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演讲:永远的黄继光(锦集10篇)

美事文档网 时间:

“绝世炒年糕”投稿了10篇话题演讲:永远的黄继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话题演讲:永远的黄继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黄继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战役、占领、进攻、枪弹、愤怒、艰巨、牺牲、顽强、暴风雨、规定、胸膛、报仇、惊天动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4.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简介时代背景及人物

1.出示课题:黄继光

篇2:黄继光

3.介绍“抗美援朝”。

(二)听课文寻音,思考

这篇课文写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事。

(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1.字形难点:“暴”的下方是“ ”不要写成“水”。“规”的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2.理解词义。

打响:开火,战斗开始。

持续:延续不断。

下达:向下级发布或传达命令、指示。

黎明:天快要亮的时候。

主峰:一个个连在一起的群山中最高的山峰。

火力点;战斗中,轻重机枪、火炮发射的地方,枪炮发射比较集中的点。

凶猛:本课指火力猛烈,使人感到气势凶狠。

屡次:多次。

突击:突然集中兵力向敌人防御阵地猛烈而急速地攻击。

启明星:太阳还没有出来以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手雷:大型手榴弹。

照明弹:一种特制的炸弹或炮弹,间体内装有发光药剂和小降落伞,能在空中发出强光。用于夜间观察或照出攻击目标。

匍匐:爬行。

挪动:慢慢地移动位置。本课指黄继光的身体向前移动。

探照灯:一种用于远距离搜索和照明的装置。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件伟大。本课指声音响亮,连天地都震动了似的。

海涛:海洋上掀起的巨浪。本课比喻战士冲向敌人的气势像海涛一样不可阻挡。

597.9高地:有些高地的军事上很重要,但它没有名字,就用高度表示。597.9高地则表示该高地高度为597.9米。读时,在小数点前稍加停顿,读作597.9高地。

上甘岭战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我军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最后歼敌二万五千余人。

艰难和艰巨、战斗和战役每组词的意义相近,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然后在分析课文时放在句子里加深理解。

艰难:困难。

艰巨:困难而繁重。

“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战斗: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是达到战争目的主要手段。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时间内进行。

(1)我军进攻屡次受挫。(引导学生读“突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这里的“突然”说明火力点是原来没有发现的,因而没有被火炮摧毁。“屡次”、“都被压了回来”说明敌人火力很凶猛,我军进攻阻力很大。)

(2)时间紧迫。(引导学生看第3自然段文开头“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已经四点多了”,说明此时高黎明时间不远了。)

3.我军在进攻597.9高地主峰时,受到敌人火力点的疯狂阻击,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怎么做呢?请默读第3自然段。

(1)看到这种情况,黄继光是怎样做的?

明确:主动要求指导员把拿下火力点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

他是怎样说的,找出书中句子读一读。

(2)展开讨论,针对黄继光说的话,想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明确:当时,黄继光想的是整个战斗的胜利,要巩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成果,否则这些天的心血都将白费。还会想,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哪怕用生命去交换。

这种想法,这种信心力量来自什么?

明确: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根。

那么,黄继光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怎样的?

明确:坚定、充满信心。

(3)先指名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读这两句话。后请学生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把教师当作指导员,请求这个任务。教师如课文中所说,紧紧握住“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4.请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主动请战

5.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执行任务的?

教师范读课文4、5二个自然段。

(1)提出自学要求:画出这两段文字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

(2)学生自学课文。

(3)组织学生讨论下列句子。

“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思考: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了?

明确:黄继光是在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伤,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而且又在身负重伤时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起来的。

②找出说明黄继光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

明确:“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用尽了全力”、“艰难”、“挪动”,说明黄继光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挪动”说明爬得很慢。即使爬得很慢,而且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但是他仍在前进。

③“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明确: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他的前进是多么不容易啊!

④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这三个感叹号表示什么意思?

明确:第一个的“啊!”是惊讶的意思,黄继光能站起来,出人意料。第二个着重讲,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呀!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要求读出当时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读出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

(5)小结:课文第4、5自然段表现了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的顽强精神。请同学们读这两段课文,要读出黄继光英勇、顽强、坚持战斗的精神。

(6)学生读第4、5自然段。

6..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4、5自然段的?

7.请你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1)最令人感动的句子是“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这句话为什么感人呢?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

明确:黄继光在“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件武器”、“天决亮了,规定时间马上到了”的情况下又站起来的。

②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唯独没有想到什么?

明确:黄继光想到指导员对他的信任,想到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朝鲜人民的解放,惟独没有想到自己身负重伤,自己生命的安危。

③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进发出无穷的力量,他怎么做?

(全班齐谈第6自然段末句。)

④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英勇献身了,这表现了他怎样的一种精神?

明确: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3)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8.战斗的结果怎样?请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战士们为什么能这么快拿下597.9高地?

篇3:《黄继光》读后感

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慢慢闭上眼睛,顿时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久久都不能平静。黄继光在危机关头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的画面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

当我读到“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句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我的眼角湿润了,黄继光这个伟大的战士,在生死的边缘徘徊着,他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义无反顾的向前冲。是什么鼓舞着他舍己为人,坚持到底,是什么?是什么?是一种对祖国、对民族的伟大、无私爱意,让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他的“字典”里只有“冲,冲,冲”这三个伟大的字眼!面对死亡,他视而不见,面对战友,他奋不顾身。同学们,黄继光有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向他学习。在的汶川大地震中,又出现了“黄继光的影子”许多人被埋在废墟底下的情景,我们历历在幕,后来,一个个“黄继光”出现了,他们冒着高楼再次倒塌的危险,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一个个埋在废墟底下的人,不论有多么的困难和危险。他们这种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精神,不就是“黄继光”再现吗?

有些人也不管家人的死活,自己却先逃命了。虽然我们现在不需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要干感人肺腑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向黄继光学习:不要自私自利,要为别人着想,为大家着想。黄继光还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他在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前,忍着剧痛,困难的前进着,但他没有放弃。而我们呢?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就半途而废了,和黄继光相比,我们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烈士,他们都伟大的牺牲了,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正是有了他们牺牲,才有了我们幸福的今天!

让我们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回抱祖国,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为这句话努力、奋斗吧!

篇4:《黄继光》读后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这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多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

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可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常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随便扫了一下,很不干净,妈妈见了,批评我说:“戴健,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妈妈就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当我读到“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句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

黄继光,这个伟大的战士,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忍着伤痛,像巨人一样冒着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黄继光,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却有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呢?哦,是最光荣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促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错了好几题,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然后拿给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没完没了,真烦。”爸爸严厉批评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逃避困难。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虽然谈不上战争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学们!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你不感到黄继光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吗?黄继光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无数志愿军烈士永远长眠于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这正是英雄“山草离离兮掩我骨,沧海荡荡兮浸我尸”的豪迈绝唱。

篇5:《黄继光》读后感

今天,我在家里读了《黄继光》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故事主要讲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黄继光,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中,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他的胸膛挡住了疯狂的子弹,战争胜利了!而黄继光却永远的沉睡在了战场,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放弃了充满希望的未来,黄继光是一位为国家争光添彩的好战士!

想想当时黄继光当时的决心,再看看我们,黄继光宁愿为祖国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甚至都不愿意帮父母干家务活,不愿在学习上下一份决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用多少个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是用多少个烈士的头颅换来的?老一辈的战士宁愿勇敢地面对死神的威胁,也不愿当一个抛弃自己祖国的卖国贼。正是这些敢于为祖国献身的烈士,激发了中国人欲要和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决心,想想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数不清的中国人倒在了鲜血中,到处都是日本人放肆的笑声。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是共产党救了我们,是舍己为人的烈士救了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学习,不要辜负了老一辈爷爷奶奶的希望。

是啊!正如毛主席说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黄继光对面前的刀枪火海都不怕,只为了祖国不受外国的欺凌,他张开双臂,向激烈的枪口扑去,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中国人的骨气。“豪气贯日月,英风照大地。”他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令我的心颤抖了一下,我们现在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和他们那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生活能比吗?他们那种敢于牺牲的精神我们有吗?他为了国家浴血奋战,而我们却是为了自己而学习。想到这,我感到内心无比的羞愧。

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这代表着战士们的鲜血,战士们抗击侵略者洒下的鲜血!想想,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的什么精神?是敢于奉献自己,为大家着想的美好品格!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好好学习,不辜负了祖国对我们寄托的希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篇6:《黄继光》读书笔记

虽然黄继光的事迹家喻户晓,但是又有多少人会记住这么多英雄的中华儿女中,有黄继光的名字呢?

黄继光用他那年轻的生命,换来了胜利之路!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连续争夺到了三个阵地,但由于零号阵地的阻挠,贻误整个战机。部队组织了三次爆破都不成功,只好求助六连的通信员黄继光来帮助。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从这句话中也能体会到当时黄继光的决心,也很有信心能完成任务!

黄继光他带着两名队员,勇敢机智地摧毁了几个火力点,不幸牺牲了一名队友,另一个身负重伤。黄继光猛向敌方投手榴弹,敌方顿时停止了扫射,但里面剩余的机关枪又开始疯狂扫射。此时的黄继光也是满身伤痕,左臂也被射穿了,弹药也用尽了。黄继光拼了命的爬到地方的枪口,用自己广阔的胸膛,挡住了那可怕的枪口!

部队立即冲上去,大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很快就占领了阵地,但黄继光,黄继光那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消失在这世界。

胜利,交换的代价,就是黄继光年轻的生命。

胜利,让黄继光年轻的生命没了,连躯体,也不完全了。脚已经给打折了,躯体上也有七处重伤,背后还有很长的血痕……光是听着,就毛骨悚然;光是听着,就感觉可怕;光是听着,就似乎疼痛不已。可以想象,当时黄继光受的是多大的痛苦!或许比我们想象得更疼!更加可怕!

黄继光的名字,会让世人永远记得!请大家别忘了,千万个英雄中华儿女中,也有黄继光的名字。

篇7:《黄继光》读书笔记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是《黄继光》。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黄继光所在的连队要在黎明前夺下597.9高地,但前方敌人的一个火力点阻挠了他们,黄继光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枪眼,对连队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故事。

黄继光不惜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连队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放弃生的希望,死也要把任务完成,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啊!这可真是充分地表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

当这篇课文学习完之后,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当战斗结束连队长准备安葬黄继光遗体的时候,发现黄继光胸膛中了7弹却没有流一滴血!原来黄继光在爬的过程中血已经流的干干净净了!可他还是坚持站起来用自己的胸膛堵枪眼!这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一种意念的力量。

我们应该学习黄继光的这种精神,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也不用我们去堵枪眼,可我们还是应该学习黄继光的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一定不能“损人利己”。

最后,一定要记住:坚持不懈,奇迹才会出现!

篇8:《黄继光》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舍生堵枪眼》这篇文章,我被黄继光那为革命献生,为军队开辟新道路的精神深深所折服。

黄继光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就失去父亲,是个苦孩子,饱受了人世间的不公,12岁那年,由于家乡一场大旱,他被迫出逃,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那是黄继光18岁,他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了抗美援朝的路程。

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参加了战斗,奉命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可是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阻击,部队多次冲锋未果,眼看天就要明了,如果在天亮前还没有占领高地,不仅部队军人有危险,所得的区域也将被夺走。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冲锋中,他的两名队友壮烈牺牲了,他也身中四弹,忍受不了痛苦昏了过去,敌人猛烈的机枪声把他从死神手中唤醒了,他拼尽最后一口气,不顾一切的向机枪口爬去,心里好像在说:为了取得胜利,打败敌人,我黄继光死而无憾!我一定要堵住枪眼!他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的机枪口。使部队冲锋成功,击溃敌人。

啊!多么伟大的黄继光,他用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为革命所献生。他只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缩影,一个集中体现,他表现了我国志愿军战士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这种无私无畏,为革命献生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遗忘了上甘岭上上万烈士的鲜血,不忘先烈们在另一片热土上得来的荣誉。黄继光的名字和事迹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篇9:《黄继光》读书笔记

终于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这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多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

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可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常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随便扫了一下,很不干净,妈妈见了,批评我说:”戴健,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妈妈就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当我读到”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句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黄继光,这个伟大的战士,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忍着伤痛,像巨人一样冒着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黄继光,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却有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呢?哦,是最光荣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促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错了好几题,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然后拿给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没完没了,真烦。“爸爸严厉批评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逃避困难。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虽然谈不上战争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学们!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你不感到黄继光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吗?黄继光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无数志愿军烈士永远长眠于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这正是英雄”山草离离兮掩我骨,沧海荡荡兮浸我尸“的豪迈绝唱!

篇10:《黄继光》读书笔记

黄继光出生在四川中江的一个的村庄里,他自小家庭贫困,他的父亲在他六七岁时就因饱受地主的欺压病恨交加而去世了,所以,黄继光从小就帮地主放牛放羊割草。

黄继光长大了,成为了一个热爱祖国的小伙子,冬天,村子解放了,黄继光不但第一批成为了会员还当上了民兵,抗美园站开始了,黄继光报了名,但是很遗憾由于他身材较矮所以没被选中,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参军营长被黄继光的热情感动了,所以,被破格入取。

上甘岭战役时,黄继光不管自己的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军的枪淋弹雨,顿时敌军与我军都惊呆了,没想到,黄继光打断了自己的腿,却为保卫祖国那片神圣的领土而贡献出了自己的身躯与生命。

黄继光真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有些人认为自己的生命很重要,但黄继光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卫我们美丽的家园,他为了让他们的后代有幸福的生活,就因此献出了自己那宝贵的生命啊!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