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的实验研究(共6篇)
“醉光阴”投稿了6篇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的实验研究,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的实验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的实验研究
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的实验研究
采用自然情境下的分类、词的快速分类和配对词同一性判断的'方法研究汉语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结果表明:(1)汉语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由“亲属关系层数”和“姻亲/非姻亲”两个因素构成.(2)“姻亲/非姻亲”维度包含“姻亲”、“近亲”及“表亲和叔伯亲”三个成分.这一概念结构与语言学和分类学概念分析的结果有一致之处,但也有重要区别.
作 者:韩劢 张积家 HAN Mai ZHANG Ji-jia 作者单位:韩劢,HAN Mai(广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广东,广州,510405)张积家,ZHANG Ji-jia(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NECE EDITION) 年,卷(期): 2(9) 分类号:B84 关键词:亲属 概念结构 原型理论 基于理论概念观 语义场篇2:近二十年汉语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汉语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研究综述
时于亲属词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是汉语语义学研究的需要,也是词汇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需要.笔者将近二十年的汉语亲属词的研究情况予以总结.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的组织雏度至少有四个:亲属的亲密程度、姻亲/非姻亲、辈分和对象性别.汉语亲属词的分类既受亲属词的特性影响,也受知识和经验影响,同时还受文化影响.
作 者:赵钟淑 Cho Jongsuk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刊 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23(2) 分类号:H136 关键词:汉语 亲属词 概念结构 综述篇3: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对比研究
通过对英汉语篇逻辑结构的对比分析进入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以逻辑分析为出发点讨论两种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表现形式.从逻辑连结的角度,透视英汉语篇的逻辑关系,结果显示:其主要的逻辑关系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用不用联结语;由于不少逻辑范畴的互通性,英汉语篇中的逻辑关系都可能互通和交迭,这种互通和交迭都缘于客观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及相应的逻辑范畴的多样性.
作 者:陈青松 CHEN Qing-song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刊 名: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11(1) 分类号:H04 关键词:英汉语篇 逻辑结构 对比分析篇4:汉语语调降阶的实验研究
汉语语调降阶的实验研究
摘要:采用设计特定声调组合的实验室语句的方法,研究了汉语普通话语调降阶的规律.结果发现,在普通话语调中,同样存在自动降阶和非自动降阶两种音高现象.在有低音介入的非自动降阶中,低音对后音节音域的影响表现在使音域上限降低,音域的下限保持不变;因此汉语中的降阶是语调高音特征的表现;低音特征声调会使低音后的高音发生正向降低和低音前高音的逆向提高,并且这两种作用是可以相互包容的..在自动降阶中,高音线的下降趋势是线性的,它受重音位置及重读程度的影响,在发音人中有较大差异.与已有的其他语言降阶研究的结果相比,汉语的降阶率不是固定的,且降阶的作用范围并不只局限于同低音相邻的音节. 作者: 黄贤军[1] 杨玉芳[2] 吕士楠[2] Author: HUANG Xianjun[1] YANG Yufang[2] L(U) Shinan[2]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期 刊: 声学学报 ISTICEIPKU Journal: ACTA ACUSTICA 年,卷(期): , 32(1) 分类号: H1 机标分类号: TN9 H11 机标关键词: 汉语语调 降阶 低音 高音线 音域 非自动 作用范围 重音位置 重读程度 音节 特征 声调组合 话语 实验室 发音人 语言 线性 设计 上限 逆向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汉语语调降阶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 声学学报 --2007, 32(1)黄贤军 杨玉芳 吕士楠采用设计特定声调组合的实验室语句的方法,研究了汉语普通话语调降阶的规律.结果发现,在普通话语调中,同样存在自动降阶和非自动降阶两种音高现象.在有低音介入的非自动降阶中,低音对后音节音域的影响表现在使音域上限降...篇5:英汉语中动结构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语中动结构认知对比研究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英汉语中动句的句法结构、中动词的形成过程及语用特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英汉语中动结构的异同,并简单探讨了中动结构形成的认知动因.
作 者:詹慧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37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8(9) 分类号:H04 关键词:中动结构 认知动因 对比研究篇6:《红楼梦》惯用语结构研究-兼论汉语惯用语结构的发展
《红楼梦》惯用语结构研究-兼论汉语惯用语结构的发展
本文从结构的角度对《红楼梦》中两百多条惯用语进行全面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红楼梦》惯用语单语节占多数,其中以词组形式出现的.居多.从语音结构看,三音节和六音节的惯用语居多.通过与《金瓶梅》与现代汉语两个时期惯用语的纵向比较,认为汉语惯用语结构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双语节惯用语和单语节句子型惯用语随时代的发展趋于减少,以三音节为代表的单语节词组型惯用语随时代发展逐渐增多,并成为现代汉语主流.
作 者:刘杰 LIU Jie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上海,200234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2008 “”(9) 分类号:H033 关键词:《红楼梦》 惯用语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