有感

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让人感觉到故乡是如此地让人牵肠挂肚。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的邮票让人感叹流逝的时光偷走了美好的童年。把母亲和邮票联系起来,可以想象老先生的童年一直有慈母相伴,而收集或者把玩邮票则是老先生童年的最爱。童年总是因为单纯,无忧无虑而让人难以忘怀。大多数人读到这就会想到自己的童年,有美好童年的开始沉浸在对童年的回忆中,童年不快乐的就开始羡慕老先生。

长大后那窄窄的船票和新娘联系起来,让人遐想那张船票引发了一段多么动人的爱情故事,也许这个爱情故事伴随了老先生大半身。爱情一般发生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恋爱中的人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们相信世界充满爱,往往把以前认为是恶的事物看成是善,同时变得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也变得特别感恩,甚至感谢上天赐给了自己生命。经历过爱情的人回首往事,细嚼当年的痴情、浪漫和甜蜜,感觉十分美妙。

后来写到老先生在母亲的坟头前祭拜,在与母亲两世相隔的事实面前,老先生十分无奈和悲伤。人生六苦里面就有伤离别,与亲人的分离造成的痛苦可见一斑。

最后老先生为大陆与台湾因一湾浅浅的海峡不能统一而忧伤,展现出一个炎黄子孙对祖国统一、和解的渴望。浅浅的海峡与两岸六十年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强大,让人感叹智慧的中国人不应该被这浅浅的海峡阻隔这么些年。期望两岸统一也表达出老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短短的几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后四句每句都把乡愁比作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并用我在这头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头做进一步的描述(或者说是应答),这头和那头的呼应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时空阻隔的距离产生了无尽的乡愁。四句话的对仗也十分工整,让人想起唐诗宋词和对联的严谨。

最初读这首诗,是在电视上听温总理读最后两句,当时觉得这两句道出了爱国志士对祖国统一的祈盼。很快我找到全文细读一遍,发现这首诗浓缩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爱情、亲情、爱国情,婉婉道来,让人禁不住遐想诗句背后的故事,并对老先生人生经历中这些最难忘的情结产生共鸣。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读一遍,才发现他表达出的`这几种情结,原本就是当代普通中国人一生的经历。

有人说乡愁是一种文化,老先生描写的四个场景都让人联想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童年的邮票让人想起当时邮票作为新事物被大众关注(连小孩也参与其中)的邮票文化。船头的新娘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用同舟共济来形容恩爱夫妻的爱情文化。在坟头怀念母亲展现出中国人追思亲人的祭拜文化。浅浅的海峡阻隔两岸让人想到中国历史上分久必合的统一文化。离乡的人乡愁,经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亲人的印象也许会变得模糊,但故乡的文化被代代相传下来,这种文化常常让散落海外的华人子弟不辞万里奔波,到炎黄故里探寻祖辈的足迹,最终形成一种华人特有的寻根文化。

这是一首简单明了的诗,普通大众的诗,也是寓意深刻的诗,所以注定要广为流传。有人说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要说人生如梦,岁月如诗。

篇8:思乡作文:读《乡愁》有感

幽幽,何时归。

悠悠,心影碎。

一地幽兰,数不尽的惋惜。极目远眺,数不尽的哀伤。

安能故地重游呢?离你太远了,故乡!又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感叹呢?

小时候,我们依偎在母亲怀里,倾听着母亲清脆的歌声,甜甜的入睡,时时刻刻感受着母爱,在这种伟大的情感面前,我们悄悄地成长。

可是,也有一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离开了母亲,离开了缤纷的童年,独自在外闯荡。也许就是这种经历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余光中,还有他那流传最广、最为宛然动人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年少离家的他,时刻怀念着故乡,想念着母亲,那种积累在心底的思念,都倾注在那一枚小小的邮票上。小小方寸,连着两颗彼此牵挂的心,这种思念,只有等到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年龄,才会源源不断地倾泻出来。《乡愁》可以窥见他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对母亲,他心中好像总是觉得亏欠什么,是亏欠了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乡愁,思念母亲。

成年了,结了婚,多了一份缠绵,多了一份期盼,与妻子的聚少离多,乡愁变成了一张“窄窄的船票”,而这窄窄的船票,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的怅然,又有痴痴等待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绵绵思恋,也是这种淡淡的哀愁,体现出了他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乡愁,思念妻子。

不惑之年,他的人生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人退出了他的世界——慈母故去。坟莹上衰草累累,满野空旷。那一份怀念,那一份伤感,那一份无法倾诉的无奈,都撒作这一?黄土,都化作这一方坟墓,生死两茫茫。如今,剩下的是他斑斓若星河的泪水。或许,他面对他母亲的那方矮矮的坟墓时,只有低头,因为,他亏欠了她太多。乡愁,思念离去的母亲。

而今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虽然这一切都是历史所造成的,但他仍在盼望,盼望着台湾能与大陆统一。因为,他觉得,台湾就像大陆的孩子,分离了太久,想要回归母亲的怀抱了,不要像他一样,知道珍惜的时候,母亲已经驾鹤西去了,等到母亲主动拒绝的时候,才知道后悔,却已无处寻觅。乡愁,思念祖国。

游子深情的顾盼,是一曲清婉而柔美的横笛之声,可为什么他的人生充满了遗憾?他已经错过了太多,与太多想珍惜的人相隔一湾浅浅的海峡,可就是偏偏不能再有一步的接近。那湾“浅浅的海峡”,却隔开故土四十载,隔开亲人四十载!此时,这浓浓的乡愁,恰似一江春水,滚滚东流!所以他会不停地回顾从前,自己对自己不停地诉说着浓浓的乡愁。

戚戚,白首离。

凄凄,愁几许?

篇9:思乡作文:读《乡愁》有感

而现在,乡愁仍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海外游子——台湾的心声

太平洋,波涛汹涌,留下我,孤苦伶仃。我与祖**亲仅一河之隔,我愿投入她的怀抱,寻求庇护,但只差一架桥,我这个千百年来的海外游子——台湾,希望回归自己的祖国。

正当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准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时,十二道金牌如利箭射穿了他的心,他知道他的梦难圆了,背上的字隐隐作痛,**亭,轰然倒下。岳飞选择了历史的宿命,选择了无奈,选择了精忠报国。他死了,尽了自己的忠义两字,至死都没有背叛。

读懂了岳飞,我低下头,脸微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汗青”的文天祥,面对死去的千万百姓,面对敌人的威逼诱降,腿弯也不弯。长叹一声,澘然泪下。于是展纸挥毫:“乱世羁旅,夜沉沉,不尽悠悠愁绪。故国山河,西北望,废池春深入寂,不堪回首,零丁孤梦难续……但取丹心照,青史人寰世”。他面对高官厚禄眉都没有皱一下,他不愿,亦不想背叛祖国。

读懂了文天祥,我有了悔悟之心。

夏完琼,面对清军,用“毅魄归来,灵旗空际看”,表达了对清军的憎,对祖国的爱。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北不肯休”。是爱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是爱国……

读懂了他们,我愿回到祖国的怀抱。

给我一架桥,我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我最真诚的挚言。

篇10:盼月思乡作文

盼月思乡作文

早上天还没亮,就已经下起了蒙蒙小雨,地上已经被水浸湿。今年的中秋,将是一片雾气缭绕,阴雨蒙蒙。

天终于亮起来了,雨也停了,走到门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有些泥土的味道,也有些团圆的味道。

没过多久,雨便又开始下了起来,雨丝很细,我撑着伞,一个人独自走在街上,虽然时不时有赶回家过节的`汽车经过,却还是有点冷冷清清。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一片,太阳始终没有露出头来,雨越下越大,雨滴打在伞上,“嘭嘭”地响,使我想起了小时候……

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中秋是要吃月饼的,吃月饼以示“团圆”。于是我们就坐在一起,把月饼切开,每个人分一块,最令人期待的应是中秋赏月了,皎洁的夜光映在地面上,仿佛有着一层水一样晶莹透明,洁白无瑕的月亮上时不时有一丝雾气,像是嫦娥姑娘害了羞,用薄纱蒙起了脸,那么妖娆动人。

可今天这样的天气,能够看到美丽的圆月吗?

雨一直淅淅沥沥的下到了下午,我的心中期盼着天晴,能够看到中秋之夜的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象征洁白无瑕,就像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月饼象征着团圆,就像我们和家人永远都不分开。

夜晚即将到来,我期盼着看到美丽的月亮……

篇11:月思乡作文150字

月思乡作文150字

望月,

可曾思过故乡。

月光洒在大地,

带来一片悲凉。

虽无繁华与富贵,

却是何等的'快乐、无忧。

如今,

身在城市,

学习的重担压在身上,

家庭的分岐压在心中。

想要再回故乡,

却是往事回肠。

啊,故乡!

四川成都金堂县淮口一小四年级:落寞

篇12:现代诗《乡愁》《月之故乡》的阅读题答案

现代诗《乡愁》《月之故乡》的阅读题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玩成11~16题(18分)

【甲】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乙】月之故乡

(台湾)彭邦桢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篇13:观月思乡初中作文

观月思乡初中作文

天依旧很蓝,海依旧很宽;阳光依旧刺眼,那一轮明月下的家乡,依旧在我心间。

——题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连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诗,简单易记,但是每每念起,总勾起我思乡的无限情绪。我的家乡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是我还是很爱很爱我的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除了春节或者是什么比较重要的节日,否则我会老家的机会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每年我回去的次数也就两三次。回去也没有多长时间,我们就马上回来了。每当我坐在车里,看着我的家愈来愈远,愈来愈小,直到房子变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头。

我从小跟着父母来到厦门念书,那个时候还觉得离开家乡没什么不好的,可以到城市里面念书,多好啊。但是是渐渐长大了,开始懊悔那个时候我的这些想法。我怎么可以嫌弃生我养我的家乡?

记得小时候,我和家人们回老家时,每个晚上我和姐姐们都会坐在三楼的阳台,聊着天,别提多激动了。我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很美很美。那个时候,我们总会在阳台那,聊上整个黑夜,不开灯。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有时候会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这片土地,我就不会对这一片厚土有这么一份特殊的热忱。如果我的亲戚们中的一部分不是农民,也许我也不会将“粒粒皆辛苦”诠释。如果…

感谢这些如果,没有这些如果。

好多人都觉得农村不发达,生活条件不好,甚至有的人会嫌弃那里。不过,别人怎么想,我并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热爱那片土地。有谁曾想过,如果没有你们所说的这些“土农民”抑或是“乡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听的词汇,没有这些你们口中的社会阶层的人民,你们吃什么喝什么。没错,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也正因为他们处于底层,所以他们撑起了这个社会。甚至有人骂粗口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说别人是“乡巴佬”,但是是你们所说的“乡巴佬”真的是那些为人民服务而默默不问的.人们么?他们不是“乡巴佬”,他们是这个社会上最最无私,最最高尚的人!他们的心如同月光般纯洁、无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谓的“高阶层人民”,他们在社会上久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世俗一点一点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颗肮脏的心。

一轮明月,照亮我的家乡,照亮他们的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