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欺凌工作实施方案范文(精选4篇)
防欺凌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文档1
为了认真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机构、职责:
组织机构:校园欺凌治理领导小组
职责: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本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
二、防止校园校园欺凌事件应急组职责
1、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
3、向公安、医院、教育局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及时通报事故情况。
5、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三、防止校园欺凌事件报告流程图
发现者、受侵方----学校领导小组----公安机关----上级主管部门----相关紧密人员
四、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程序及措施:
1、发现校园欺凌者的'应急措施。
①如果是教师发现欺凌者正要对学生施暴,此教师应立即上前阻止,并与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报告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②如果是学生发现了欺凌者正对其他学生施暴,此学生应立即报告与他最近的教师、保安,然后再报告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防欺凌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坚持“耕植梦想,静待花开”的办学理念,办百姓身边的好学校,针对部分家庭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经济上有困难等实际情况,按照xx县教体局的总体要求,积极落实并开好学校课后服务班。
二、基本原则
1、自愿选择:指导学生、家长填写《课后服务意向书》,确定“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复核、统筹安排”的“四步走”工作流程。
2、安全为要:课后服务开班期间,规范作息时间,上下课及户外活动由学校统一调控,加强组织纪律管理,统一要求,严格管理,确保参加的`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3、规范运行:杜绝统一教学、补课行为,坚持自主学习、个别指导、兴趣活动的工作原则,加强监管检查力度,建立责任学生考勤及服务班工作记录机制。
4、教师队伍“校内为主,外聘为辅”: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主要由我校的在职教师担任,针对戏曲、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专业性强的项目,学校也适当聘请校外教练。
三、组织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组长:整体策划
副组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
组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天2人轮流值班,检查各班情况并及时处理值班
期间的一切事宜。
管理人员:全校教师,安保人员(每天2名保安)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相关要求落实每天的服务班管理及安保工作
2、家长申请
发放工作通知及服务协议书,以班级为单位审核确定参加学生。
3、全程监管
建立管理人员考勤及参加学生考勤名册。每天安排2名领导全面监管,做好管理人员的管理及考勤记录。各班级负责教师落实班级事务及学生的考勤记录。安排2名保安协助管理。按班级数量每班安排1名教师具体负责管理,严格服务班作息时间。
4、家校联系
以课后服务实际建班学生建立名册,包括姓名、性别、班级、班主任姓名、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
四、具体安排
1、正常工作日午间
(1)时间:夏秋季:12:10——14:00;
春冬季:12:10——13:30;
(2)编班:根据家长申请及班级审核确定的参加学生数量,原则上40人及以上以原班级编成一个班;
班级不足40人,同年级调整人数最少的班级混合编班;年级不足40人,按照相邻年级跨年级调整混合编班。
(3)值日教师职责与要求:中午放学后进入相应班级,安排学生就餐。负责监管学生午睡和自学。
(4)值日领导职责与要求:每天安排两名值日领导,负责监督各班课后服务开展情况。
2、周三、周五下午放学社团活动
(1)夏秋季:16:15——17:20,冬春季:15:45——16:50. (2)根据学校开设社团课程编班
(3)社团教师职责与要求:下午放学后进入相应班级,组织学生活动。
(4)值日领导职责与要求:每天安排两名值日领导,负责监督各班课后服务开展情况。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班组织管理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务清晰。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负责教师的考勤管理记录、班级学生名册与管理记录,与参加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建立全体参与管理人员的报酬分配制度。杜绝服务班期间的一切违规行为的发生。
3、经费保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参加课后服务的老师予以适当补助。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教育服务工作,办好社区满意的教育,按照《成都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成教函[20xx]17号)和《成都市温江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制定温江区寿安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
防欺凌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篇3
一、引言
家长委员会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桥梁,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与管理,我校特制定此实施方案,以明确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保障措施,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家长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络纽带,其主要角色包括: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监督教育教学活动、协调家校关系、反馈家长意见以及组织家长教育等。通过这些角色的发挥,家长委员会能够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工作职责与任务
参与决策: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政策的讨论与制定,为学校决策提供家长视角的建议。
监督教学:定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教学质量。
协调关系:积极调解家校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维护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
收集反馈:广泛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反馈,推动学校工作的改进。
组织活动:定期举办家长教育培训、亲子活动等,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四、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
定期会议:设立定期会议制度,确保家长委员会成员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工作动态并参与决策。
专项工作小组: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家长委员会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
五、保障措施与支持
政策支持:学校将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家长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为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资源投入:学校将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开展。
培训提升:定期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六、总结
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推动我校家长委员会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发展。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家校合作的新格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防欺凌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响应县局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关中学建设,改变城关中学办学条件差、教育理念落后、教研教改薄弱、生源差、教育质量不高等状况,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宽我校的生源来源地,为我校创建一个优良的生源基地,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确定我校与薄弱学校城关中学进行长期结对帮扶。
近年来,虽然我县城关镇中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但受历史、地理、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城关镇中学与同在县城的嘉禾五中、珠泉中学之间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学校在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还相对薄弱,差距还在逐渐拉大,导致生源逐渐萎缩,给城区初中教育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为此,县局在创先争优和践行宗旨教育活动中,指示我校把“均衡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在城学校差距”作为活动主题,大力实施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加大对薄弱学校城关中学的扶持力度,促进我县城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学校为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结对帮扶时间
从20xx年8月开始与嘉禾县城关中学结对,帮扶长期化,常态化。
(二)建立结对帮扶领导小组。
组长:雷华清校长
副组长:雷平副校长
组员:邝少华、曾俊彦、雷成国、刘红星、曹牧芝、派驻城关中学的专职教师。
(三)明确帮扶内容。
1、经费帮扶
学校每学期要资助城关中学2—3万元,期中1万元用于教研教改的活动经费,1—2万元用于招生宣传(下半年)或器材添置(上半年),弥补城关中学办学经费的不足,并对考入嘉禾一中且来自城关中学的困难学生酌情减免学杂费和提供贫困生生活补助。
2、硬件帮扶
无偿向城关中学捐赠实验仪器、图书、课桌凳、体育器材等教学用品,帮助城关中学完善教学实验设施配备,改善办学条件。
3、教学帮扶
重点开展好“三送一建”活动:
一是送管理。嘉禾一中将向城关中学调派一名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的人员城关中学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选派4—5名具有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担任对口扶持班的班主任,并且嘉禾一中每学期与城关中学开展两次经验交流会,由一中派出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经验的人员到城关中学传授管理经验,每次不少于2人。通过这一措施提高城关中学的教育管理水平。
二是送示范课。由嘉禾一中教研室牵头安排,每学期每个学科要选派1—2名教学能手到城关中学上示范课,每人不少于一节,同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帮助城关中学改革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送教研。嘉禾一中教研室要帮助城关中学建立完善教研教改制度,每年与城关中学共同开展一项学科教研课题,破解一项影响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难题,提高城关中学的科研水平。由一中承担费用,每期将组织城关中学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市名校进行1—2次教学交流、考察、学习,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学科研活动,要使城关中学领导和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发生较大转变,跟上形势发展,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和办学水平。
四是加强城关中学特色建设。帮助城关中学打造体艺特色项目,使城关中学学科特色尤其是体艺方面逐步彰显办学特色。
4、师资帮扶
嘉禾一中将向城关中学的每一个年级选派语、数、外各一名优秀教师全职赴城关中学支教,另理、化、生等科目,将根据城关中学的具体需求安排一名教师兼课;每学期要对结对城关中学教师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提高城关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每个学科要安排1—3名优秀中青年教师与结对城关中学相应学科教师结为“一帮一”对子,相互开展教学方法、经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
5、招生帮扶
针对城关中学的生存困境,嘉禾一中将在帮助城关中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制定有针对性招生优惠政策,即共同组建“一中对口教学支援班”,向县局申请,面向全县招生,由一中派任班主任及语、数、英、理、化教师,一中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招生宣传。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一中对城关中学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获得实效。
我校将对派往城关中学的教师进行专项考核,对工作表现好、能认真完成任务且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领导和支教教师,在评优、评先、职务评聘和选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派出期间,派出人员的原人事、工资关系不变,在支援学校的原任职务予以保留,职务升迁、职称评聘等不受影响。
派出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与城关中学同类在岗人员保持一致,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各种津补帖等待遇不变。同时一中将给予派出人员每月300元的特殊津贴,课时津贴一中将按130%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