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通用4篇)

美事文档网 时间:

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文档1

  为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坝)、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集镇防洪以及供水危机等自然灾害。

  二、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维护社会稳定,尽力做到不倒一坝,不溃一堤,不损一站(房),不死一人。

  (二)基本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害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委会为主进行处置,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镇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指导、督促各村的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防汛抗旱指挥部

  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分管副镇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镇综合办、水务站、安监站、派出所、民政办、农业服务中心、交管站、综治办、司法所、财政所、国土资源所、林业环保站、电管所、村镇规划所、科教文化中心、中(小)学、卫生院、村委会等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快速高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日常工作。

  (二)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区、区防汛抗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时掌握全镇水情、旱情;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制定镇防汛抗旱方案;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旱工作;对全镇水利设施实施统一调控和调度;组织对河流、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管理。

  (三)成员单位职责及责任人

  1、综合办:负责联络各成员单位,做好协调,上报及信息工作。

  2、安监站:负责防汛抗旱部门、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督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

  3、综治办:负责出现汛情、旱情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镇司法所:负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与解释,向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5、电管所:负责本单位所辖区内的线路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6、科教文化中心:正确把握全镇防汛抗旱宣传工作导向,协助、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防汛抗旱新闻报道工作。

  7、水务站: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组织、指导全镇防洪排涝、抗旱工程的建设和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负责水情和旱情的监测预报及全镇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

  8、镇派出所: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汛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和转移。

  9、交管站:保障因汛情所造成的水毁道路的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10、民政办:组织、协调灾后救助工作;核查灾情,发布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

  11、财政所:组织实施全镇防汛抗旱经费预算;根据有关部门和村镇提出的申请,会同镇防办在年度预算内审核下拨防汛抗旱经费,并监督使用。

  12、国土资源所:指导并监督全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组织对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勘察、监测、防治。

  13、农业服务中心:指导农业防汛抗旱和灾后农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农业系统的防洪安全;负责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和抗旱所需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的组织供应与技术指导。指导防汛抗旱和灾后畜牧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养殖系统的防洪安全;负责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和抗旱所需种苗、饲料等物资的组织供应与技术指导;组织兽医开展牲畜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4、林业环保站:协调防汛木材的供应,组织做好林区防汛管理工作及环保工作。

  15、卫生院: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援工作;及时向镇防指提供水、旱灾区疫情和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6、中(小)学:负责学校防汛抗旱工作,防止洪涝灾害,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发生险情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17、村委会:负责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对所涉及的范围目标要制定详实的防汛抗旱预案,在汛期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查出险情进行整改;遇到重大险情按照预案边处理,边及时上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所有成员单位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人员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要加强巡查力度,并将检查情况每月26日前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电话:)。

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篇2

  据气象预测初步分析,今年汛期气候形势复杂多变,区域性、阶段性的洪涝灾害较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增多,防汛减灾形势严峻。为切实做好我办20xx年防汛抗旱减灾安全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汛抢险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针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国、省、市级关于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抗旱行动方针,做到以人为本,准备充分,调度科学,反映迅速,决策准备,保障有力。

  行动方针:大风暴雨是预兆,防洪抗汛抗旱是命令,全体村(居)民及办事处各单位干部职工都必须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战斗,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本着先人畜后物质,先重点后一般,先学校后机关,先账目现金后机器设备,紧中有序,忙而不乱,确保防洪抢险工作有序进行。

  二、防汛抗旱抢险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一)成立防汛抗旱抢险指挥部

  总指挥:张松

  副指挥长:戚钊

  组长:杨泽钊、杨金华、华雪峰、杨伟、王小军、杜敏、冯剑、孙国川

  成员:蒋兆云、王钧、何跃、邓奇雄、王春华、郑舒、何志彪、马晓明、李朝国、谷勇春、谢雨洁、江丽萍、杨韬、任超、谢荣俊、刘剑、傅开彬、罗长清、刘雪梅、任洪银、宋青龙、李政涌、佘德刚、陈玉、曹晓芹、温洪波、陈懿、赵志成、王建、朱德兴、杨大明、莫泗斌、敬国雄、张碧强、刘永合、王林、郭大坤、雍兴全、岳克孝、杜永国、张兴文、何志芳、庄中学、陈棵、李国政、王勇德、赵良军、张仲强、江永瑞、杨廷胜、伏云彬、田福党、敬思文、戚晓锦、戚定全、邓泽凡、陈福堂、戚仕富、李仕桂、戚平

  (二)指挥部下设九个工作小组一个办公室

  1、监测预警组

  组长:杨泽钊

  副组长:蒋兆云

  成员:张李莉、陈艳宁、蒋培培、各村(居)地质灾害监测员

  主要职责:负责收集各类灾情讯息、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估,实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将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点位、事态信息迅速传达至相关责任部门,对救灾的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及警示教育。

  村(居)地灾灾害监测人员负责汛期各自辖区每日安全巡查,特别是学校、砖厂、码头、在建工地和人口集居等区域,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2、嘉陵江抢险组

  组长:冯剑

  副组长:刘剑

  成员:郑淙、韩远、李剑锋、马晓明、杜光红、李朝国、胡洪斌、江丽萍、李碧蓉、张铃、杨韬、陈治名、任超、罗忠琼、邢敏、谢荣俊、晁丽、郑妤心、李政涌、何春燕、沿途村(居)干部民兵应急分队

  主要职责:负责嘉陵江沿岸的防汛抢险工作。

  3、白溪濠抢险组

  组长:孙国川

  副组长:宋青龙

  成员:丁滔、苟金泉、李建华、王钧、伏天玉、何跃、李仕均、杜正伦、刘锐、杨凡、朱德兴、徐兴荣、陈利、沿途村(居)干部民兵应急分队

  主要职责:负责白溪濠沿岸的防汛抢险工作。

  4、水利设施抢险抗旱组

  组长:华雪峰

  副组长:任洪银

  成员:胡清权、何志彪、何东、雷子泰、陈映军、刘雪梅、水利设施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水利设施检查、整治、抢险及抗旱工作。

  5、地质灾害抢险组

  组长:杜敏

  副组长:王健

  成员:刘作勇、周国勇、李香、胡博文

  属地村(居)干部

  主要职责: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及上报、整治、抢险。

  6、通信联络及宣传组

  组长:王小军

  副组长:佘德刚

  成员:郑舒、周薇、陈玉、邓洪金、蒲朝春、刘益江

  主要职责:负责防汛抢险信息收集、整理及上传下达;防汛抢险预案及相关知识宣传。

  7、安全保卫组

  组长:陈懿

  副组长:赵志成

  成员:派出所民警城管执法中队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防汛抢险相关安全保卫和秩序维护工作。

  8、医疗卫生组

  组长:杨伟

  副组长:杨大明、莫泗斌

  成员:谢雨洁、王丹

  原江南、裕华、垭口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在抢险过程中受伤人员及群众医疗救治和伤员转移(120救护车辆由事发地段卫生院负责人进行调动)。

  9、后勤服务及防洪督查组

  组长:杨金华

  副组长:邓奇雄

  成员:谷勇春、傅开彬、王永惠、张晓彦、罗长清、何廷彬、廖茂克、温洪波、王春华、邓长树、曹晓芹、叶邱

  主要职责:负责防汛抢险物质的准备、运送、发放等后勤服务和督办防洪人员到位及工作落实情况。

  防汛办公室设在应急办,由刘剑、韩远、郑淙、丁滔、苟金泉、李剑锋等同志负责日常事务和防汛预报、预警信息的联络传递。

  三、工作具体要求

  (一)监测预警组各位成员为本年度各自辖区防汛巡查上报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坚持每天按时巡查,发现情况第一时间监测预警组组长,由组长报指挥部,由指挥部视情况安排应急响应及救援事宜。

  (二)各村(居)、办事处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防汛抢险的主要责任人。在汛期到来之前,要对本辖区内的学校、危房、水利工程设施、物质仓库、会计人文档案等主要部位进行一次检查、安排,把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专人。

  (三)各村居要成立相应的防汛抢险组织机构,组建20人以上的应急抢险队伍。办事处由人武部长冯剑牵头,负责组建20人以上的民兵抢险队伍,做好救援演练,保障第一时间拉得出、用得上、救得了。

  (四)加强防汛抢险的必要物资准备。办事处应急灯(手电)、救生衣、救生绳、雨衣等防汛物质准备由刘剑负责落实。各村要结合实际,准备必需的防汛物资,当险情发生时,要确保物资供应及时。

  (五)要提前做好转移的路线、地点等事项的预案,对路线、联络信号平时加强应急演练,灾情发生时,必须首先保证人员生命安全。

  (六)防汛抢险的具体要求

  1、洪水警戒线:嘉陵江水位上涨至南津关码头平台时为我办抢险警戒线,超警戒水位时,所有人员必须立即进入各自抢险岗位,听从指挥,积极有序地抢救人员和物资。

  2、联络信号和方法:洪水涨到警戒线时,通信联络组的同志应立即打开广播,全办党员、干部应立即投入抢险,联络方法是利用广播、电视、电话和徒步。从即日起至10月31日为防汛期,3-4月为防汛排查整改阶段,做到提前谋划,及早部署,从5月1日起各村(居)、社、办事处各单位要做到昼夜有人值班守护,办、村(居)、社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确保通讯工具畅通,能随时联系上,对辖区重点部位、重要地段落实专人值守、巡查。

  3、重点区域责任划分:一是以村级建制调整前原百佛场村、白溪村、三合村、神隍垭村、明垭子村为重点的白溪濠沿岸,由白溪濠抢险组负责实施抢险;二是沿嘉陵江边的龙潭社区、金银观社区、江南社区、阆南桥社区、奎星楼社区、涧溪口村、观牧寺村,由沿嘉陵江抢险组负责实施抢险;三是辖区水利设施,由水利设施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四是若辖区发生地质灾害,由地质灾害抢险组负责抢险。在抢险过程中,必须首先保证人员生命安全,不能因抢险造成人员伤亡。

  各村(居)的防汛抢险重点:学校和现有塘、库、堰、电灌站、危房和山体滑坡地段、原垭口、裕华、江南场镇两边的住房和企业。场镇避险地点为垭口裕华学校和农贸市场以及办事处驻地前广场,转移路线经张宪街和阆南桥街。灾后防疫由杨伟牵头,江南、垭口、裕华卫生院具体负责防疫措施落实。

  4、在防汛抢险中,指挥长、副指挥长、各组组长必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和民兵预备役是主力军,要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对积极参加防汛抢险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若有贪生怕死、临阵逃脱甚至干扰破坏者,必须按党纪、国法追究责任,造成严重后果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在防洪抢险中应保持高度警惕,对个别乘人之危、拦路抢劫、趁火打劫、妄想发洪水之财的犯罪分子要立即扭送到公安机关依法处治。

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篇3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科学实施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确保城区安全度汛。

  (二)基本原则

  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调动全社会力量,团结抗洪。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国家防总办公室《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诸城市城区防汛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成员名单见诸政办发[20__] 号文件《关于20__年城区防汛工作实施意见》。

  指挥部负责城区防汛的应急指挥,发布启动应急预案命令,指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应对。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政局,负责城区防汛的日常工作。

  (二)洪水预报预警

  指挥部办公室根据诸城市气象局发布的降雨预报进行预警:发生五十年一遇洪水(城区24小时降雨量达到243.9毫米),或发生百年一遇洪水(城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326.7毫米)时,立即启动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人员、财产转移和抢险救灾工作。

  根据职责分工,气象、水利部门做好水情、汛情分析预报,及时提出防汛抢险建议;市财政局、市商贸局、市经信局等部门做好抢险物资保障工作;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通信部门保障通信畅通;供电部门保障抢险和灾区用电;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做好灾区的生活保障和卫生防疫工作。

  当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由指挥部发布命令,市人防办负责用报警器发出鸣叫,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和手机短信向市区居民播发,通知紧急撤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立即组织做好抢险救灾、人员和财产转移工作。

  (三)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市财政局:负责省、潍坊市下达的防洪、抢险救灾经费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安排抢险救灾所需地方资金。

  2、密州街办、龙都街办、经济开发区、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各成立一支500人的抢险队伍,各准备沙子1000方、编织袋10000条、铁丝2吨、木桩300根。同时,对城区地势低洼、易发生洪灾的社区实行重点防护,并组织社区抢险突击队及时到位开展抢险救灾、组织群众开展自救。

  3、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各成立500人的抢险突击队,准备编织袋20000条、铁丝3吨。同时,组织所属各企业加强重点部位、重要设施、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管护,及时排除险情,保证安全。商务局组织对龙城市场、密州商城等直辖市场和百盛商场、仁和五交化、利群商厦、人民商场、商业大厦、中百大厦等商业流通单位的抗洪抢险。同时,作为市里的抢险预备队,随时听从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4、市住建局成立500人的抢险突击队,准备沙子1500方、编织袋10000条,重点负责建筑工地的抗洪抢险。同时作为市里的预备队,随时听从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并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对城区危旧房屋进行排查、维修,协调各社区、住宅小区做好小区的防护工作和抢险救灾工作。

  5、市市政局成立200人的抢险队伍,重点对城区府前街、人民路、和平街、繁荣路、兴华路、龙源街、东关大街、密州路等重点路段的排水设施进行疏通,保证下水畅通。组织专业巡查队伍,对市区主要道路上的桥涵等进行24小时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除险抢修,保证安全。同时组织供气供水供热等企业的抢险突击队,在加强管线巡护的同时,对水毁管线进行及时抢修,保证安全。

  6、市城管局成立200人的抗洪抢险突击队,负责及时对雨水箅子清理和路面积水清扫、绿化带积水排放,及时清理被风雨损坏的户外广告牌匾。同时作为市抢险预备队,随时听从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7、市人武部:协调驻诸部队成立500人的抢险突击队,担负抗洪抢险、营救群众、转移物资、执行重大防洪措施的任务。

  8、市公路局成立300人的抢险突击队,并按计划备好货车、客车,随时听从指挥部的'调用,并负责对四条外环路及有关桥涵进行24小时监护,出现险情及时组织抢险,保证与外界畅通。

  9、市水利局成立200人的抢险队伍,1000方沙子、20000条编织袋,1000条木桩、5吨铁丝,重点对三里庄水库和九龙河、潍河城区段进行监控,将河道水位降至排水管道底部,保证泄洪畅通。科学预测洪水流量,合理调控三里庄水库闸门,确保水库和下游河道安全。

  10、市气象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汛情雨情严密监视,并及时将有关信息上报指挥部。

  11、市供电公司成立100人的抢险突击队,10部抢险车,加强对重要供电设施的管护,快速抢修受损线路和设施,确保及时供电。

  12、市教育局成立100人的抢险突击队,并备好相应物资,重点对城区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进行保护,一旦水灾发生,及时采取停课、提前放学、延后放学,或由教师组织集中护送低幼学生等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13、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等通信单位在灾情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保证防汛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14、市民政局要备足抢险救灾物资,备好物资运送车辆,做好抗洪抢险人员的食物和饮水供应,并协调单位和社区为转移出的群众提供所需食物和饮水。

  15、市广电局:负责广播、电视的防汛宣传工作,根据指挥部提供的汛情及时向公众发布防汛信息。

  16、市人防办:按指挥部要求,发布预警信号。

  (四)抢险力量组成及通信系统

  1、防洪抢险力量组成。密州街办、龙都街办、经济开发区、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商务局及驻军抢险突击队,由城区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指挥,同时其他系统的抢险预备队也随时听从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投入抢险救灾。各突击队接到命令后,20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同时,各部门、各单位的抢险突击队按照分工立即投入抢险。必要时,由指挥部调动社会其他力量投入抢险。

  2、通信系统。利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组成通信网。有线电话系统和无线电话系统分别由诸城联通公司和移动公司负责。

  三、预报、预警

  (一) 预警程序

  一级预报: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信息,预测出可能发生超标准频率洪水后,通知城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同时上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

  二级预报:指挥部根据降雨和汇流情况,确定城区和三里庄水库出现百年一遇以上量级洪水时,向风险区域所有单位和居民发出二级预警信号,各单位和居民群众做好准备,转移重要物资和档案资料。

  三级预报:当城区各单位、居民听到三级预警信号后,马上开始指定路线向计划安置地点转移。

  (二) 预警信号

  一级预警指挥部通过电话向有关部门、开发区、街道发出通知。

  二级预警通过市人防办警报器直接向全市发出1分钟长音信号。

  三级预警通过市人防办利用警报器连续发出短促音信号。

  (三) 运输车辆和抢险物资安排

  1、运输车辆。被征调车辆的单位在接到一级警报时应做好车辆准备;接到二级警报后运输车辆按照指挥部的调度命令,立即开赴抢险现场,担负救护人员和转运物资任务。

  2、抢险物资,按本预案计划进行储备,随时调用。油料供应由中石化诸城销售分公司负责;食品由市民政局、商务局负责。

  3、市公安局及时派出治安警力,对受灾地区进行特别管制,对特别严重的灾害地区,必要时可依法实行紧急状态。

  四、应急响应

  (一)五十年一遇洪水防御方案

  当发生五十年一遇洪水时,根据我市防洪工程现状,属标准内洪水。指挥部将派人加强巡视,严密监视水情变化,组织落实好抢险物资、车辆和抢险队伍,随时准备抗御超标准洪水。

  (二)百年一遇洪水防御方案

  当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三里庄水库、九龙河、潍河城区段是防汛重点,指挥部调度突击队加强巡视监护,并及时指挥各街办、各有关部门,做好人员、财产转移工作。

  (三)应对措施

  发生不同频率的洪水时,指挥部要及时组织、指挥有关部门,做好抗洪救灾的各项工作:一是气象、水利部门及时做好水情预报,进行工程抢险技术指导;二是指挥部要组织各大系统、各部门、单位做好人员调配、防汛物资调运准备;三是公安部门要维护好灾区的社会治安,严厉打击破坏、盗窃分子;卫生部门要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灾区疾病传播;四是石油、电力等部门落实好本行业、本单位的抢险措施,保证供油供电。

  (四)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由市人防办负责。预警信号要传达到每个单位和居民群众。听到二级警报信号后,各单位和群众立即根据事先拟定的计划做好撤离准备。当听到三级警报后,按照计划方案,听从指挥员指挥,配合抢险队员的行动,有秩序地安全转移。同时,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时发布紧急撤离广播和电视滚动字幕显示,并发手机短信告知。

  (五)撤离路线、安置地点

  应急撤离路线和安置地点是:九龙河以东,往东撤到古城子岭;九龙河以西,沿龙源街向南撤到王家屯岭;三里庄水库区域居民要向东、西、南三面岭地转移。发布转移命令和信号后,各单位、社区要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迅速转移。

  (六)运输车辆调配

  密州街办、龙都街办、经济开发区、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园要各准备大型客车10辆,交通局准备大型客运车辆50辆,商务局准备大型货运车辆30辆,由指挥部统一调用。

  (七)医疗与卫生防疫

  医疗及药品供应工作由市卫生局负责。从市内各较大医院抽调身体好、素质高、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组建5个巡回医疗救护队,每队10人。另外,每队装备1台救护车,以便救治伤病人员,各医院120救护车随时待命,参加应急救护。

  卫生防疫工作由市卫生局负责。由市防疫站组建防疫队伍,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全力进行监测和巡回消毒,防止流行性疫病的发生。

  (八)新闻报道

  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要对宣传稿件进行严格审查,把握舆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

  (九)应急结束

  城区防洪防汛应急工作结束后,指挥部根据抢险救灾实际情况,发布解除应急命令,转入正常工作。

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篇4

  为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坝)、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集镇防洪以及供水危机等自然灾害。

  二、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维护社会稳定,尽力做到不倒一坝,不溃一堤,不损一站(房),不死一人。

  (二)基本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害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委会为主进行处置,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镇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指导、督促各村的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防汛抗旱指挥部

  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分管副镇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镇综合办、水务站、安监站、派出所、民政办、农业服务中心、交管站、综治办、司法所、财政所、国土资源所、林业环保站、电管所、村镇规划所、科教文化中心、中(小)学、卫生院、村委会等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快速高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日常工作。

  (二)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区、区防汛抗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时掌握全镇水情、旱情;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制定镇防汛抗旱方案;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旱工作;对全镇水利设施实施统一调控和调度;组织对河流、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管理。

  (三)成员单位职责及责任人

  1、综合办:负责联络各成员单位,做好协调,上报及信息工作。

  2、安监站:负责防汛抗旱部门、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督促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

  3、综治办:负责出现汛情、旱情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镇司法所:负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与解释,向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5、电管所:负责本单位所辖区内的线路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6、科教文化中心:正确把握全镇防汛抗旱宣传工作导向,协助、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防汛抗旱新闻报道工作。

  7、水务站: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组织、指导全镇防洪排涝、抗旱工程的建设和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负责水情和旱情的监测预报及全镇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

  8、镇派出所: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汛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和转移。

  9、交管站:保障因汛情所造成的水毁道路的'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10、民政办:组织、协调灾后救助工作;核查灾情,发布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使用;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

  11、财政所:组织实施全镇防汛抗旱经费预算;根据有关部门和村镇提出的申请,会同镇防办在年度预算内审核下拨防汛抗旱经费,并监督使用。

  12、国土资源所:指导并监督全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组织对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勘察、监测、防治。

  13、农业服务中心:指导农业防汛抗旱和灾后农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农业系统的防洪安全;负责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和抗旱所需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的组织供应与技术指导。指导防汛抗旱和灾后畜牧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养殖系统的防洪安全;负责灾后恢复畜牧业生产和抗旱所需种苗、饲料等物资的组织供应与技术指导;组织兽医开展牲畜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4、林业环保站:协调防汛木材的供应,组织做好林区防汛管理工作及环保工作。

  15、卫生院: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援工作;及时向镇防指提供水、旱灾区疫情和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16、中(小)学:负责学校防汛抗旱工作,防止洪涝灾害,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发生险情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17、村委会:负责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对所涉及的范围目标要制定详实的防汛抗旱预案,在汛期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查出险情进行整改;遇到重大险情按照预案边处理,边及时上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所有成员单位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