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言人:“自主招生”不会成为小高考(合集4篇)
“我是卖油翁”投稿了4篇教育部发言人:“自主招生”不会成为小高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教育部发言人:“自主招生”不会成为小高考,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教育部发言人:“自主招生”不会成为小高考
教育部发言人:“自主招生”不会成为小高考
中国新闻网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今日表示,“自主招生”设计的初衷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不会成为新的'小高考。
续梅是在教育部今日举行的第8次新闻发布会作出如上表述的。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教育部有何政策和措施来确保自主招生的健康发展,不至于变成一条高考之外的捷径,使其成为考生和家长的一种负担?
对此,续梅回应,自主招生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途径,这条途径就是为了确保能够把那些学有所成,某个方面很有特长,综合素质很全面的优秀学生,招聘到学校当中来。所以,自主招生是一个新的途径,一方面要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要体现高考的多元标准的评价取向,这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
续梅还表示,自主招生基于设计的初衷就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应该不会成为新的小高考。目前,大概有80所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篇2:高校招生负责人:自主招生不是“小高考”
高校招生负责人:自主招生不是“小高考”
高校自主招生再次硝烟四起,目前已经形成四大联考阵营,“北约”、“华约”、“北京联盟”、“卓越联盟”,囊括了全国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34所高校。除去四大联盟之外,截至目前还有46所高校仍在单兵作战,进行自主招生。
如此激烈的揽才之争无疑为学生增加了机会,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为了在自主招生试点院校与深圳高中学校以及高三学生之间搭建沟通与了解的平台,市招考办近日在深圳高级中学举办了20高校自主招生咨询会。
18所著名高校齐亮相
咨询大会在深圳高级中学运动场举行,参加咨询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8所著名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由此看来,四大联考阵营中的“北约”、“华约”、“卓越联盟”均参与了此次咨询会。
咨询会开始后,许多学生和家长就直奔自己心仪的高校的咨询台进行咨询。对于这种与高校老师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沟通的形式,学生家长反应热烈,许多人围着咨询台,向高校老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问题提纲,一一地详细询问。
第二高级中学的高三林同学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招生咨询台前逗留。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在年级排名均在前5名内,但二高是所新学校,因此对于自己在全市范围内的水平还并不了解。“想通过自主招生确认一下,而且面试也能培养综合能力。”目前他有意申请中科大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提供多重保险,而且可以降低门槛。通过自主招生可以在总分上加20-40分,或者专业加10分。”
记者在现场发现,第二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来参加此次咨询会。二高文科生褚同学常常是二高文科第一,他拿着小本子在北大和复旦咨询台前认真记着高校的自主招生方式。二高并未拥有复旦自主招生校长推荐的资格,褚同学只能通过自荐方式来获得自主招生准考证,“自荐材料上如果有校长签名的话说服力大一些”。对于复旦自主招生,他认为:“降低门槛帮助你进学校,但专业可能不一定满意,自主招生要求你服从专业调剂。”他还了解到,如果专业不合意,也可以在大二申请转院系。而在北大咨询台,褚同学也了解到,通过自主招生后,拥有加5-30分上北大或者加10分选专业的权利要抉择。“这就面临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我喜欢的是经济学,所以太早规划职业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并不一定有利”。
“学生应量力而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自主招生,不少家长认为是把双刃剑,在为学生提供了进入大学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容易影响高考准备。
在武汉大学咨询台前咨询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夫妻双双都是武大毕业生,所以也希望孩子能上这所学校,所以替孩子来了解自主招生的政策。王女士的'儿子在教苑中学读理科,成绩一般名列年级前30名-前50名。“咨询了一下,发现自主招生门槛很高,要求孩子有省级以上的获奖经历。”王女士此前也咨询过儿子的老师,“老师认为自主招生太花费时间,而且名额不多,不如集中精力好好准备高考”。
宝安中学的张姓女生则是一家三口早早来到高级中学咨询会。文科生的她关注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学校,“已经报名自主招生,但还没有寄材料”。张同学母亲告诉记者,完全尊重孩子,依照她的个人兴趣来选择学校。对于四大联考阵营,张妈妈认为,增加了机会,也方便了学生家长。而张爸爸却有不同意见,“我并不主张抱太多希望,自主招生往往会打乱孩子的学习计划,而且同学之间容易相互影响。高考制度执行这么多年,还是相对公平的。”
对此,参加咨询会的某高校招办主任特别提醒考生,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有特长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同学们应该把参加自主招生当作一次展示自己能力和特长的机会,当作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而不是把自主招生变成“小高考”。学生不需为了参加自主招生而做过多的专门准备。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则建议广大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他表示,自主招生在于招收品学兼优,有一定特殊才能的学生,学生应量力而行。
8300多名学生和家长参加咨询会
在咨询会前的高校与深圳高中学校的对口交流会上,参会的高校认为,深圳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希望深圳的高中学校多向他们推荐优秀的学生。高校代表发言时表示,市教育局搭建了与深圳广大师生直接接触的平台,希望活动能够成为常态。深圳市招考办负责人熊开明表示,今年6月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将坚持开展。
一些家长对于一次能接触这么多的高校老师感觉机会难得,除了自己最关注的高校,也对其他院校的情况进行了了解,拓展了思路。家长还向记者表示,这次活动非常及时,以前也有高校老师到中学去作说明会,但是都比较分散,有的还是在工作日进行很不方便,根本没有办法同时对这么多的高校进行了解和咨询。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心中积累多时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希望活动能开成惯例,每年定期举办。据统计,全天共有8300多名学生和家长入场参加了咨询活动。
(篇3:高考保送生政策改变不会影响自主招生
高考保送生政策改变不会影响自主招生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日回应保送生政策调整可能带来自主招生的激烈竞争时表示,自主招生一方面要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要体现高考的多元标准评价取向,这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她认为自主招生不会成为新的“小高考”。
教育部等五部委近日发文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奖的.大多数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使得传统依靠这条链为生的奥赛培训机构面临生存危机。有媒体注意到以前走奥赛道路的学生,现在花大力转战自主招生,奥赛培训机构开始转型做自主招生的培训,有可能使自主招生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另一种负担。
续梅表示,高考改革要坚持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平稳有序推进的原则。自主招生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途径,把那些学有所长、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选拔进高校。续梅说,自主招生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小高考,“目前,大概有80所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来源:东南早报
(篇4:考试意义变重要 自主招生联考或成“小高考”
考试意义变重要 自主招生联考或成“小高考”
王晓芬 制图全国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再各自为战。明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等5所高校对外宣布,将实施“5校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笔试,学生可选择其中2所学校报名,未被录取的则可以用笔试测试成绩向第3所学校进行申请,被申请高校可根据其笔试、面试成绩来录取。考生只需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不同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
[测试方式]
“GSI模式”决定录取与否
高校5%自主招生始于2003年,从当年的22所高校,已发展到今年的76所。但由于各参与高校都采取自主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使得部分学生不得不为自主招生疲于奔命,有的甚至做空中飞人,在各大城市之间奔波,大大增加了考试成本。同时,一些贫困家庭学生可能因为无法支付赶考费用而放弃自主招生。
根据“5校联考”计划,自主招生考试包括通用基础测试(GeneralExam)、高校特色测试(SpecialExam)和面试(Interview)三个模块,简称“GSI模式”。基础测试是5校联考,而特色测试和面试则由各高校组织,其中高校特色测试有的高校将这部分与通用基础测试放在一起,有的则与面试放在一起。
每个参加通用考试的学生都将获得一份“考生评价报告”,《报告》将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反映考生的成绩:考分的解释,答题情况的分析以及考生学习情况的诊断,并指出其长处与不足,为考生今后的学习乃至高考(论坛)提供参考指导。同时,还将提供给高校招生部门一份“考生评价报告(大学版)”,报告将更加详细地针对每一门课程考试进行分析和评价,除考生每个科目的总分外,还包含考生在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考查能力上的表现,以作为录取的辅助参考。相关中学经过一定的程序也可以获得“考生评价报告(中学版)”,中学可以利用考试所提供的信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上海交大招办负责人陶正苏表示,学校将以5校的“通用基础测试部分”替代原来的“交大冬令营笔试”,详细章程将于下月初公布。据悉,其他四所高校的自主选拔简章或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也将随后陆续发布。
[招办提醒]
报考前心里要有“谱” 根据自身实力做准备
本次“5校联考”高校之一的南京大学招办赵老师表示,“5校联考”的推出对学生来说将更为便利。赵老师举例说,就南大而言,去年除江苏省以外,只在全国设立了6个自主考试的考点,而许多心仪南大的考生由于考场较少的原因,只能跨省市参加自主招生的考试。对学业繁忙的高三生而言,这无疑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大工程”。而本次推出的'“5校联考”将会在全国26个省市设立考场,绝大多数的考生将可以在本省市完成笔试,只需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不同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降低了考生应试的成本。
同时,赵老师表示,每个高校在自主招生命题时由于侧重点不同,考题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为了提高录取率,不得不准备很多场类似的考试,这对高三的学习产生了不小的影响。“5校联考”将在协商确定命题思路和要求的基础上,共同委托专家组完成部分笔试科目的命题和阅卷工作。这有助于提高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赵老师提醒广大高三生:不要为了自主招生考试而刻意准备复习,或是盲目报名上辅导班。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招生的考题无规定范围,带有一定选拔性质,并不适合所有高三生。学生和家长在报考前心里要有“谱”,要根据自身实力相应地做准备。
释疑:联考与水平考试如何做“分工”?
上海市教委早在3月就发布了《关于实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结果除了用作监测教育教学质量和评价高中学生学业情况,还将为高校招生提供参考依据。但这个想法目前没有得到上海“一本”院校的响应。一些高校表示,学业水平测试只是对高中阶段学习的一种总结,高校的自主招生是选拔优秀考生,此考试不能成为学校甄别和筛选的手段。为此,才有联考的产生,但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矛盾。