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共11篇)
“ylx789”投稿了11篇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
写给外四科(乳腺外科)胡大为主任
和田春宇主管医生的一封信
感谢你们用一把小小的手术刀为我们根除了病灶,在日常的治疗中为我们答疑解惑。
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美好且善良,这才是世界该有的样子。
医生和病人,从来不该是对立的,唯有我们同仇敌忾,共同与疾病奋战的时候,才拥有生命最大的张力。
地球存在了几十亿年,人类只是初来乍到,再多的经验、高超的医术,放在生命的长河里,都不足挂齿,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命轮回,从来如此。
哪里有重患,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虽然不一定妙手回春,凭着一腔孤勇,为我们披荆斩棘,无论是挽救生命,还是送最后一程,你们都曾让那些生命被认真对待。
不是医生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不能没有你们。只是因为这一份医者匠心,我们都应该鞠躬对你们道一声:
谢谢你,爱护我的生命!
谢谢你,从来不会放弃我!
患者: 秦凤云
20xx.10.26
篇2: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
杭州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感谢朱韵医生:
2月9日下午3点左右,我在你院看五官科,有二瓶药需要配好药,再到五官科医生调配一下。朱医生为了照顾我年纪大,再加股骨头换置人工股骨,上下楼梯不方便,她帮我配好药,送到我手里。我内心真的很感谢!我和朱医生素不相识,还是第一次看朱医生,对待病人这样好的医生,谢谢你院培养出这样好的品德善良、优秀好医生。万分感谢!
请周院长代为我点赞一下!
下城水印康庭 残疾人 徐缘英
篇3: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
感恩孙强主任,感恩协和医院!孙强主任和乳腺外科的大夫和护士们,用高尚的医德和医术,谱写了白衣天使的赞歌。孙强主任带出一支医疗严谨、医术精湛、管理有序、高效干练的队伍;无论怎样褒奖孙强主任于乳腺外科的业绩都不过份!而协和医院,是靠无数孙主任这样的精英传承着它无法取代的医界顶峰位置!
感谢人:患者邢女士
篇4: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
感 谢 信
尊敬的市立三院领导:
我是一个普通个体从业者,3月17日在工作中因意外失火,造成双手大面积烧伤,来到市立三院住院治疗,住在八楼11号病房。
在住院期间,因双手行动不便,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困扰,该病区的医护人员考虑到我的这些困难,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不怕脏,不怕累,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使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家庭般的温暖。
经过医护人员的认真治疗和护理,短短十天时间,我的双手就基本痊愈了。在这里我要对八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普外科住院患者/.3.28
篇5: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
完美的家人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李祝明 ,从8月开始患上银屑病(牛皮癣),当时在读大三 之后一直四处求医,去过新都中医院 47医院 军区医院 成都二医院 三医院 中医院 皮肤研究所 银屑病专科医院 德阳二医院 德阳市医院(因当时在德阳上大学) 北京京康银屑病医院(住院七天加一个月药费共计2.6万) 除此之外 还去过大大小小的诊所 从208月到5月 看过的医生不下于50个 中药西药从来没断过一天 花费共计有20余万元
最严重的一次是10月份 全身从头到脚长满脓疱 住进成都中医药大学皮肤科40床(一问都知道) 当时生活已经不能自理 吃饭上厕所全在病床解决 半个月才能下床走路 住院40天 药没有断过 过年前半个月又住进中医院 过年都在医院度过 住了37天回来5天又复发
由于一直输液和滥用激素 身体越来越严重 全身百分之90的皮肤都是坏的 当时我对生活已经充满了绝望 我的病给全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身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压力让我变得很悲观 每天都不出门 早上醒来都不想动 想想每天的日子都一样 有过想自杀的冲动 在这个时候我遇上了完美,这是用产品前后到今天的对比,感恩完美!
篇6:五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的
写给外四科(乳腺外科)胡大为主任
和田春宇主管医生的一封信
感谢你们用一把小小的手术刀为我们根除了病灶,在日常的治疗中为我们答疑解惑。
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美好且善良,这才是世界该有的样子。
医生和病人,从来不该是对立的,唯有我们同仇敌忾,共同与疾病奋战的时候,才拥有生命最大的张力。
地球存在了几十亿年,人类只是初来乍到,再多的经验、高超的医术,放在生命的长河里,都不足挂齿,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命轮回,从来如此。
哪里有重患,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虽然不一定妙手回春,凭着一腔孤勇,为我们披荆斩棘,无论是挽救生命,还是送最后一程,你们都曾让那些生命被认真对待。
不是医生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不能没有你们。只是因为这一份医者匠心,我们都应该鞠躬对你们道一声:
谢谢你,爱护我的生命!
谢谢你,从来不会放弃我!
患者: 秦凤云
.10.26
篇7:来自患者的感谢信
尊敬的西安市第一医院:
我是眼五病区501病房1床患者的儿子。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代表我母亲及全家感谢眼五病区杨建刚主任、黎彦宏医生、晁媛媛护士长及全体医护人员。由于他们科学的治疗与精心护理,我母亲的治疗非常及时、手术非常成功。
母亲患白内障已20多年,且严重硬化,加之已88岁高龄,手术有很大风险。杨建刚教授接诊后不仅没有推诿,反而说:只要患者及家属能了解病情的严重性,并能正确理解老人手术的风险性,我们会尽快以最大努力实施手术,改善老人视力。在杨建刚教授的安排下,母亲顺利入院并手术,令我们无比感动!
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住院期间易出现突发情况,杨建刚教授亲自出面协调,不仅把最佳手术时段安排给我母亲,还邀请其他科的主任为母亲会诊,这种以患者为本,从患者角度考虑的高尚医德,第二次让我感动!
手术当天,我母亲因为胆怯,不愿进手术室,杨建刚教授与晁媛媛护士长与我母亲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沟通,并于其他几位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及技巧给予母亲心里的安慰与支持。从这些护士们与我母亲接触的全过程中,她们工作有序、态度热忱、技术熟练,我清楚的看到了心理学、护理学以及人文情怀在这些天使们身心上的充分体现!我第三次被感动!
做完手术我母亲从手术室出来,激动的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杨医生技术太高了!太细心了!太有耐心了!我还没有见过医术这么高的医生”!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黎彦宏医生随时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方案,让患者时时刻刻都感觉到了医生在关注,在关心我们,这让患者心理上有了精神寄托和情感依赖,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后来我在杨建刚教授和晁媛媛护士长面前想表示感谢,杨建刚教授告诉我说:“医院领导、党委倡导‘用医术治病,用医德暖心’的理念,就是我们行医的指导思想!作为医生我们的价值就是给患者减轻痛苦,为患者带来健康!晁护士长同样谦虚地表示:我们的职业,就是通过精湛的技术和暖心服务把医生对患者康复的希望,在患者身上变成现实,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听了这些,我再一次满心感动!不仅是感动于杨建刚教授、晁媛媛护士长、眼五科的主任及医护人员,更感谢西安市第一医院党委,感谢第一医院及眼科医院的文化!有这样一家让患者及家属放心、称心、暖心的医院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深感幸福!
篇8:来自患者的感谢信
尊敬的第一人民医院的领导:
三月九日上午11点我来到肛肠科看病,我体验到一件非常感动人的事。一位年轻的美女医生态度和蔼的对我说:请问什么病跟我说一下。她仔细的听我介绍困扰几年的肛肠病的痛苦,去过几家医院但没有治好。然后医生对我一丝不苟的进行检查,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很快就确诊了我的病。没想到这么快就确诊了。医生给我开了药并详细的告诉我注意事项。这时已过中午,我很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影响你休息了,她却很平淡的说,没关系,这也是应该的。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到她对患者却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却像夏天般的热情。在平凡的岗位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向她表示感谢,这种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也使我很受感动。
我也感谢医院的领导培养出这样深受广大群众敬佩的好医生。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愿一医院明天会更好!我经过医生的治疗病已痊愈!
感谢人:xxx
20xx年x月x日
篇9: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精选
肠梗阻,阴魂不散地跟随我多年,而且每年都会挑个时间出来搞事情,折腾我一番。我做过多次肠镜检查,也没查出什么大的毛病,医生的结论是功能性的,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说就是先天性的,没得治。我和它经过多年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些经验,有时采取忍术,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不动;忍不了就去医院,吊个消炎针,挂袋营养液,饿上一两天;再不行就插胃管,吃泻药,上抽下拉,诸如此类。过去的五六年,我就这样采用保守疗法挺过来了。但去年8月份那一次,上述所有方法均不管用,又痛又胀,而且越来越厉害,感觉肠管扩张得都快不行了,肚皮都要炸开了,只好从医院急诊转到住院部,开膛剖腹,排气减压。手术中,医生将我的肠子盘了一遍,认为我乙状结肠先天性过长,比正常人长20多公分,可能是导致胀气和梗阻的主要原因,所以给我做了乙状结肠切除和造口手术。
3月4日,时隔半年多,我再次住进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大楼23楼胃肠科病房。去年8月是剪肠子,做造口,这次是接肠子,做造口还纳。我这次住院与上次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术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精神准备。上次是被动的,匆忙的,未知的,毫无先兆的;这次是主动的,从容的,有预约的,结果可期的。入院前一周,我向公司领导汇报后,将手头工作和部门工作做了安排交接。入院后,在医生指导下从从容容地做了各种检查,血、尿、便,心、肺、肠,特别是造口上下的结肠等重点部位,做了加强CT。爱妻向单位请好了假,准备来医院陪护,住院所需的各类物品都打好了包,甚至包括杂志书籍都放进了箱子,随时拎着入院。当然,所有这些准备,与预约主治医生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这次手术我所做的最大准备就是找到了李正荣教授,请他亲自操刀,在他答应的那一刻,我已经放了一万个心。
入院前,我曾私下咨询李主任,这个手术我需要做哪些准备?他给我回了八个字:“放松心态,轻装上阵。”这八字真言胜似万千良药,顿时让我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极大舒缓。
入院后续
入院后手术前,我又找到李主任,咨询是否可以做微创,他说看情况,尽量吧。后来他答应了我的请求,给我做了微创。在讨论我的手术方案时,有人不同意微创方案,认为微创比开刀风险大,难度大。所幸李主任是腹腔镜微创专家,他为了我,从病人角度考虑,坚持采用后者方案,不仅大大减轻了我的痛苦,且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
李主任不仅医术高明,专业素养好,还特别平易近人,对病人特别关心。记得术后的一个周六晚上,我给李主任发信息,报告体内痛感较之前加剧加频,是否属正常现象。他非常重视,让我马上量体温,看是否发烧,得知体温正常后他说再观察一下。第二天周日,本来他休息,但他一大早就赶来病房看我,详细了解情况。当天晚上,又特地到病房来查房,同时交待术后应注意的问题。
正是在李主任的精心治疗和细心关照下,我身心都得到了快速康复,3月13日手术,3月19日出院。出院当天,李主任笑着对我说:“我们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以后你的肠子啊还要多注意保养,清淡饮食,适当运动。”我真心地向李主任表示感谢!
出院后康复期
现在,我已经出院近两周了,我以我自己的亲身感受隆重宣布,李主任的这次手术非常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术后2-3天正常通气通便。凡是做胃肠手术,术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尽快通气通便,先通气后通便,通气了就可以进水进食,通便了说明机能恢复。我记得前次手术,三四天都没通气,在插了胃管的情况下都胀得要了我的老命。但这次手术之后,差不多刚好24小时我就放了第一个臭屁,然后一直感到肚子里“真气”乱窜,但未再出现过腹胀的感觉。随着肠子不断地蠕动,不到48小时就有了第一次便便,然后一直到出院,每天保持两至三次便便的常态。
二是术后4-5天可以正常进食。手术后的前两天,我每天靠一袋3000ML的营养液度日,第三天,按李主任嘱咐可以喝水,第四天可以喝点米汤,第五天就可以吃稀饭面条。就这样遵照医嘱循序渐进,进食量逐渐增加,从未出现不适感。尽管如此,术后1-2个月之内还应以流质为主,逐渐过度到软食,毕竟受伤的小肠子还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三是痛感不如想像中那么强烈。手术前,护士交待注意事项时专门强调造口还纳术后会很痛,爱妻和其他病友交流时,说还纳手术后痛感级别比女人生小孩还痛,而且持续时间长达一两个月。我是痛点较低的人,心生恐惧,忐忑不安。手术后的36小时内,全无痛感,我安慰自己,可能是因为麻药未醒,是因为打了止痛药,是因为用了镇痛棒。第三天,随着肠子蠕动有一阵一阵的阵痛。第四天,痛感加剧,间隔加频,但也不是特别不能忍受的那种。第五天,痛感开始慢慢缓解,痛的次数也在减少。第六天出院的那天,只是偶尔痛一下,外部伤口在上下楼梯的时候会有紧绷痛,平常还好。现在都快出院两周了,传说中的高级别痛感在我身上从未出现。
四是身体恢复得很快。我在手术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走路,护工见我这样,很是吃惊,一般病人术后24小时内是根本下不了床的,所以他还好心劝我不要这么快下床。但我觉得没问题,不难受,希望越早下床恢复得越快。第三天,我可以在护工的搀扶下到病房外的走廊游走,精神状态很好,可以和陪护的家人及来看望的亲友说说笑笑。第四天可以不用别人搀扶独自行走了,第五天在走廊游走的次数和圈数增多,能坐着不躺着,能走动不坐着。
总之,我的身体和精神正在一天一天好起来。这一切,归功于李主任的精湛医术,归功于微创手术方案。作为一名患者,能遇上李主任这种医德医术俱佳的名医,何其幸运。
最后,我还要感谢李正荣教授的团队成员和23楼所有医护人员。曹毅,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曹大”,我上次手术就是他亲自操刀的,这次住院之前,我有很多问题都是直接找他咨询,他从未拒绝过。手术当天,他本来还在参加院里的业务培训,但听说后马上赶到手术室一起会诊手术。术后他对我特别关心,常常抽空到我的病房询问病情,提供康复建议。朱凯宁,23楼的“第一高人”,1米9的高个,老远就能认出他,我从入院到出院,都是他热心地帮我办理各种手续,术后的换药、拔管他都亲自上。我出院后回到医院去拆线,门诊这边人实在是太多,我打电话向他求助,他非常爽快地让我到23楼来,他亲自帮我拆线。李护士长,一位热心、干练的大姐,她在楼道发号施令,整层楼的人都能听得到。她每天都要到各个病房巡查,和每位病人嘘寒问暖聊上几句。细心的刘护士,在手术前将所有注意事项交待得清清楚楚。麻利的叶护士,鼓励我多走多动,心理上别太把自己当病人会好得更快。还有许多叫不出姓名的医护人员,他们忙碌的身影,敬业的精神,对病人的大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谨向您们表示衷心感谢,向您们致敬!
篇10:来自患者的感谢信
吴明娟老师你好:
我是杨某(化名)老伴,今年71岁,视力、肢体四级多重残疾。我老伴患有多种疾病,脑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腰间盘突出、抑郁症,二十多年失眠症。
原因是儿子有心脏病,大女婿车祸人亡,大女儿患抑郁症,因病致贫。家庭的困苦所致各种疾病缠身。
自从吴老师给杨某诊治,糖尿病减轻,失眠症比以前减轻。谢谢吴老师的精心治疗和小郑护士的协助治疗。吴老师对患者有同情心,我要有感恩心。
祝吴老师全家幸福美满安达市升平镇太平村×××××
篇11:来自患者的感谢信精选
感谢信
我叫张军伟,属特困人员救助对象。1996年3月15日患脑肿瘤,昏迷三个月零八天,在洛阳150医院经七个国家专家轮流抢救脱险,但造成了双目失明三年。2007年3月15日在天池镇吉星建材有限公司工作时出现了意外事故,致使我左锁骨骨折、下颚骨粉碎性骨折。在渑池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昏迷四昼夜,造成终身残疾,每天靠拄拐杖行走。为了使我身体早日康复,果园乡民政所长杨武军于2018年3月30日,亲自安排我住进果园乡卫生院,由高明医生为我进行康复治疗,经高明医生精心治疗(针灸、点穴推拿)三天后就可以丢拐杖自由行走了。左手麻木22年不会掌碗也恢复了正常。住院期间院长王智春、副院长秦现峰、医师王九峰、护士梁茹钰每天到病房探视病情,院长王智春还让我在院食堂免费用餐,他们真正做到了视病人为亲人,特别是高明医生,医技高超、医德高尚,治好了我的陈年顽疾,为我付出的一切使我非常感恩,终生难忘,为此我特写此信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致敬。
感谢人:张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